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驚奇一月”雙城記
2020年2月20日,在英國倫敦,時任英格蘭銀行行長馬克·卡尼在泰特美術館的威廉·透納畫像前展示面值20英鎊的新版鈔票
文/《環球》雜誌記者 林威(發自渥太華)
編輯/吳美娜
2025年是加拿大大選年,開局即迎來最關鍵月份。1月初,總理特魯多宣布辭職決定,將議會休會至3月下旬。自由黨領袖的競選也隨即開始。特魯多選擇繼續留任兩個月總理,並正面迎接美國總統特朗普主動挑起的美加經貿衝突。
辭職並非特魯多本意。幾個月來,他在公開和私下談話中一直堅稱將帶領自由黨參加下一屆大選。特魯多在1月6日的演講中坦言,他原本想繼續履職,但自由黨的內部鬥爭使這一切變得不可能。
加拿大政局正在發生怎樣的變化?帶來怎樣的影響?在加拿大兩座城市——渥太華和埃德蒙頓,4個人的塵世悲喜和人生起伏,給人們提供了一個相對具象的視角。
凍死的流浪漢
1月6日凌晨的渥太華寒風凜冽,體感溫度零下24℃。在市中心最繁華的路段,一位40多歲的中年男性流浪者,在路邊過夜後心臟驟停,被送往醫院後身亡。
當地市政官員特羅斯特對此極為震驚。“這是政府一直在努力防止的情況,這是我們所有人的責任。”她説,“結束無家可歸是我們最緊迫的危機。我將繼續推動城市和各級政府做得更好。答案是需要時提供可支持的住房。就是這樣。”
去年秋天,志願者們進行了一次統計,以確定在渥太華這個有100萬人口的加拿大首都,究竟有多少人無家可歸。
名為“渥太華使命”的組織代表波特説:“統計顯示有3000多人。我們不知道這個數字是否完全準確,但我們傾向於認為實際數字高於此。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繼續呼籲各級政府幫助我們建造可持續住房的原因,因為我們只有一種方法可以擺脫這個問題,那就是讓更多的人住在家裏。”
另外一個統計顯示,渥太華約有300人經常露宿街頭。
名為“回家行動”的組織負責人赫克伯特&&,無家可歸的年輕人的數量也上升很快,現在的數量基本上是2021年的兩倍。年輕人以為露宿街頭自己能挺過去,但氣溫可能會很快下降,根本沒有躲避的機會。
無家可歸已成為加拿大的一個社會頑疾,也是加拿大住房、就業、收入、移民、毒品、醫療等各種社會問題的一個集中顯化。據不完全統計,全國有超過15萬無家可歸者,多數在加拿大的各大城市。
“鬥士”特魯多
就在那名流浪漢死去幾個小時後,4公里外的總理府門口,53歲的特魯多開始他的辭職演説。
1月15日,在加拿大渥太華,賈斯廷· 特魯多(中)出席新聞發布會
在場凍得瑟瑟發抖的記者觀察到特魯多在十幾分鐘演講的後半段也凍得不行,雙腿在寒風中不停顫抖,不禁感嘆“總理終於可以和民眾感同身受了”。
這位已擔任9年總理的演講者概括了他的政治遺産—全力應對新冠疫情、推進與原住民的和解、捍衛北美大陸的自由貿易、支持烏克蘭、應對氣候變化,以及為經濟的未來發展做好準備。
但就是這個“超前”的準備並未能解決眼下的民生和經濟問題,於是他被詬病脫離社會實際太遠。
特魯多曾是自由黨的英雄,在2013年當選自由黨領袖,當時該黨陷入嚴重困境,在眾議院淪為第三大黨。他在2015年的聯邦大選中力挽狂瀾,以多數黨領袖的身份當選為加拿大總理,將自由黨帶出“政治荒野”。
2019年、2021年,特魯多兩次連任,但在議會中僅維持少數黨執政的地位。近兩年,其支持率持續下降,被輿論認為把自由黨帶回到“政治荒野”。自由黨支持率長期低於反對黨20個百分點。
“我是個鬥士。我身體裏的每一根骨頭都告訴我要戰鬥。”愛好拳擊運動的特魯多在演講中説。
