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英國,中國電動車企正發力

2024-06-04 07:56:15 來源: 《環球》雜誌

在英國倫敦拍攝的一輛正在充電的電動汽車

文/《環球》雜誌記者 張亞東 鄭博非(發自倫敦)

編輯/樂艷娜

  “今天凌晨,兩台仰望U9已跟隨滾裝船出發前往英國,踏上海外之旅,將在今年7月的古德伍德速度節上與全球超跑愛好者相見。”

  5月8日,比亞迪百萬級新能源品牌仰望在自己的微博上發布了“出征英國”的最新消息。

  古德伍德速度節每年6月下旬或7月上旬在英格蘭西薩塞克斯郡古德伍德大宅舉行,以賽車為特色。2023年的古德伍德速度節期間,上汽名爵純電敞篷跑車MG Cyberster曾進行靜態展示、動態測試,並參加了爬坡賽。

  近兩年來,中國電動車企在英國布局速度加快。業內人士指出,英國汽車市場正處於由內燃車向電動汽車加速轉型過程中,中國車企加緊布局英國市場,可謂機不可失。

恰逢其時

  就在一個多月前,在英國倫敦舉辦的“倫敦一切電氣化”電動汽車展會上,中國電動汽車品牌颳起一陣風。

  “英國消費者對比亞迪品牌的反應令人難以置信,我們這個展位可以説是整個展會上最繁忙的。昨天已經忙了一天,看起來今天又要這樣度過一整天了。”比亞迪汽車市場經理布倫德爾在該公司展位對《環球》雜誌記者説。

  “長城汽車的外觀和給人的感覺都非常獨特,從設計的角度看,長城汽車有銳利的線條,這使它在英國市場上很快就脫穎而出。實際上我們剛剛突破了1000輛的銷售紀錄。”在長城汽車展位上,長城汽車英國公司人事經理尼克説。

  在日前舉行的英國汽車論壇上也傳出中國電動汽車企業的好消息,奇瑞汽車今年將在英國發布兩款新電車,同時在英國全境建設60個銷售中心。另一家企業蔚來汽車也積極準備在英國銷售汽車。

  中國車企加緊布局英國市場稱得上恰逢其時。

  一方面,英國國內的電動汽車銷售進入發展關鍵階段。英國汽車製造商和貿易商協會(SMMT)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月,英國登記註冊的新購純電動汽車數量為20935輛,比去年同期增長21%,這使得英國登記註冊的純電動汽車總量達1001617輛,意味着自2002年有記錄以來英國純電動汽車保有量首次跨越百萬輛大關。該協會首席執行官邁克·霍伊斯評價説,英國汽車業由燃油車向電動化轉型,已經邁出初期最關鍵的一步。

  霍伊斯説,英國用了20多年才實現“從零到百萬輛”目標,“但只要有適當政策扶持,將這份成功翻倍(實現下一個‘百萬輛’)只需兩年”。SMMT指出,新增銷量“大頭”仍依靠企業等大客戶;相比其他主要市場,英國仍缺少針對電動汽車個人消費者的激勵措施,該協會呼籲英國政府&&降低增值稅等補貼措施。

  另一方面,汽車製造是英國五大先進製造業之一,汽車也是英國主要出口商品之一。英國在政策上大力支持本國汽車産業的電動化轉型,相關投資正呈加速態勢。

  英國財政大臣傑裏米·亨特去年11月宣布,政府將從2025年起,5年內為英國先進製造業提供45億英鎊資金,其中20億英鎊資金用於汽車産業,加速汽車向“零排放”轉型。

  政策利好也吸引私人投資跟進。SMMT報告顯示,2023年,英國汽車産業吸引的私人和公共投資達237億英鎊,超過前七年總和。這些投資有很大一部分用於發展電動汽車,例如印度塔塔集團計劃在英國投資40億英鎊,主要用於開發電動汽車電池。

揚長避短

  目前,中國新能源車在英國市場主要以名爵和比亞迪為代表。這兩家企業,一個是原本源自英國的“百年老字號”,另一個是中國電動汽車領軍品牌之一,因此在開拓英國市場方面,兩者採取了明顯不同的路徑。

