英國“輕醫美”市場瞄準男性
8月11日,在英國倫敦,行人打傘遮陽
文/《環球》雜誌記者 趙家淞 報道員 拉裏·尼爾德(發自倫敦)
編輯/馬琼
42歲的精算師安德魯·埃文斯陪着妻子走進位於英國倫敦一家商場的醫美診所,妻子來做日常的皮膚護理,而他也嘗試了人生中的第一次醫美——用玻尿酸填充法令紋。
業內專家&&,近些年類似埃文斯這樣的男性顧客正日益增多,他們走進醫美診所,主要諮詢“不開刀”的“輕醫美”項目。
隨着社會觀念的變化以及新技術的不斷發展,男性美容市場正在發生顯著轉型。這個曾以外科手術為主的小眾市場領域,如今正積極拓展,面向更多追求個性化和微創方案的男性消費者。過去十年間,伴隨社會接受度提升、精準數字營銷的推廣,以及安全非手術療法的不斷普及,男性對醫美項目的接受度快速提高。
據市場研究與數據分析&&360iResearch 7月發布的報告,全球男性美容市場規模從2024年的59.1億美元增長至2025年的63.4億美元,預計將繼續以7.51%的複合年增長率增長,至2030年達91.4億美元。
“在外表上提升自己”
埃文斯告訴《環球》雜誌記者,自己從事的行業工作壓力大,往年他還做過植發項目,覺得“在外表上提升自己”會讓自己更自信,於是決定聽取妻子建議,嘗試更多“輕醫美”項目。
“做完項目後,我也會聽從醫生建議調整飲食結構,控制糖分攝入,減少喝酒頻次,這就像一場‘修行’一樣,讓我接近更理想的生活狀態。”他説。
醫美診所Dr.Nyla Medispa的創始人妮拉·拉賈稱,如今男性並不追求徹底改變面容,而是希望通過細微的修飾來凸顯自然的骨骼結構。對這些部位雕琢和塑形可以營造更有棱角的外觀,同時保持整體效果低調自然。
“男性來做醫美的越來越多,從20歲到60多歲。”英國璞新醫美的創始人敏芳&&,她在自己經營的醫美診所明顯看到顧客性別比例的變化。
一位華人醫生也對記者&&:“英國男性對醫美項目的接受度整體上普遍高於東亞男性。”
敏芳説她的診所不做手術類項目,主要經營注射類、光電類、皮膚管理等“輕醫美”治療服務。過去,她的客戶以華人為主,如今英國本地顧客顯著增多,其中男性顧客佔比約20%,而且“黏性很高”,“來了一次還會來第二次”。
據她觀察,由於職場壓力大以及對形象標準要求高,選擇“輕醫美”的人群中中年職業男性和金融行業從業人員尤為穩定,“有一群從事金融行業的男士會定期來”。敏芳稱,與女性相比,男性更在意“儀容整體乾淨”和“輪廓調整”,喜歡把下頜線條做得更利落——有人選擇“瘦臉針”調整咬肌;有人會對法令紋做少量填充;有過痤瘡史或留有疤痕的顧客,會傾向於“針對性治療”産品;光電類的面部提升服務也越來越受歡迎。
“有些男性顧客並非主動上門,而是被太太帶來嘗試。”遇到有男性諮詢,敏芳特別強調“先聽需求”,因為男性顧客的需求更個性化,目標較為明確,且傾向於“少量、多次、細微調整”。“自己感覺到變化但別人看不出來這種‘自然不露痕’,是男性顧客追求的效果。”她説。
敏芳指出,男性消費者為“輕醫美”市場帶來了巨大的增長潛力。未來,診所將進一步強化對男性客群需求的調研與反饋機制,並通過系統化培訓提升美容師的專業能力,以便為男性客戶提供更具針對性和高質量的服務。
經濟增長中的“他”力量
業內人士&&,英國男性的美容需求主要體現在“輕醫美”領域,他們更傾向於選擇玻尿酸填充、肉毒素注射以及激光、射頻等非手術類項目,以滿足面部塑形和自然改善的需求。
“醫美行業的增長速度顯著高於英國整體經濟增速,其對英國國內生産總值(GDP)、就業和稅收的貢獻比重正持續擴大。”牛津經濟研究院經濟學家瓦西裏斯·杜澤尼斯説。
英國巴克萊銀行今年6月發布的《十年消費報告》顯示,18歲至34歲男性群體中,有23%曾接受肉毒素、玻尿酸等美容項目服務,這一比例比同年齡段女性高出2個百分點。英國美容醫學院也&&,過去兩年裏,選擇通過注射方式讓自己看起來更年輕的男性數量增加了70%。
該報告還指出,自2020年以來,男性在藥品、健康和美容領域的支出增加了58.1%,超過女性在該領域45.7%的支出增幅。
360iResearch發布的報告還稱,包括英國在內的西歐國家男性美容市場延續了穩健增長態勢,發展前景良好。而要全面了解男性美容市場,必須從多個維度考察需求的變化,包括産品類別、治療目標、技術應用、消費人群結構以及服務提供商類型。報告指出,相當一部分男性將抗衰老作為首要訴求。在人群畫像上,20歲至40歲出頭的男性是主要消費群體,此外中老年群體對肌膚煥活的接受度正在提升。青少年客戶多數為了脫毛或者輕度面部輪廓塑形。
關稅也影響醫美
英國美容整形外科醫師協會主席諾拉·紐金特在接受《環球》雜誌記者採訪時&&,在過去十年裏,非手術類醫美項目確實經歷了顯著增長。在經濟下行以及物價上漲的背景下,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比手術類美容項目成本低很多的“輕醫美”項目受到更多歡迎。
“生活成本確實影響了人們關於是否做美容手術的選擇,因為這是一筆不菲的支出。”紐金特&&。但她也強調,手術類美容項目的前景仍然不可小覷,“外科手術的增長速度確實因生活成本上漲而有所放緩,但這種影響也會被全球美容行業的整體增長趨勢抵消。”
“我們也看到一個小的趨勢,即美容行業正逐漸向面部整形手術領域回流。一方面,一些顧客逐漸意識到,非手術治療通常效果更溫和,但無法達到拉皮手術、提眉術或眼瞼整形那樣的效果。另一方面,部分患者對非手術類醫美項目感到疲憊,即必須持續定期治療才能維持效果。”紐金特説。在談及男性顧客有何特點時,紐金特&&,男性顧客更為低調。此外,不少男性顧客會低估治療的複雜性和恢復時間,這值得從業者和醫美市場注意。
360iResearch發布的報告還顯示,美國的關稅政策對男性美容行業産生了顯著影響。隨着針對進口能源設備、專用耗材等材料徵收的關稅正式生效,製造商和供應商均面臨成本上升的問題。此前使用成本較高的進口設備的診所,如今被迫在承擔額外關稅和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之間作出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