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益上升的泰國文化軟實力
2024年4月9日,在泰國大城府,人們與大象互相潑水迎接即將到來的宋幹節
文/《環球》雜誌記者 劉娟娟
編輯/黃紅華
在前段時間熱播美劇《白蓮花度假村》第三季中,富豪家庭的女兒派珀本想像很多西方精英人士一樣,在泰國蘇梅島一座寺廟中禪修一年,最終因過不了“苦日子”而放棄。包括冥想、誦經、聽法、打掃等內容在內的禪修旅行,已成為在西方乃至全世界一定人群中流行的文化現象。這部劇集讓全球觀眾注意到,泰國已超越“旅游目的地”的刻板印象,其文化軟實力越來越多地被世界看見。
為了在國際上推廣泰國的文化、創意和價值,泰國專門成立了國家軟實力戰略委員會。自身潤物細無聲的發展,加上政府的助推,讓泰國文化走向國際,也吸引了更多人前來感受泰國文化的魅力。
禪修畢竟是一個小眾選擇,更多游客奔赴泰國寺廟,是為了一覽南傳佛教的文化與建築之美。泰國有多處古跡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産。近年來,到大城、素可泰等地專程尋訪世界遺産古跡的外國游客越來越多。
除了古跡遺産,泰國還有多個文化項目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包括孔劇、泰式傳統按摩、宋幹節、冬陰功湯等。這些非遺項目,也都是泰國重要的文化符號。
正午陽光下,涂着宋幹節彩繪圖案的大象,在音樂烘托下踏出有節奏的舞步,不時拿長鼻子當“水槍”向周圍人群噴水——這是今年宋幹節慶典上的一幕。每年4月13日至15日是泰國傳統新年宋幹節,又稱潑水節,人們會以互相潑水的方式表達迎新祝福。2023年12月,泰國宋幹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宋幹節期間,從曼谷到清邁、普吉、大城等熱門旅游城市,大象戲水、水槍大戰、花車巡游等活動令人目不暇接。
宋幹節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讓更多人知道了泰國傳統新年,為吸引全球游客,同時提振經濟,泰國政府每年都在宋幹節期間舉辦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
游客在泰國素可泰古城遺址游覽。素可泰古城遺跡於 1991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産
游客們也慢慢發現,盡顯松弛感的泰國旅游,與文化的連接是如此密切。
2024年12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冬陰功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冬陰功,也叫酸辣蝦湯,是泰國中部最具代表性的菜肴之一,尤其盛行於湄南河流域。冬陰功不僅在泰國本土是國民美食之一,在世界各地的泰餐館裏,也都是必點菜品之一。製作冬陰功湯需要新鮮蝦肉、草菇、檸檬葉、生薑、辣椒和香菜等,還有除腥味的香茅草。這道湯品是平衡風味與營養的泰式烹飪藝術的極佳體現。
雖然只有冬陰功入選非遺,但泰國其他美食也絲毫不遜色:黃、綠、紅咖喱各具風味,青木瓜沙拉酸辣爽脆,芒果糯米飯清甜幽香,烤豬頸肉外焦裏嫩,炒河粉盡顯煙火氣……
游客們無比喜愛的泰式按摩,於201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稱,泰式按摩根植於過去泰國農耕社會的自我療愈,每個村都有按摩治療師,村民們幹農活感到肌肉疼痛時就會去找按摩師治療。作為一種非藥物的人工療法,泰式按摩通過擠、壓、按、敲、揉等手法放鬆身體肌肉,可緩解全身各部位的肌肉疼痛或不適,對治療頭疼、失眠和焦慮等症狀也有所幫助。
如今,越來越多蜚聲國際的文化名人正在成為泰國文化軟實力的代言人。作為泰國新浪潮電影的代表人物,阿彼察邦·韋拉斯哈古的作品以魔幻現實主義和佛學哲思著稱,其影片多次在國際電影節上獲獎。2021年,他導演的影片《記憶》斬獲第74屆戛納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評審團獎。該片集結了曾獲奧斯卡獎的英國演員蒂爾達·斯文頓等多國藝術家,在哥倫比亞拍攝,講述了南美大陸近代殖民歷史半夢半實的故事。這樣的跨文化合作讓影迷直呼:泰酷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