  名爵品牌創立於20世紀初的英國,2005年被中國南京汽車集團收購,2007年隨南汽歸於中國上海汽車集團旗下。因為這個淵源,英國消費者接受名爵品牌電動汽車非常自然。上汽也利用名爵這一品牌優勢,在整個歐洲積極擴張。

  據悉,名爵在歐洲門店數量已經接近800家。在歐洲大陸的影響力擴大,也會反哺英國本土市場,有利於提高銷量。此外,名爵在英國市場的售價比較親民,性價比高,這也是名爵能夠在英國電動汽車市場佔有一席之地的重要原因。SMMT公布的今年1月以及近一年來英國電動汽車銷量榜單上,名爵旗艦車型MG HS均排名第四。

  比亞迪在開拓英國市場方面,選擇採取和英國主流生産商合作的辦法,目前來看這種做法比較成功。

  在純電動巴士領域,比亞迪同英國最大的客車製造商亞歷山大·丹尼斯有限公司(ADL)簽署了成立合資公司(BYD-ADL)的協議,比亞迪負責提供動力和操控系統,ADL負責車身製造。這家合資公司推出的雙層公交巴士是倫敦的城市標誌,被譽為英國的“國寶車”。

  在乘用車領域,比亞迪已於2023年3月正式在英國上市,首批位於伯明翰、曼徹斯特、格拉斯哥和米爾頓凱恩斯的四家先鋒店也已於2023年3月中旬開業,在利茲、埃克塞特、萊斯特、南安普敦、倫敦梅費爾等9座城市的門店開設正在推進。

追趕與爬坡

  在英國市場,相較於美國和韓國汽車企業,中國車企尚處於起步階段。2023年,英國市場電動汽車銷量最好的十大車型中,品牌所屬的中國車企僅有上汽名爵和吉利控股上榜。在總部位於倫敦的全球汽車商業智能供應商駿特商務諮詢公司的大中華區總經理俞波看來,中國車企進一步開拓英國市場,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首先是品牌塑造。中國電動汽車品牌目前在英國市場的品牌知名度普遍不高。有調查顯示,27%的受訪者&&知道吉利控股的極星(Polestar)品牌;經過一年的“高曝光”,22%的受訪者&&聽説過比亞迪品牌。除了這兩家,中國其他電動汽車品牌在英國的知名度小到可以忽略不計。俞波説,中國電動汽車企業如能在依法合規的前提下強化品牌塑造,堅持“長期主義”,相信在英國市場可以有所作為。

  第二是渠道拓展。在英國本土快速找到合作良好的銷售渠道,是中國電動汽車打開英國市場的關鍵之一。對此,長城汽車英國公司人事經理尼克説:“我們已經在英國市場經營一年多,主要工作不是嘗試更快推銷産品,而是建立更為關鍵的基礎設施——零售商。目前,我們在英國有35個零售商,還有18個零售合作夥伴。零售商中包括英國消費者非常熟悉的經銷商,對於我們這樣一個新進入英國汽車市場的中國車企來説,這非常關鍵,有助於提高我們品牌的知名度。”

  第三是本土化發展策略。英國和歐盟日前都傳出消息,將對中國電動汽車徵收高關稅。“這一點也不意外。歐洲不可能把這部分市場直接讓渡給中國,因為這將使英國和歐洲大陸喪失大量就業崗位。”俞波認為,中國車企深耕歐洲市場的主要途徑就是要本土化,企業發展充分融入到本土的經濟和文化之中。

  為此,一個當務之急就是中國車企要深入了解英國市場關於汽車的文化和定位,並生産更多符合本土需求的産品。在余波看來,目前,中國在電動汽車、智能汽車方面的發展已經超前於歐洲市場。在英國,電動汽車還停留在代步工具的定位上,只是在驅動上更加綠色而已,遠不如中國國內已經具備更多智能概念。

  同時,簡單的進口銷售模式不適合在歐洲市場長期發展。“中國車企在歐洲需要積極進行本土化生産,與本土市場進行深度融合,這應該成為中國車企進軍英國乃至歐洲市場的基本模式。”俞波説。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