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要做高等教育“世界導師”?

2024-03-13 13:55:06 來源: 《環球》雜誌

人們在印度阿加爾塔拉練習瑜伽

文/唐璐

編輯/胡艷芬

  印度一直自詡為古代國際教育中心,公元5世紀在印度建立的那爛陀大學不僅被認為是世界第一所寄宿制大學,也被很多媒體譽為“中世紀印度的常春藤盟校”。鼎盛時期的那爛陀大學擁有2000名教師和900萬冊圖書,曾吸引上萬名來自東亞和中亞地區的學生學習醫學、邏輯、數學和佛學。

  如今,印度教育國務部長薩卡爾稱,印度高等教育規模已位居世界第二,擁有3800萬名學生、1100所大學和4萬多所學院。然而印度在全球高等教育領域的聲望卻遠不及古印度。

  缺少世界一流大學和教育國際化水平低一直困擾着印度,迄今在印度學習的國際學生人數始終在5萬人以內,然而前往國外尋求教育機會的印度學生數量卻在逐年遞增。據印度外交部官網數據,截至2022年,印度海外留學生人數已達132萬,成為世界最主要的留學生輸出國之一。

  為提高教育質量並徹底改變印度教育體系,莫迪政府於2020年啟動了新版《國家教育政策》(NEP2020)。這份文件提出,印度高等教育需要按照一系列全球標準和規範來實現“國際化”,通過與世界上那些最好的機構合作,將印度重新確立為全球教育的“世界導師”(Vishwaguru)。今年2月,印度財政部長西塔拉曼提交了2024年聯邦預算。印度媒體稱,新財年預算或將進一步推進印度高等教育的國際化。

印度高等教育國際化的“四年考”

  在NEP2020之前,印度政府還&&過幾個國家教育政策。NEP2020之所以受到國內外教育界廣泛關注,就在於這是印度第一個以教育國際化為優先發展方向的國家政策。其願景是讓印度成為“全球學習目的地”和吸引國際學生的教育中心,並制定了到2030年實現高等教育國際化的路線圖。

  NEP2020頗受關注的內容包括:允許世界頂尖大學在印度建立校園;鼓勵高水平的印度大學去海外設立分校;放寬學分管理,授予學位時可酌情計算學生在國外大學取得的學分;通過簽訂諒解備忘錄和建立夥伴關係,促進印度和外國大學之間的合作與交流;積極推廣阿育吠陀醫學、瑜伽等印度特有的科目以吸引國際學生。

  在NEP2020的指引下,印度開始敲擊高等教育國際化之門。

  一系列旨在具體推進高等教育國際化的文件&&,包括由印度大學撥款委員會在NEP2020框架下制定的《高等教育國際化準則》,印度與外國高等教育機構之間提供雙學位、聯合學位和雙學位課程的學術合作條例,以及外國高等教育機構在印度設立校園的運營規定等。

  印度高等教育機構紛紛設立旨在為國際學生提供便利的國際事務辦公室。印度政府前秘書、高等教育研究員阿格瓦爾説,十多年前,印度只有不超過15所大學設有國際辦事處,而現在多達180所大學設立了國際事務辦公室。

  一站式官方&&“印度留學(SII)門戶網站”正式啟動。該網站不僅展示涉及本科、碩士生、博士生不同階段以及印度知識體系的全部課程,還為國際學生提供從註冊到簽證批准的用戶友好型申請流程。正是在這個&&上,隸屬印度教育部的公司EdCIL發布了印度理工學院(IIT)和國立理工學院(NIT)的短期學分計劃,外國學生可以選擇在IIT和NIT學習一個學期,並在獲得相關技術課程學分後返回各自國家的教育機構。據稱,此舉旨在吸引更多來自東盟和其他發展中國家的海外學生。

  印度知名的技術和研究型大學印度理工學院馬德拉斯分校和德里分校率先走向全球。馬德拉斯分校在坦桑尼亞桑給巴爾建設的國際校園於2023年10月正式開課;德里分校已簽署諒解備忘錄擬在阿聯酋首都設立校區,預計2024年開始提供課程。IIT馬德拉斯分校教授阿格哈萊亞姆告訴《海灣新聞》記者,IIT在海外建立的實體校園,將有助於讓國際社會進一步了解印度的IIT品牌。

  今年1月,澳大利亞迪肯大學和臥龍崗大學在印度古吉拉特邦國際金融科技城內設立的分校正式揭牌,這是印度首個國際分校,印度官員形容其為“實現NEP2020有關推動印度教育國際化夢想的第一步”。迪肯大學全球聯盟副總裁Ravneet Pawha在揭牌儀式上説,期待迪肯印度校區未來成為一個區域中心,吸引世界各地的學生來到印度。

這是位於印度北部比哈爾邦首府巴特那東南部的那爛陀大學遺址

  此外,印度的大學開始積極通過促進研究和創新來提高其在全球排名,最近幾年印度高等教育機構的國際排名有所提高。在2024QS世界大學排名中,共有148所印度大學上榜,數量已超過日本。QS高級副總裁Ben Sowter在向媒體發布的新聞稿中對印度稱讚有加:“印度大學在QS排名榜上的排名不斷提高,反映了印度高等教育格局的動態擴張,它照亮了印度進一步提升其在全球學術界地位的道路。”

