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碼東南亞“深圳式”特區

2025-03-19 09:26:13 來源: 《環球》雜誌

 

馬來西亞總理安瓦爾2024年12月12日在首都吉隆坡宣布,正式設立馬來西亞國家人工智能辦公室(NAIO),旨在推動馬來西亞成為引領人工智能技術以及數字化轉型發展的區域中心。圖為當天,在吉隆坡,安瓦爾在馬來西亞國家人工智能辦公室設立活動現場講話

文/郭小語 劉磊

編輯/吳美娜

  2025開年,東南亞落地一項重要經濟合作計劃——籌備多時的“柔佛—新加坡經濟特區”(柔新經濟特區)協議隆重簽署,進入落實階段。柔新經濟特區位於毗鄰新加坡的馬來西亞柔佛州,由9個旗艦區組成,將重點吸引製造業、高科技産業、綠色能源、數據中心與創新科技等11個領域的投資。

  作為東南亞經濟的重要支柱以及東南亞地區經濟&&緊密的重要夥伴,新加坡與馬來西亞兩國牽手打造的柔新經濟特區引來諸多關注,該項目致力於在東南亞“複製”深圳的成功經驗,打造“東南亞的深圳”。根據當前計劃,特區將在未來10年達成100個合作項目。

一水之隔的聯結,一公里路的守望

  柔新經濟特區旨在在東南亞建設“自己的深圳式超級樞紐”。2024年,柔佛州務大臣翁·哈菲茲和馬來西亞投資、貿易和工業部副部長劉鎮東等多名官員前往中國深圳考察,希望深入借鑒深港合作經驗建設柔新經濟特區。

  深圳由曾經的一個小漁村發展為勞動密集型的“世界工廠”,再轉型為技術密集型的“中國硅谷”,展現出強勁的經濟增長潛力和卓越的全球競爭力。其成功蝶變,得益於優越的地理位置、充沛的人力資源和寬鬆的政策環境。與深港合作相比,柔新經濟特區同樣具備地理區位、人才潛力和政策支持等優勢條件。

  柔新經濟特區橫跨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兩國,充分發揮新馬近鄰互補的優勢。柔佛州位於馬來半島最南端,與新加坡隔海相望。“一水之隔的聯結,一公里路的守望”常用來形容新加坡和柔佛州在地理上的緊密&&。這為新加坡和柔佛實現資源互通和人才流動創造了有利條件。

  新馬兩國在諸多領域資源互補。新加坡作為金融中心和國際交通樞紐,具備金融服務和技術專長,但土地、人力、水電等資源短缺。而柔佛州擁有富饒的土地和自然資源。柔新經濟特區有望成為新加坡産業外溢的經濟腹地,馬來西亞也能夠利用與新加坡鄰近的地理優勢,吸引國際投資並創造高價值的經濟機會。

  根據馬來西亞國家統計局數據,2024年柔佛州人口為420萬,勞動力資源豐富。到2030年,柔新經濟特區預計將創造10萬個新就業機會。

  為縮小柔佛與新加坡的薪金差距以吸引高科技人才,柔佛州政府將為持有馬來西亞技能證書的熟練員工提供4000至5000林吉特的最低薪資。這幾乎是馬來西亞平均底薪的兩倍。在特區工作的知識型員工還可享有為期10年每年15%的個人所得稅優惠。

  此外,新加坡和馬來西亞還將加強技術與職業教育合作,以培養滿足行業需求的人才。兩國邊境檢查站已實行免護照二維碼通關。柔新快速交通捷運系統(RTS Link)也將於2026年底開始客運服務,以減輕新柔長堤交通負擔,便利兩國之間人員流動。

  新馬兩國目前正在制定多項政策支持柔新經濟特區發展。馬來西亞政府計劃撥款50億林吉特作為專項基金,支持柔新經濟特區必要的基礎設施建設。根據柔佛州政府&&的全新稅務減免優惠政策,將面向航空航天、人工智能與量子計算和醫療設備等高增長、高附加值領域企業實行5%的公司稅率,為期最長15年。此外,柔佛州政府宣布降低娛樂稅,以促進旅游和休閒産業經濟增長。

  為改善營商環境,柔佛州政府將在柔佛馬來西亞投資促進中心(IMFC-J)推出“柔佛超級通道”作為一站式流程&&,以加速業務流程,提高行政效率。柔佛州政府將休息日時間從周五和周六調整至周六和周日,與新加坡保持一致。

