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美企業:重塑世界經濟版圖的重要力量

2024-05-03 07:50:54 來源: 《環球》雜誌

 

2023年8月3日,巴西淡水河谷公司工作人員在巴西帕拉州卡拉雅斯採礦綜合體一處控制中心監控礦山運行狀況

文/陳運森

編輯/馬琼

  多家拉美本土跨國企業近期發布的財報顯示,不少企業營收狀況良好,一些企業正加快向地區細分領域頭部企業發展。除能源、食品、金屬等傳統行業外,一些拉美跨國企業還向數字金融、電子商務等新興行業拓展,並交出亮眼的成績單。

  比如,拉美地區最大的金融科技獨角獸企業——巴西數字銀行Nubank日前公布了最新營收情況:2023年第四季度凈利潤額達3.609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凈資産收益率達到23%;客戶數從2022年的5400萬人增加到2023年的9390萬人。該銀行在巴西以外的其他國家也實現了較快發展,並已將2024年重點放在拓展在哥倫比亞和墨西哥等國的業務上,以及致力於進一步拓寬經營範圍。

  這只是拉美地區經濟發展狀況的冰山一角。

  經過多年發展,在世界經濟舞&上已有越來越多的拉美跨國公司涌現,它們將全球化運營作為核心戰略,通過積極提高國際經濟參與度,努力融入全球價值鏈和供應鏈的重塑之中,從而持續提升自身的國際競爭力,並展現出其獨特優勢和發展潛力。而更多有發展潛力的拉美中小科技企業的崛起,預示着拉美企業正成長為全球經濟不可忽視的力量。

跨國企業加快全球布局

  進入21世紀以來,拉美地區日益受到國際資本的青睞,接收的外來投資在2022年達到新高。據聯合國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經濟委員會(簡稱“拉加經委會”)2023年7月發布的統計報告,2022年拉美地區吸引外國直接投資超過2245億美元,同比增長55.2%,創歷史新高。投資主要流向服務業、製造業和資源開發産業。

  與此同時,拉美地區對外直接投資亦呈現逐年增長態勢。根據聯合國2023年發布的報告,2022年,拉美企業對外直接投資同比增長80%,達到創紀錄的746.77億美元;拉美對外直接投資存量達到1.06萬億美元,巴西和墨西哥佔比為46%和23%,位居前兩位,第三名為智利,佔比為14%。

  在此背景下,對外直接投資在拉美跨國企業的國際布局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企業希望借此拓展市場,降低運營成本,以及學習更加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以增強自身的技術創新能力,進一步推動本土企業加快國際化進程。國際上知名的巴西礦業公司淡水河谷、食品加工企業JBS股份有限公司,墨西哥的美洲電信公司、墨西哥石油公司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它們在全球的影響力日益凸顯,並已擁有眾多的子公司。

  根據聯合國2023年發布的這份報告,2022年,巴西企業的對外投資佔拉美地區對外總投資的41.1%,7家巴西企業進入《財富》世界500強企業名單;墨西哥佔該地區海外投資總額的23.3%,墨西哥石油公司、美洲電信公司常年入選世界500強企業名單。

  行業分佈上,製造業是跨國公司對外擴張的首要進軍領域,佔拉美地區對外投資總額的38%。其中,資源密集型行業脫穎而出,如智利紙漿生産商Arauco在巴西投資30億美元建設新廠,計劃於2025年投入運營,預計將為當地帶來3000個就業崗位。

  拉美國家企業還在勞動密集型行業,如消費品、建築材料和紡織等行業積極開展全球化布局。2022年,拉美的第二大投資項目便來自建築材料行業:墨西哥水泥集團(GCC)投資7.5億美元,擴大其在美國得克薩斯州的水泥産能。

  從地區分佈看,拉美對外直接投資的最大目的地是拉美地區內部,即主要集中於拉美國家間的直接投資,佔拉美對外直接投資總額的61%。在全球化布局初期,拉美企業往往優先尋找那些消費模式和商業環境相似的鄰國作為投資對象。域外的主要投資目的地是美國,吸引了拉美約23%的對外投資;其次是歐盟,其中西班牙居首位,這源於西班牙與拉美獨特的歷史、文化及語言&&。

