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邁向高收入的最大群島國家

2024-06-24 15:15:53 來源: 《環球》雜誌

 

6月17日,在印度尼西亞雅加達哈利姆站候車大廳,兒童與雅萬高鐵高速動車組模型合影

文/《環球》雜誌記者 鄭世波(發自雅加達)

編輯/馬琼

  2.8億人口,1300個民族,世界第四大人口國家;19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橫跨3個時區,全球最大的群島國家;世界第16大經濟體,2024年國內生産總值(GDP)預計將達1.48萬億美元……

  這是印度尼西亞,一個被英國《經濟學人》雜誌稱為這個星球上最大的“隱形國家”。除了巴厘島,外界對印尼的了解並不多,不少人甚至無法在地圖上正確指出它的位置。

  印尼這個長期被世界忽視的龐大國家,正憑藉其豐富的資源、年輕的人口結構、廣闊的市場以及有力的政策等,成為經濟前景最被看好的國家之一。根據世界銀行2023年的數據,印尼以其人均國民總收入達到4580美元的標準,被正式列為“中上收入國家”,而印尼也早就雄心勃勃地給自己制定了一個目標——到2045年,即印尼獨立100周年時,成為高收入國家。

經濟增長多箭齊發

  印尼投資部發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印尼國內外投資總額超過1400萬億印尼盾(1元人民幣約合2169.5印尼盾),同比增長17.5%,高於此前設定的目標。其中外國直接投資總額約為744萬億印尼盾,同比增長13.7%,主要集中在金屬、採礦、交通運輸、倉儲、化工等行業。

  印尼是東南亞最大的經濟體和二十國集團成員,除了新冠疫情期間的2020年和2021年,2008年以來印尼GDP增速一直保持5%左右的水平。亞洲開發銀行今年5月預計,強勁的個人消費和投資將推動印尼今明兩年的GDP增長5.0%。今年一季度,印尼GDP實現了5.11%的增長。在全球經濟形勢充滿不確定性的背景下,印尼經濟依然展現出強勁的韌性。

  印尼盛産棕櫚油、橡膠、煤炭、天然氣等重要國際大宗商品,這為經濟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物資和能源基礎。印尼還擁有豐富的礦産資源,是全球第一大鎳生産國和第二大鈷生産國,這讓印尼在全球新能源電池革命的浪潮中地位舉足輕重。

  與其他大型經濟體的出口導向型發展模式不同,印尼經濟主要由國內市場的高需求推動。受城市化進程加快助推,印尼2030年的中産階層人群數量預計將達1.4億人,佔總人口的近50%。世界銀行認為,自2002年以來,印尼的中産群體消費每年增長12%,佔到印尼家庭消費的一半,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

  印尼2.8億人口的年齡中位數不到30歲,年輕的人口結構為經濟發展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資源。印尼還是東南亞勞動力成本最低的國家之一,低於同為東盟成員的越南。印尼政府當前正持續推行職業技能改善和強化政策,這些舉措正有效提升印尼勞動力技能和勞動生産率水平。

  印尼橫跨太平洋、印度洋,連接亞洲、大洋洲,扼守馬六甲海峽等重要的國際貿易航道,地理位置優越,與中日韓、澳大利亞、智利等主要貿易夥伴都簽署了自貿協定。印尼還是中國-東盟自貿區、《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東盟-印度自貿區、東盟-澳大利亞-新西蘭自貿區的重要成員,貿易和關稅壁壘的降低進一步推動了印尼出口與經濟增長。

  當前全球製造業産業鏈不斷向分散化方向加速調整,印尼正成為全球製造企業生産基地多元化的重要選擇之一。美國《彭博商業周刊》在去年11月的一份報告中將印尼列入全球五大“連接器市場”之一。報告強調,在碎片化的世界中,印尼等國通過將自己定位為國際製造業需求的新紐帶和連接者,憑藉對美國、中國、歐洲和廣闊亞太市場的深入了解和銷售渠道,成功把握住了經濟繁榮的寶貴機遇。

  過去10年,印尼在改善營商環境方面進展顯著。總部位於華盛頓的非營利組織、國際研究及評級機構“世界正義工程”發布的2023年法治指數顯示,在全球142個國家中,印尼排名第66位,排在印度、巴西、泰國等之前,甚至優於經合組織國家匈牙利。

  在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發布的《2023年世界競爭力報告》中,印尼2023年的全球競爭力排名為34位,位列日本、西班牙、葡萄牙等發達國家之前。企業註冊流程的簡化、基礎設施的改善和外資友好政策,使得印尼製造業的吸引力越來越大。

  印尼還擁有東南亞規模最大的數字經濟。2023年,印尼的數字經濟規模達到820億美元,比上一年增長了8%。印尼貿易部預測,印尼數字經濟規模在2025年將達到1460億美元。數字經濟在推動印尼經濟增長方面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也因此成為印尼經濟轉型的主要戰略之一。

