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田園到餐桌:一條農業鏈串出的“科技宴”
6月,非洲布隆迪多年生稻試種田取得豐收
文/《環球》雜誌記者 張海鑫
編輯/胡艷芬
一株“野草”,從非洲漂洋過海來到中國的實驗室,變成一粒米,又回到非洲的廣袤大地,背後是科研團隊和科技企業20多年基因育種、實驗篩選的過程。
一個漢堡,麵包、生菜來自北京,醬料來自河北,而牛肉來自澳大利亞,這些天南海北的食材通過100多個供應商的産品和服務最終匯聚到一起。
餐桌上的每一道美味,其實背後都藏着一場超級複雜又精彩的“産業鏈之旅”,這些鏈條不僅將世界各地的新鮮食材緊密鏈結在一起,還通過鏈上企業的協同創新與技術迭代,將基因科技、人工智能、數字科技等一項項“頂天”的前沿科技“種”在農田裏。從田園到餐桌,這條農業鏈條既“頂天”,又“立地”。
一粒米的基因密碼
人類經過上千年將水稻馴化成今天的樣子,未來的水稻會長成什麼樣?答案竟然是“韭菜”!
“這個長得像野草一樣的植物,就是培育多年生稻的父本——長雄野生稻,它來自非洲,有地下野生莖,呈狼牙狀,葉面窄小,不見稻穗。”深圳華大萬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大萬物”)總經理劉歡向《環球》雜誌記者介紹,“如今,我們通過選育一年生亞洲栽培種與多年生非洲長雄野生稻的遠緣雜交後代,培育成能多年生的水稻品種,讓水稻就像韭菜一樣,可以實現一次種植多次收割。”
第二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以下簡稱“鏈博會”)的華大集團展區內,這株像韭菜一樣可以一次種植多年收割的水稻吸引了很多參觀者的目光。透過玻璃器皿可以清晰地看到水稻根部分佈着一層層被割過的稻茬,“理論上,多年生稻一次種植,每年兩收,可以連續多年,目前試驗田已收穫8年。”劉歡説。
經年累月行走在稻田間,劉歡的皮膚被曬得黝黑。生長在雲南農村的他,深知田間耕作的辛勞,考大學時本想離農業和土地遠一些,不承想最終還是以這樣的方式回到了農田。
小小的一粒稻米為何會用到基因科技?劉歡解釋,多年生稻需要通過跨種遠緣雜交讓稻子長出地下莖,從而實現“多年生”的能力,全世界第一株成功的多年生稻由雲南大學胡鳳益教授團隊培育。而從2012年,華大萬物就跟胡教授團隊共同進行長雄野生稻基因組研究,通過基因測序解讀地下莖的遺傳機制。
“例如水稻的雜交育種,傳統的研究方法是通過雜交,一代代地培育、觀察,選出優良品種,育種過程受到經驗及外部環境影響較大。”劉歡説,“而通過基因測序,我們能找到基因與性狀之間的關係,讓研究人員進行精準培育,使育種周期大大縮短,育種成功率大大提高”。
一棵來自非洲的“野草”,經過20多年的雜交培育,變成一株多年生稻,並在中國13個省份試種推廣,讓中國人更有信心端牢自己的飯碗,同時有望為解決世界糧食問題提供一種新的中國方案。
在非洲中東部、赤道南側的布隆迪,有一塊方整的水稻田,剛完成2024年的第二次收割,再過一段時間,無需再播種,稻茬上就會長出新綠。而管理這塊稻田的則是兩名中國人——華大萬物國際項目經理張婉靈和農業技術專家陳啟榮。
布隆迪屬亞熱帶及熱帶氣候,擁有豐富的光熱資源,充沛的陽光下,玉米、豆類、香蕉等當地作物茁壯生長。但是,受農業技術發展的制約,糧食問題一直困擾着這個國家。
一個月前,剛從非洲回來的劉歡,對那裏的飯蕉依舊印象很深。“那是一種澱粉含量更高而糖分較少的食物,對許多居住在貧困地區的非洲民眾來説,每天幾根飯蕉便是他們所有的能量來源。”於是,讓非洲朋友吃上大米,成了劉歡和他的夥伴們共同的願望。
布隆迪國家項目負責人普魯登特·納塔爾·馬赫羅梅扎&&,多年生稻不僅簡化了水稻的生産流程,還大幅提高了産量。試驗田的收成顯示,第一季的産量是布隆迪傳統水稻的兩倍,未來隨着種植技術的繼續優化和推廣,他期待在全國進一步擴大種植面積。
除了布隆迪,在非洲的烏干達、馬達加斯加和馬拉維等國,多年生稻也在落地生根。一粒米的環球旅行,不僅為非洲帶去了先進的中國技術,也將中非友誼融進了土壤裏。
一顆土豆的數字旅程
在沒有遇到辛普勞(食品企業,麥當勞的供應商之一)和麥當勞之前,宋振華只是內蒙古自治區的一位普通農民。然而,如今在宋振華的土豆田裏,卻佈滿了現代化滴灌設備,伸向地頭的各種探測設備,實時監控土壤的pH值(酸鹼度)、濕度和微生物含量等各項指標。
初秋,經過農機採拾、分揀、裝袋,一車車土豆被運往辛普勞的加工廠,最終成為麥當勞餐廳的薯條。土豆收穫後宋振華會讓原有土地休整1年到2年,這種輪作模式是麥當勞中國“再生農業計劃”帶給農民的種植知識,“這樣可以改善土壤結構,保持土壤肥力,我把這種輪作技術教給其他農戶,既能大幅提高土豆畝産,還能養護土壤。”
