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地利湖區之美,不只在哈爾施塔特

2024-04-09 09:29:41 來源: 《環球》雜誌

1月19日,在奧地利薩爾茨卡默古特地區的阿特湖畔施泰因巴赫,

一名參觀者在參觀奧地利音樂家古斯塔夫·馬勒肖像的藝術作品

文/《環球》雜誌記者 賀燦鈴(發自維也納)

編輯/劉娟娟

  提到奧地利旅游,很多中國游客會想到大名鼎鼎的哈爾施塔特。“最美小鎮”哈爾施塔特位於薩爾茨卡默古特地區,也就是人們熟知的奧地利湖區。2019年,巴德伊舍—薩爾茨卡默古特地區被評為2024年“歐洲文化之都”。

  前段時間,《環球》雜誌記者和來自世界各地的媒體一起參加“歐洲文化之都”採訪,近距離探訪美麗又富有歷史文化底蘊的奧地利湖區,也發現奧地利湖區之美,不只在哈爾施塔特。

茜茜公主的定情之地

  對旅游地來説,除了要具備獨特的自然或人文風光,愛情故事的加持會更令游客心馳神往。奧地利湖區的中心城鎮巴德伊舍,就留下了這樣一段愛情佳話。

  初到巴德伊舍,感覺這座面積不大的小城安靜乾淨。整個小城走一圈下來用不了一個小時,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這裡郵局、銀行、劇院、溫泉浴場等生活設施應有盡有,加上空氣清新,含氧量高,使它成為遠近聞名的休閒療養勝地。不過,這座小城最為人熟知的,還是著名的茜茜公主在這裡與奧匈帝國皇帝弗朗茨·約瑟夫一見鍾情,情定終身。

  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1853年,原本弗朗茨·約瑟夫皇帝要在巴德伊舍與茜茜公主的姐姐海倫商談婚約,但約瑟夫皇帝卻一眼相中陪同前來的當時不到16歲的茜茜公主,年輕的茜茜公主也對約瑟夫皇帝芳心暗許。很快,茜茜公主就在巴德伊舍與約瑟夫皇帝舉行訂婚儀式,約瑟夫皇帝也將巴德伊捨得夏宮作為禮物送給茜茜公主,成就一段佳話。

  如今,這座位於巴德伊舍小城北部的夏宮仍保持着當年的布局和擺設。陪同記者參觀的,是夏宮一位會説中文的工作人員馬克西米連。他説,中國游客對茜茜公主很感興趣,他接待過不少專程慕名前來的中國游客。“茜茜公主嫁給約瑟夫時還是個孩子,對維也納宮廷生活的繁文縟節很不習慣,因此這座夏宮就是她逃避宮廷生活最好的消夏場所。”

  除了茜茜公主的佳話,這座夏宮還見證了現代世界歷史上的一個重大事件。夏宮裏有一間約瑟夫皇帝的書房,1914年7月,83歲的約瑟夫皇帝正是在這間書房裏簽署了奧匈帝國對塞爾維亞王國的宣戰書,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的標誌。如今,暗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錚鳴,那些過往的人和事都已消失在歷史雲煙中,而這座保存完好的夏宮,仍讓人懷古品味。

每一座小城,都不遜於哈爾施塔特

  奧地利湖區包含上奧地利州、施蒂裏亞州和薩爾茨堡州的部分地區,有眾多河流湖泊及山脈,依山傍水,風光秀美。這次“歐洲文化之都”採訪,讓記者有機會得以走訪一些很小眾但堪稱寶藏的小城鎮。

  奧地利境內最大的高山湖泊阿特湖畔的阿特塞,憑藉美麗的湖光山色,吸引了眾多文人墨客前來采風休閒。奧地利國寶級畫家古斯塔夫·克裏姆特就曾在阿特塞度過很多夏日,美麗的風光既給他帶來精神療愈,也為他的繪畫創作帶來靈感。而奧地利著名音樂家馬勒則鍾情於阿特湖畔的另一座小城施泰因巴赫,並在那裏完成了他的《第三交響曲》。如今施泰因巴赫有眾多關於馬勒的文創産品,馬勒藝術節也是當地的一項藝術盛事。

