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塞俄比亞:非洲繁榮的燈塔

2024-06-24 14:51:55 來源: 《環球》雜誌

6月8日,工人在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的一家咖啡加工廠分揀烘焙過的咖啡豆(手機照片)

文/肖玉華

編輯/黃紅華

  近年來,在全球經濟增長復蘇乏力的背景下,非洲經濟前景出現積極信號。根據非洲開發銀行(AFDB)的預測,2024和2025年非洲國家實際國內生産總值(GDP)增速均值有望達到3.8%和4.2%,高於同期全球均值的2.9%和3.2%。2024年全球經濟增速最快的20個國家中,非洲國家將佔到11個。在過去3年中,埃塞俄比亞經濟增速保持在6%以上,是非洲前五大經濟體中唯一進入該名單的國家。

  2023年8月24日,在南非約翰內斯堡召開的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五次會晤特別記者會上宣布,沙特、埃及、阿聯酋、阿根廷、伊朗、埃塞俄比亞六國正式成為金磚國家成員,其成員資格從2024年1月1日起生效。埃塞俄比亞總理阿比·艾哈邁德·阿里立即在社交媒體上發文:“埃塞俄比亞加入金磚合作機制是一個偉大的時刻。”

經濟發展的“雄心”

  2018年埃塞俄比亞總理阿比上&後,延續梅萊斯時期的雄心——在2025年將埃塞俄比亞發展成中等收入國家,並先後制定《本土經濟改革議程:繁榮路徑》和十年經濟發展規劃《埃塞俄比亞:非洲繁榮的燈塔》,着力改善營商環境,提振私營部門投資,推動經濟結構轉型,提出2020?2021至2029?2030財年實現經濟年均增速10%,貧困率從19%降到7%,並在2030年將人均GDP提高到2220美元。

  埃塞俄比亞的雄心建立在多種有利的基礎性條件之上,尤其在政治上,長期困擾該國的政治分裂問題得到解決。1991年“提格雷人民解放陣線”(“提人陣”)領導的執政聯盟上&後,建立了較為穩定的聯邦民主制度。在阿比上&前的27年裏,雖然地方反叛和抗議時有發生,但是國家經濟發展的總體勢頭良好,並在基礎設施建設和製造業方面取得長足進步。

  2022年11月埃塞俄比亞聯邦政府與“提人陣”簽署《停止敵對行動協議》後,提格雷地區的戰事逐漸平息,國內暴力衝突降溫。

  國內政治和解,為埃塞俄比亞經濟發展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環境。據統計,2009?2010至2019?2020財年間,埃塞俄比亞GDP年均增長率高達9.2%,農業、工業和服務業的年均增長率分別達到5.3%、17.2%和9.7%。良好的經濟發展基礎為現階段的經濟改革創造了有利的現實條件。今年11月,埃塞俄比亞證券交易所將正式揭牌,釋放本國資本市場潛力。

  雖然埃塞俄比亞的礦産和能源資源貧瘠,但是水資源豐富,2022年復興大壩開始發電後,進一步增強了國家的電力供應。目前,埃塞俄比亞90%以上的能源來自水電,其餘來自風能和地熱。清潔低廉的電力不僅助力國內的工業化進程,還出口到蘇丹、吉布提和肯尼亞等國,預計2023?2024財年出口的電力創匯1.82億美元,並將在十年內提升到4億美元,成為出口創匯的主要品類。

  埃塞還停止了燃油車進口,制定了鼓勵電動汽車和充電站建設的新政策,促進綠色轉型。

  另外,作為非洲大陸自貿區、東南非共同市場和政府間發展組織(簡稱“伊加特”)的主要成員,埃塞俄比亞在招商引資和出口貿易方面也頗具吸引力。

  今年1月意非峰會在意大利首都羅馬召開,意大利宣布拿出55億歐元的捐款、信貸和擔保,首期經費用於支持包括埃塞俄比亞在內的9個非洲國家的教育培訓、農業、衞生、能源和水利項目。6月,韓國總統尹錫悅在韓非峰會上宣布,向埃塞俄比亞提供10億美元融資,用於基礎設施、科技、衞生和城市發展項目。

中埃合作前景佳

  中國和埃塞俄比亞在政治、經濟和多邊議題上長期合作,尤其近年來,雙方的合作更加緊密。2017年,中埃決定建立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2018年,埃塞俄比亞正式加入“一帶一路”倡議,宣布將該國十年經濟發展規劃和“一帶一路”倡議對接。

  中國作為埃塞俄比亞的最大貿易夥伴、最大投資來源國和最大基礎設施承包方,近年來中埃合作碩果纍纍,已取得埃塞的第一家工業園(東方工業園)、第一條高速公路(亞的斯亞貝巴-阿達瑪)、最高大樓(埃塞商業銀行總部)、亞吉鐵路(亞的斯亞貝巴-吉布提)和城市輕軌等多項重大合作成果。

  需要指出的是,與一些西方國家在對非合作中夾帶“私貨”不同,中國與埃塞俄比亞的合作有着更好的基礎和更大的潛力。經過幾年的磨合,埃塞俄比亞新政府對中國的發展理念、外交政策和合作方式形成了越來越清晰的認識,在事關主權、安全、發展和多邊主義等議題上,中埃雙方立場相近,有着越來越多的共同利益。

  根據埃塞俄比亞本土經濟改革議程和十年經濟發展規劃,未來埃塞俄比亞經濟發展將偏向支持私營部門,大規模的基礎設施投資也將採取公私合營模式(PPP)規避主權擔保的債務風險。在此新形勢下,在保持既有優勢的前提下,如何調整中埃合作模式,參與埃塞國有企業私有化進程,促進更多的私營企業進入埃塞,中埃合作從工程承包走向更廣領域的基礎設施運營和維護,對中國企業來説,既有挑戰,也是巨大的機遇。

  此外,埃塞俄比亞在綠色能源方面有明顯的領先優勢,並且制定了數字經濟方面的宏偉戰略(《數字埃塞俄比亞2025》),而中國在新能源産業和數字經濟方面在全球都居於領先位置,雙方企業、技術和人員的深度交流合作將是“互相成就”的雙贏之舉。

  在全球經濟遭受多種因素衝擊的局勢下,埃塞俄比亞的經濟展現了十足的韌勁。從某種程度上説,埃塞是非洲國家發展的縮影。

  (作者係浙江師範大學非洲研究院副研究員)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