  與此同時,拉美企業在海外並購中,將北美視為首要目的地,北美地區佔對外並購總額的31%,歐洲為30%,拉美地區為26%。值得注意的是,越來越多的拉美公司正積極進軍新興經濟體,如巴西食品加工企業JBS、墨西哥麵粉製造商Gruma和哥倫比亞糖業公司Nutresa等大型農工集團紛紛進駐印度市場,巴西航空工業公司、淡水河谷等不斷拓展在中國的業務。

更多科技公司嶄露頭角

  近幾年,隨着全球科技創新熱潮方興未艾,拉美地區的本土科技企業日益展現出成為世界一流公司的潛力,緊隨大型跨國企業,越來越多的拉美中小公司正在走向國際舞&。

  根據世界銀行的統計數據,拉美地區共有5000多家科技企業,其中48%位於巴西、19%位於阿根廷、14%位於墨西哥、8%位於智利、7%位於哥倫比亞。巴西的聖保羅、阿根廷的布宜諾斯艾利斯、墨西哥的墨西哥城,已經成為拉美地區科技企業孵化的重要基地。

  這些科技公司向周邊國家擴張時,往往可以彌補部分拉美國家政府的服務能力短板,例如巴西數字銀行Nubank可以為貧困群體提供便捷的銀行服務,哥倫比亞的教育科技公司Platzi致力於為低收入群體提供教育服務。

  與此同時,拉美地區的數字化進程呈現出蓬勃發展態勢,該地區也是多家獨角獸公司誕生地。根據《2023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發展報告》,巴西有6家獨角獸企業入圍2023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居全球第9位,估值合計約為1365億元人民幣。巴西跨境支付&&公司Ebanx的業務已經覆蓋拉美、非洲等地區的29個國家。

  墨西哥和阿根廷等國的數字經濟發展同樣迅速,其中不乏知名的初創公司,例如MercadoLibre、Ualá,分別提供線上購物&&服務和線上付款&&服務,業務覆蓋眾多拉美國家。據市場研究機構Statista發布的數據,預計到2025年,拉美地區的在線零售額將增長至1600億美元。2022年,拉美地區的電商業務增速高達20.4%,僅次於東南亞地區的20.6%。

  拉美地區數字經濟的興起與科技企業的發展得益於3大要素。

  一是市場潛力大。目前拉美地區總人口接近7億,年齡中位數均值僅為30.4歲,人口紅利為企業提供了充足的勞動力資源,也提供了強勁的消費潛力。此外,拉美地區的人均GDP總體上處於中等水平,其中智利、烏拉圭的人均GDP約為1.7萬美元,水平跨入中高收入國家的門檻。

  二是創新型政策導向。拉美國家根據自身情況,制定多元政策支持科技創新,如改善投資環境、加快審批程序、降低市場准入門檻,大量風投資本進入新興領域,這在促進傳統技術升級和扶持新興技術發展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

  三是移動互聯網的普及。網絡互聯互通對於科技公司,特別是數字科技公司的發展至關重要,而拉美地區在改善互聯網連接方面已取得長足進步。近年來,拉美地區的互聯網普及率已接近80%,覆蓋人口超過5億,這一龐大的用戶基礎為互聯網行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儘管拉美地區的初創公司發展迅速,但也面臨如技術人才短缺等方面的挑戰。根據拉丁美洲私人資本投資聯合會的數據,儘管拉美地區的大學每年培養近4萬名軟體開發人員,但仍遠低於其快速成長的科技産業每年所需的10萬名人才。

前景謹慎樂觀

  2023年,全球整體通脹率高企,全球經濟相對放緩,拉美地區經濟亦受到衝擊,拉美企業的投融資活動也呈現大幅減少的趨勢。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4月16日發布的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報告》認為,隨着全球通脹從2022年年中的峰值回落,經濟活動穩步增長,此前對滯脹和全球衰退的擔憂並未成為現實。IMF將2024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上調至3.2%。其中,拉美經濟增速2.3%,比1月份上調0.1個百分點。

  就拉美地區而言,巨大的市場規模、日益多元的産業結構、穩健的經濟增速以及政治穩定性的提升,都為當地企業拓展業務提供了良好條件,人口紅利與消費升級也將為企業發展帶來更多商機。隨着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地位日益提升,拉美跨國企業有望成為改變世界經濟版圖的重要力量。

  (作者係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世界經濟與發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