  離開阿特湖,來到位於特勞恩湖畔的格蒙登。這個小城在歐洲其實已小有名氣,每年舉行的格蒙登音樂節受到音樂迷的青睞。特勞恩河把格蒙登城分為兩部分,河口處的大橋又把小城連在一起。河的西面是城市中心,有市政廳、歌劇院、教堂和市博物館等景觀,河的東邊有修道院。與格蒙登隔湖相望的特勞恩石山海拔1600多米,如千仞絕壁立於湖畔。

1月18日在奧地利薩爾茨卡默古特地區巴德伊舍拍攝的奧匈帝國皇帝弗朗茨·約瑟夫和茜茜公主的夏宮內的書房

  除了優美的湖光山色,格蒙登堪稱“奧地利的景德鎮”,其綠釉瓷器在奧地利及歐洲都很有名氣。在格蒙登陶瓷廠,記者見到了不少製作精美的陶瓷製品。陶瓷廠工作人員得知記者來自中國後説:“瓷器來自中國,我們已經與中國的陶瓷企業建立了不少&&,未來會有更多的合作。”

  在被稱為“文學的墨水瓶”的阿爾陶塞湖,晨曦中的湖光山色宛若仙境。湖畔的阿爾陶塞小鎮,空氣清新,環境優美,曾吸引眾多藝術家在此長期居住療養,並創作大量藝術作品。有種説法稱,“阿爾陶塞湖就是一個巨大的墨水瓶,作家們會在湖水中蘸一蘸他們的羽毛筆。”音樂人科馬雷克也説過,“這裡的景色,擁抱着人們,卻並不禁錮人。有創造性的人們感受到其中的魅力。這裡賦予他們飛翔的翅膀,給他們帶來創作的源泉。”

  記者團這次行程匆忙,無法在每個小城逗留很長時間。但每個小城確乎都有自己鮮明的特色,非常適合休閒療養。相比游人如織的哈爾施塔特,這些小城少了一些喧囂,多了一份安靜,很有成為下一個“網紅小鎮”的潛質,但請不要“太網紅”。

古老鹽都期待煥發新活力

  “薩爾茨卡默古特”在德語中是“鹽業商會的産業”的意思,當地盛産鹽礦,歷史上因開採鹽礦而繁榮,為赫赫有名的哈布斯堡王朝帶來巨大的鹽業收入。時過境遷,古老的鹽礦早已廢棄不用,奧地利湖區的這些小城鎮也面臨人口減少、産業轉型等問題。哈爾施塔特、聖沃夫岡等小鎮憑藉秀美的風光和機遇的垂青而名聲在外,通過旅游業吸引了大量游客;而其他的小城,則需要在同質化競爭中另尋出路,另辟蹊徑。

  這次巴德伊舍—薩爾茨卡默古特地區成功獲評2024年“歐洲文化之都”,不僅是歷史上首次由阿爾卑斯山地區的鄉村城鎮群而非單一城市或此殊榮,也給了這些尚不太知名的小城鎮抱團取暖、集體向世界推銷自己的機會。藉&“歐洲文化之都”的東風和歐盟的支持,薩爾茨卡默古特地區的23個小鎮在2024年初集體發力,推出了一系列貫穿全年的文化藝術活動,既體現地區整體的文化共性和歷史資産,又彰顯各小鎮的差異特徵。比如,巴德伊捨得特色是茜茜公主故事和溫泉療養,阿爾陶塞着力打造藝術家休養和采風的勝地,格蒙登重點推出當地的陶瓷産品和製作工藝,各有千秋,各美其美。

  在採訪過程中,當地旅游局人士&&,該地區城鎮的地理、人文特色相似相近,在未來可以考慮打破各州之間的地域限制,恢復歷史上的名稱,讓薩爾茨卡默古特成為奧地利聯邦的一個州,助力推廣當地的旅游和文化産業。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