經貿合作如火如荼

  1200年前,一艘滿載中國瓷器的商船因事故沉沒在印尼勿裏洞島海域,這艘被命名為“黑石號”的沉船是海上絲綢之路上的著名沉船之一。千年之後,這裡打撈起數萬件中國船貨,更勾起了中印尼經貿交往的古老故事。

  穿越千年,飛渡山海。新時代的中印尼合作,已隨“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倡議走得更深更遠。中國駐印尼大使館公布的數據顯示,兩國雙邊貿易額持續突破千億美元,中國連續11年成為印尼最大貿易夥伴,連續8年位列印尼前三大外資來源地。

  印尼吉打邦縣的海邊曾是一片人跡罕至、灌木叢生的灘塗地,當地人主要靠打魚為生,年輕人則大都去爪哇島打工謀生。隨着中國與印尼合作的工業園區落地,這塊曾經只能依賴原始生産方式的濱海縣城迎來了生機與活力。

  今年年底,由杭州錦江集團投資的印尼-中國綜合産業園區(錦江園區)即將陸續完工,園區以氧化鋁製造廠為主體,同時配套電廠和港口等。

  “這塊佔地面積6.8平方公里的産業園區將帶來超過1000個本地工作崗位,預計年納稅額達到7260億印尼盾。我們相信,這將讓吉打邦縣的面貌煥然一新。”鋁廠的一位中方負責人郝知音説。

  當前,印尼現代化進程不斷提速,在探索適合自身國情和發展道路的過程中,印尼不斷從中國的發展經驗中獲得啟示。中印尼兩國經貿合作高度互補,潛力巨大。印尼豐富的資源、充足的勞動力和中國先進的技術、資金優勢充分結合,一系列豐碩成果應運而生。

  2023年10月,中印尼“一帶一路”合作標誌性工程雅萬高鐵正式通車,印尼成為除中國以外全球唯一擁有時速350公里高鐵的國家。高鐵不僅縮短了城市間的時空距離,還帶動了産業結構優化升級,為沿線地區經濟發展賦能。當前,“區域綜合經濟走廊”和“兩國雙園”持續穩步推進,有望成為“一帶一路”合作新旗艦項目。

  過去10年,在“一帶一路”倡議的政策引領下,以青山控股集團為首的中企開啟了在印尼投資鎳的熱潮。早在2021年,印尼就以84萬噸的年産量超越中國成為全球第一大鎳鐵生産國,2023年更是躍升為僅次於中國的全球第二大不銹鋼生産國,年産能約600萬噸,不僅改變了全球不銹鋼供應格局,也樹立了中印尼合作的典範。

  不僅在傳統領域持續深耕,中印尼企業還在新興行業緊密“握手”。

  在新能源電池方面,以力勤、華友為代表的中國新能源材料企業,以寧德時代、龍蟠科技為代表的鋰電池企業,以比亞迪、五菱為代表的新能源汽車企業紛紛出海印尼,大手筆投資建廠,助力印尼實現能源轉型和碳中和目標,也為印尼邁入全球電動汽車生産國奠定了基礎。

  數字經濟是雙邊經貿合作的另一大亮點。

  2023年12月,中國字節跳動旗下TikTok以8.4億美元收購印尼本土最大電商&&托科佩迪亞75%的股份,Tiktok在營銷、品牌和國際化等方面為入駐商家提供培訓,支持印尼中小微企業的發展壯大;阿里巴巴、騰訊、百度等也都利用自身優勢先後在印尼互聯網科技市場上投資入股;華為、中興、烽火通信、中國移動等企業,積極聯手印尼運營商助力印尼數字經濟基礎設施的建設發展。

  今年3月7日,印尼最大電信運營商印尼電信公司與華為印尼公司在首都雅加達舉行該國首個5G智慧倉庫和5G創新中心建成揭幕式。據印尼國家發展規劃部數據,2023年印尼物流成本佔國內生産總值的比例高達14.29%。5G智慧倉庫利用物聯網、大數據等先進技術提升運營效率,有助於降低物流成本。

  建成揭幕儀式上,印尼通信部總幹事伊斯梅爾&&,5G將加快印尼的數字經濟發展,印尼正致力於以5G為基礎推進各行業數字化轉型。5G智慧倉庫和5G創新中心的落成,代表印尼向數字化轉型邁出了重要一步。

  伴隨着一個個“一帶一路”合作項目的成功實施,中印尼雙邊經貿合作加速推進,領域持續拓展,層次不斷提高,有力推動了兩國經貿關係步入新階段。隨着中國進一步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以及印尼新一屆總統和政府的上&,中印尼經貿合作將迎來更廣闊的發展前景和空間。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