打造數據樞紐

  在全球數字經濟轉型趨勢下,雲計算和人工智能發展對數據存儲的要求提升,數據中心建設需求隨之增加。柔佛正成為東南亞數據中心建設的重要貢獻者。

  根據全球數據中心信息公司DC Byte發布的《2024全球數據中心指數》,柔佛新山市是東南亞增長最快的數據中心市場。柔佛經濟特區緊抓數字經濟、跨境電商和人工智能發展機遇,加快變革數字發展格局,提出打造“東南亞數據樞紐”的目標。

  新加坡是東南亞數字經濟發展的領頭羊,境內的數據中心總容量超過1.4吉瓦,設有超過70個雲計算、企業和共享數據中心。但受制於狹小的土地面積和有限的電力資源,新加坡在2019年至2022年期間暫停了數據中心開發項目,國際數據中心公司繼而轉向柔佛海峽彼岸尋求新機遇。

  在過去兩年時間裏,柔佛州吸引了超過50家數據中心公司進行投資,快速追平新加坡數據中心的總供電容量。數據中心建設需要大量空間、能源和水進行冷卻,柔佛州在空間、能源和冷卻用水的供應上展現出更大的靈活性和成本效益。柔新經濟特區將利用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不同優勢,以數據中心為基礎,進一步吸引科創型企業落地發展。

  數字經濟強勁的發展潛力,吸引了大量業界巨頭在此布局。美國科技巨頭英偉達、谷歌、微軟,澳大利亞數據企業AirTrunk,馬來西亞楊忠禮電力國際公司等都在柔佛建設數據中心。目前,柔佛州共有22座數據中心在運營,另有8座在建。全球數據中心信息公司DC Byte預測,柔佛州將於2028年超越新加坡,成為東南亞最大的數字基礎設施市場。

  中國頭部數據企業也紛紛揚帆“出海”落地柔佛。2022年4月,中國高性能數據中心運營商和服務商萬國數據服務,率先進駐柔佛努沙再也科技園。萬國數據向柔佛投資143.3億林吉特,開設2座數據中心。其中,萬國數據努沙再也科技園超大規模數據中心園區二期(NTP Campus 2)於2024年7月正式開園投運,成為當地首個支持大規模AI算力部署的數據中心。

  中國字節跳動集團的數據中心服務提供商秦淮數據集團海外品牌Bridge Data Centres也計劃在柔佛投資150億林吉特,建設3座數據中心。萬國數據和秦淮數據集團在柔佛投資建設高質量數據中心,對加速馬來西亞數字經濟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獲得馬來西亞政府頒發的“Malaysia Digital Status”認證,代表着馬來西亞政府對數字基礎設施企業的最高認可。

  數據是數字經濟時代的“石油”,數據存儲是數字經濟安全高效發展的關鍵。柔佛州已成為馬來西亞數據中心的核心區域。隨着數字經濟、跨境電商和人工智能技術在東南亞的持續增長,柔新經濟特區將整合資源優勢,推進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擴大數據中心容量,實現産業轉型升級。

挑戰不小,前景看好

  柔新經濟區的建設也面臨不可忽視的挑戰。

  目前,兩國相關機構在政策與資源分配上協調能力有待加強。兩國在簡化投資和稅收政策方面政策並不統一,給企業跨國經營造成阻礙。馬來西亞的行政效率與新加坡相比也存在較大差距,柔佛州長達一年的許可證審批流程可能延遲項目的啟動和運營效率。

  兩國數據保護法律框架不同也限制了跨境數據流動。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數據保護法律在適用範圍、權利義務分配和執法機制等方面都存在差異,對金融信息和健康記錄等敏感信息的存儲位置、加密標準和訪問權限等規定也有所不同,企業在兩地之間傳輸數據面臨合規性問題。

  此外,柔新經濟特區投資吸引力上升可能引發區域競爭,招來一些擔憂或不滿。不過,良性的區域競爭也將助力東南亞各經濟特區不斷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並完善政策以提升競爭力,從而帶動區域經濟整體發展。

  柔新經濟特區協議簽署後不久特朗普再次就任美國總統。特朗普“美國優先”的外交和貿易政策給全球地緣政治環境帶來更多不確定性,推動投資資金流向更加穩定的區域,這在客觀上給柔新經濟特區帶來機遇。柔新經濟特區憑藉新加坡金融和技術優勢以及馬來西亞土地和天然資源優勢,在不穩定的國際環境中塑造穩定市場,日益展露投資吸引力和區域競爭力。

  展望未來,在借鑒深圳發展模式的基礎上,柔新經濟特區有望成為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共同的經濟增長極。而隨着各項政策措施逐步落實到位,柔新經濟特區有望發展為東南亞乃至更廣泛區域內最具活力的經濟合作示範區之一。

  (郭小語系中國社科院大學國際政治經濟學院博士生;劉磊係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館員)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