土豆進入辛普勞的生産線,經過滾輪初篩、清洗、切條、色選機篩選、初炸、速凍、稱重包裝等一系列自動工序後,這箱凍薯條就會擁有屬於自己的一個數字身份證(RFID標籤)。經過傳輸帶,直接進入倉儲體系,每經過一道感應門,屏幕上便會自動記錄和顯示薯條的生産和入庫時間。
當這箱薯條經過冷鏈物流到達麥當勞門店時,店長只需用掃碼槍輕輕一掃,便可以了解它所有的信息,盤完貨,自動彈出這家店缺了多少番茄醬,進了多少薯條,還有多少麵包需要補的信息,最終完成自動補貨訂貨。
一顆土豆在麥當勞供應鏈上的全部旅程,堪比一條先進製造業的生産鏈,物聯網、大模型、數字科技都刻在一包小小的薯條裏。
7月3日拍攝的麥當勞中國供應鏈(湖北)智慧産業園自動化工廠工作場景
“麥當勞中國和合作夥伴從2022年開始一起探索在餐飲行業應用最新RFID技術。經過兩年多的探索,項目團隊對供應鏈上下游完成了軟體、硬體及流程的再造,同時在核心節點部署端到端數字化系統及物聯網設施,進一步提高了供應鏈數字化水平,打破了工廠、物流中心和餐廳之間的‘圍墻’。”麥當勞中國首席供應鏈官施雲向《環球》雜誌記者説。
“RFID技術在全球餐飲行業的端到端應用尚屬首創,因為它在餐飲行業存在一些技術上的壁壘。”施雲舉例説,麥當勞有很多貨品是液態的,有些貨品包裝又是金屬態的,會阻斷RFID識別波段,為克服這個難點,麥當勞中國和物聯網技術提供方菜鳥一起研究了很久。
麥當勞中國每年跑在路上的配送車輛超過2000輛,運輸總里程超過8000萬公里,相當於繞地球2000圈。這是一個複雜龐大的系統,可提高供應鏈運轉效率和智能化水平的每一個改進,都會反饋在餐廳的運轉效率中。“通過‘一箱一碼’智慧物流解決方案,單是麥當勞門店收貨盤點環節,效率就提升了30%。”施雲説。
實際上,企業的數字化改造從單點改造向産業鏈共建已經成為一種新的趨勢,麥當勞中國與供應鏈夥伴的嘗試,也為破除餐飲行業內卷提供了一種新思路。“競爭優勢不能靠擠壓上下游企業,或犧牲種植端農戶的收益來實現,而是要靠數字化改造來打通全産業鏈數字堵點,實現與供應商更好的數字銜接,這樣更有利於市場的健康發展。”施雲説。
40年前,麥當勞帶着先進的技術和供應鏈管理理念進入中國,如今,麥當勞中國的深耕與探索,也讓海外市場開始研究中國模式。2023年,麥當勞全球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克裏斯·坎普欽斯基帶隊來中國考察。施雲坦言,“其實這與中國的數字經濟快速發展密不可分,國內的數字化底層能力、市場環境以及人才培養都為産業創新應用提供了保障。”
一隻蝦的AI飼養員
未來人工智能(AI)會不會主宰世界還未可知,但在一些智慧農場裏,AI已經成為“主宰”。
在手機上點擊“提起”,幾百公里外蝦場內的料&便從水底升至水面拍照,通過AI自動對照片進行解析。這種“蝦臉識別”技術可以識別蝦的體長、體重及日增重數據,同時自動計算料肉比。一旦料肉比出現異常,就會自動推送預警信息給手機端工作人員。
在第二屆鏈博會正大集團的展&上,工作人員展示了“CP Selection正大泰國大蝦智慧蝦場”。“這是集物聯網硬體與養殖管理於一體的綜合&&,充分融合智能傳感器系統、AI自動料&系統、自動飼喂系統等,運用先進AI算法解析養殖數據,實現養殖環境(水質、氣壓傳感器監控溶氧、水溫等關鍵指標)精準監控與數據分析,確保蝦生長在最適宜的環境,顯著提升養殖效率與成活率。”工作人員介紹,傳統做法下,養殖戶需要經常巡塘查看蝦的狀態,一天可能要去四五次,使用AI系統後,每天只要在手機上查看一下指標即可。而且科學養殖還可幫助縮短蝦的生長期,實現更快出塘。
持有“深圳0001號外商投資企業批准證書”的泰國正大集團,是改革開放後第一個在華投資的外商集團,伴隨着那句“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的“正大綜藝”節目口號,曾經向一代中國觀眾介紹精彩世界,網羅各國的美食。
多年來,正大集團扎根中國,國內最早的現代化孵化場、現代化種豬場均出自正大,並通過“公司+農戶”模式,讓很多中國農戶學到了先進的養殖技術,富了農戶的同時也將中國養殖業納入正大在全球的産業鏈布局中,而且扮演着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正大集團農牧食品企業中國區北京總部市場中心資深總裁張曙暉&&,儘管全球經濟面臨諸多挑戰,中國市場依舊充滿機遇,特別是在農業、食品安全、環境保護等領域,人工智能技術應用發揮的作用越來越突出。
AI養蝦、智慧豬場、數字種植,産業鏈上的每一次智慧升級,都推動着傳統農業加速向現代農業升級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