宣布將要辭職的特魯多似乎卸下了包袱,不再在內外交困中無奈掙扎,而選擇正面“硬剛”特朗普的“關稅大棒”。輿論將他和下&前的美國前總統拜登相比較,認為後者已經不怎麼作為了,而特魯多相對積極,在媒體上連續發聲,明確&&如果特朗普執意對加拿大加徵關稅,加拿大會予以反擊,並組織首輪為價值370億加元的關稅反制方案,更大規模的1100億加元追加方案也在計劃之中。
在總理生涯的最後兩個月,特魯多似乎成為一名真正的鬥士。
不想做收銀員的新移民
33歲的艾特肯諾夫,此時正在西部艾伯塔省的省會城市埃德蒙頓為人生道路的選擇而徘徊。他2023年通過聯邦技術工人計劃移民到加拿大,與妻子馬赫哈巴特定居於此。
儘管在哈薩克斯坦擁有數據分析的專業技能和多年的工作經驗,但艾特肯諾夫在一年多的求職過程中一直未能找到工作。更糟糕的是,他也找不到自己專業領域之外的工作。
艾特肯諾夫説:“我原以為我會面臨挑戰,但我沒想到找工作會這麼難,即使是所謂的生存工作(即較低層次的就業)。”
加拿大的就業市場在過去兩年中大幅放緩,對新移民(即在過去5年內成為永久居民的移民)的影響尤其嚴重。截至2024年11月,新移民的失業率已上升至9.2%,比2023年同期上升了1.2個百分點。
為了維持生計,新移民往往會退而求其次,尋找與他們的教育、培訓和技能不匹配的職位。根據加拿大國家統計局的勞動力調查數據,超過35%受過高等教育的新移民&&,他們的工作與之前所受的教育或培訓之間幾乎沒有相關性。
艾特肯諾夫在求職過程中被建議採取簡化簡歷的措施,甚至要省略名校畢業的事實,這讓他感到困惑。“我來加拿大不是為了當收銀員。我來這裡是為了更好的生活。”艾特肯諾夫説。
特魯多政府近年來大幅吸納移民和臨時居民,以期拉動經濟增長,彌補勞動力缺口。2023年加拿大迎來創紀錄的百萬移民,人口年增長率狂飆近3%,遠高於長期以來略高於1%的人口正常增長速度。這給加拿大的社會承受能力帶來極大考驗。
2024年秋天,特魯多政府開始急剎車,採取各項措施限制移民,糾偏此前過於寬鬆的政策。
想做總理的“局外人”
艾特肯諾夫所在的城市1月16日迎來了一位想做總理的“局外人”。在埃德蒙頓長大、現年59歲的卡尼,在他兒時玩過的冰球館內正式宣布競選自由黨領袖一職,以取代特魯多,並成為下一任加拿大總理。
這位前中央銀行行長和特魯多的經濟顧問,形容自己為政治領域的“局外人”。當被問及什麼樣的領導人可以讓自由黨有機會贏得下次選舉時,他説,“在這種情況下,你需要改變。你需要解決經濟問題。”
卡尼試圖和特魯多進行某種意義上的切割,在競選首秀演講中指出了後者留下的問題——“這個社會系統失效了,人們很焦慮,太多人被落下了,太多的年輕人買不起房子,太多的人找不到醫生,而特魯多和他的團隊的注意力總是不在經濟上”。他主張減少聯邦支出,增加投資,並警告不要用“極左翼”的想法“重新分配我們沒有的東西”。
卡尼的教育和工作經歷,似乎讓他成為了自由黨新領袖的最佳人選。擁有哈佛大學經濟學學士學位、牛津大學碩士和博士學位的卡尼,由前總理、保守黨的哈珀任命,於2008年擔任加拿大央行行長,並因引導加拿大貨幣政策渡過金融風暴而獲得廣泛讚譽。這一表現使他獲得英國央行英格蘭銀行行長的職位,成為出任此職位的首位非英國人,任期從2013年到2020年。
1月份早些時候,一項民調顯示,卡尼已經領先其他自由黨候選人,有望成為加拿大新總理。然而他能否在短時間內縮小自由黨和反對黨保守黨之間巨大的支持率落差,還是在窘境下只能成為加拿大歷史上任期最短的總理,答案依然難以預見。
畢竟,若卡尼果真接班特魯多,從他3月9日拿下總理位置到議會復會只有短短的十多天。議會復會後,反對黨料將努力盡快發動大選。加拿大政局走勢疊加美加貿易爭端,將為卡尼的政治道路增添極大的不確定性。
就在卡尼宣布“入局”當晚,艾伯塔省發布強風與降雪預警,速度達每小時100公里的陣風吹起積雪,導致能見度幾乎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