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如何“拯救睡眠”
在日本東京,一名男子在地下通道內打瞌睡
文/咏言
編輯/劉娟娟
據經合組織(OECD)公布的數據,日本是人均睡眠時間最短的國家之一,2021年調查的日本人每天平均睡眠時間為7小時22分鐘,比世界平均水平少1小時以上。值得玩味的是,日本的年勞動時間逐年縮短,假期長度創了歷史新高,但“睡不好”的呼聲卻愈發高漲。
生産力越高,睡眠越不足?
經合組織公布的數據顯示,日本每年因睡眠不足導致的經濟損失額高達1380億美元,其在國內生産總值(GDP)中的佔比,是經合組織成員國中最高的。
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進行的“就勞條件綜合調查概況”最新數據,日本人均年總勞動時間在減少——1970年為2239小時,1989年為2088小時,2023年為1726小時,50多年間減少了超500小時;日本人均年總休假天數,目前達到116.4天,為1985年以來最多。但在所有年齡段,感到睡眠不足的人都在增加,25%的人感到睡眠不足,40%睡眠時間不足6小時,感到疲勞的人逐年增多,尤其是20歲到40歲年齡段有80%感到疲勞。
日本理化學研究所客座研究員、醫學博士片野秀樹指出,生産力提高和科學發展卻導致人越來越覺得累。“在農業社會,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到了工業社會,因為發明了電燈,人可以晝夜輪班工作。20世紀後半葉,電腦的問世,使體力勞動變成了桌前勞動。通訊和數碼産品發達以後,更‘進化’為在任何地方都可以與任何人取得&&的工作方式。”片野將GDP數字相近,也都以汽車産業為支柱産業的日本和德國作對比,以一天工作8小時計算,德國人比日本人人均每年多休息33天。
名人的安眠秘籍
早稻田大學睡眠研究所所長、教授西多昌規指出,“有觀點認為只要睡眠質量高,不用強求睡眠時間,這是錯誤的。在睡眠方面,‘質’不會凌駕於‘量’之上,通過‘質’來彌補‘量’效果有限,更換更舒適更科學的枕頭和床,並不能完全抵消睡眠時間虧欠帶來的影響。”
西多昌規舉例説,美國職業棒球聯賽中的日本棒球明星大谷翔平説自己每天最少要睡10小時,有時睡12小時。另一名研究睡眠的專家介紹了大谷翔平重視睡眠的一則軼事,賽季中大谷遇到一位一直惺惺相惜但久未見面的知名選手,後者邀請大谷一起吃飯,大谷卻以“要睡覺”為由拒絕了。而人們熟知的女子自由式滑雪名將谷愛凌也曾分享她保持好狀態的秘訣——每天要睡10小時。
西多昌規指出,對於因習慣晚睡或入睡困難而睡眠時間不足者,減少使用手機等電子設備非常重要。有數據顯示,73%的日本青少年因看手機犧牲了睡眠時間,深夜11點以後清醒者的比例從1960年的10%飆升至2020年的50%。他還指出,通過一到傍晚就開燈來給身體發出“已經是晚上”的信號,也可以幫助身體重建節律。
日本《21世紀商業》雜誌在今年3月的睡眠特輯中介紹了松下公司創始人松下幸之助的“進攻式休養法”。松下幸之助91歲時在口述自傳《我的路和我所想》中説,他的家族都體弱多病,父母和7個兄弟姐妹都在他26歲之前就因呼吸系統疾病離世,他自己年輕時也曾患肺病,且一生都被失眠困擾。松下幸之助的獨生女也曾回憶,在她記憶中年輕時的父親基本上都是生病臥床。但松下幸之助竟將自己的成功經驗歸結於“身體不好”——因為大部分時間不得不用於休養,反而“被迫”靜心思考經營的本質。
但就是以這樣的身體條件,松下幸之助白手起家創立了松下公司,並率領員工扛過各種危機。他回憶説,1929年經濟大蕭條時期松下公司的商品銷量減半,此時他正因病臥床,公司高層來病房建議解雇一半員工,他卻突然想到一個方法:不裁員,而讓所有員工每天只工作半天,公司仍全額支付薪水,但員工們周末兩天不休息去做促銷。就這樣,松下不裁員卻扛過了大蕭條且獲得了成長。
研究松下經營理念的渡邊佑介將此稱為“進攻式的休養法”——強制性的休息和不得不高效利用起來的剩餘時間能激發人的最大潛能;由於不得不休養,部分工作必須交給下屬,這非常有益於培養信任感和培育人才。
睡眠設施的“溫柔革命”
近年來,睡眠問題越來越受到重視。國際精神衞生和神經科學基金會2001年發起,將每年3月21日被定為世界睡眠日。
行業諮詢機構加拿大埃默根研究公司的調查顯示,2023年全球睡眠市場規模約為5萬億美元,鋻於人們的健康意識還將逐漸提高以及睡眠相關研究正不斷取得進步,預計今後每年還將平均增長6.3%,到2030年達到7.7萬億美元規模,尤其是在利用最新的傳感技術、AI技術提高睡眠質量的睡眠科技市場領域。
日本游戲巨頭任天堂旗下的寶可夢公司推出睡眠監測與游戲化結合的App“寶可夢睡眠”後,上線僅1個月下載就破千萬。用戶只需將手機放在枕邊入睡,“寶可夢睡眠”就會通過聲音和動作監測記錄睡眠時長、深淺階段等數據,並根據用戶的睡眠模式,吸引相同類型的寶可夢聚集,解鎖它們的獨特睡姿圖鑒。用戶還可以通過寶可夢夥伴收集的樹果喂養卡比獸,提升其能量值,從而增加遇見稀有寶可夢的概率。睡眠時間越長、質量越高,越有機會解鎖稀有寶可夢和特殊活動(如“夢境碎片周”)。有用戶戲稱:“為了集齊卡比獸,我被迫早睡。”
日本睡眠學會呼籲企業推廣20分鐘“工位小睡”,認為工作效率將提升30%。相關企業針對“小睡”的開發也不一而足。雀巢日本和廣葉膠合板木材加工公司在位於原宿的“雀巢睡眠咖啡”設置了“雀巢睡眠咖啡×站睡咖啡體驗站”,讓顧客體驗廣葉膠合板木材加工公司開發的半站立式睡眠艙,宣傳詞是“輕度睡眠5分鐘=床上1小時”“不會睡不醒”。
説是“半站立式”,但從宣傳圖片看,該睡眠艙是一種“半跪式”。有網友吐槽“像刑具”“是過勞時代的黑色幽默”。不過也有體驗者認為,睡眠艙裏有換氣功能和電風扇,黑暗安靜,到裏面小睡一下不失為“困得不行”時的一種休息選擇。開發公司擬將其售價定為每台300萬日元(約合15萬元人民幣),並將探討開展租賃等服務。
該睡眠艙的合作推廣方雀巢日本從2019年開始運營“雀巢睡眠咖啡”,推薦人們利用咖啡因的發揮作用機制來調節“小睡”節律:因為咖啡因發揮作用需要半小時,因此在午休或小憩20分鐘之前喝杯咖啡,在醒後正好開始發揮作用,有助於人們精神抖擻地回到工作中。
此外,還有不少膠囊旅館被改造為“冥想睡眠艙”,內置森林白噪音與香薰。
不過也有網友自嘲:“我們不需要300萬日元的睡眠艙,只需要一個敢關燈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