會有更多外國大學進駐印度嗎

  在迄今印度推動高等教育國際化的努力中,澳大利亞迪肯和臥龍崗大學在古吉拉特邦設立校園當屬政府最看重的成果。

  迪肯大學的印度校區為當地學生開設為期2年的商業分析和網絡安全研究生課程,費用約210萬盧比(約合18萬元人民幣)。校方稱,此費用僅是迪肯大學在澳大利亞國際課程費用的一半。

  印度政府的設想是,此舉將不僅為印度學生提供高質量的高等教育選擇,從而減少他們在國外求學的需求,也將吸引更多有信譽的外國高等教育機構到印度建校,培養高質量的教學和研究生態系統。不過,相較印度政府而言,眼下來自國內外的專家對外國大學赴印的前景似乎並不樂觀。

  監管法規不明晰可能妨礙外國大學來印度建校。持續關注印度教育動向的英國記者海倫·帕克在為國際教育媒體The Pie News撰文時稱,印度的新法規雖然允許全球頂級機構在印度申請建立校園,但適應該國複雜的監管環境卻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為了讓外國教育機構建立盈利實體,印度需要修改相關法律。

  倫敦大學國際事務主任邁克·溫特則在《泰晤士高等教育》雜誌上指出,雖然澳大利亞的兩所大學已在印度建立分校,但考慮到投資水平和風險,英國大部分機構在中短期內不太可能效仿。

  早些時候,新德里國家教育規劃與行政管理大學副校長瓦格斯,曾在波士頓學院出版的《國際高等教育》雜誌上發表其對國外大學在印度設立分校的見解。他認為,國外大學設立分校的決定“將受到投資盈利能力的驅動”,由於目前印度關於外國院校在印度建校産生的收入匯回本國的相關法律規定仍不明確,僅有少數院校願意在印度開設分校。大部分國外院校更樂於吸引印度學生赴該國校區就讀,因為由此産生的利潤要高於在印度開設分校。

  印度為國外高校入駐所設置的排名門檻也頗受爭議。很多專家注意到,印度政府最初宣布僅允許世界排名前100位的教育機構在印度建立分校,後來這一條件被大幅放寬至全球排名前500位,並承諾這些機構在制訂課程和選擇教師、學生方面擁有相當大的自主權。

  邁克·溫特稱,英國業內對印度設置的上述門檻&&質疑,因為如此一來印度就將那些規模較小但專業性較強的機構排除在外了,這些機構在國際整體排名中不一定高,但其特定學科往往處於世界領先地位。瓦格斯持類似看法,他認為,印度政府初衷不錯,但不加區分地、籠統地歡迎頂級院校在印度建分校的規定會限制國外大學前來印度。

  尼赫魯大學前副校長蘇迪爾·索伯裏則堅定地認為要對國外大學設置高門檻。他向印度教育雜誌《課程》強調,那些二三線國外大學可能對印度感興趣,但印度並不需要它們。這些大學並不能推動印度振興高等教育,也帶不來國外頂尖大學才有的體制創新和文化。

  此外,印度還拒絕外國機構提供在線課程,並宣布不承認相關在線學位,對此國外專家&&“很失望”。根據規定,在印度設有校園的外國大學只能提供線下模式的全日制課程。

  力挺印度政府這項限制措施的新德里國家教育規劃與行政管理大學前副校長提拉克向媒體強調,“鼓勵外國大學在印度設立校區,不僅能增加印度學生接受外國教育的機會,也是為了吸引外國學生到印度校園學習。而在線教育違背了這一初衷。雖然部分外國大學可能會因為不允許提供在線或遠程教育而放棄在印度設立校區,但這並不會阻止一流國外大學來印度。”

實現目標並不輕鬆

  隨着對高等教育國際化議程的重大推動,印度似已開始準備在世界版圖上重新繪製其教育格局。印度總理莫迪不止一次向公眾發誓,“我相信印度很快就會成為全球教育中心”。據悉,莫迪政府最倚重的智庫印度國家改革與發展委員會(NITI Aayog)正在準備一份2047年願景文件(2047年是印度獨立100周年),教育將在其中發揮獨特作用。

在印度首都新德里的尼赫魯大學校園內,學生們參加灑紅節慶祝活動

  按照印度政府規劃,到2030年,至少有10所印度高等教育機構應進入世界大學排名榜前200名;到2047年,目標將是20所,其中10所大學進入前100名;政府為印度吸引國際學生人數設定的目標是,到2030年和2047年分別達到20萬和50萬。

  用約20年時間把國際學生人數從近5萬提升至50萬,實現這個目標對於印度來説並不輕鬆。筆者上世紀90年代在印度留學時,印度國際學生人數不足1萬,直到10年前這個數字才攀升至3萬,至今依然沒有超過5萬。

  據筆者觀察,近30年來印度的國際學生來源也沒有發生更多變化。30多年前筆者的留學生朋友大多來自尼泊爾、孟加拉國和肯尼亞,現在印度的國際學生依然主要來自尼泊爾、孟加拉國等南亞和非洲國家,來自美國的留學生大部分為印度的海外移民。

  很多在印度留學的國際學生曾告訴筆者,他們之所以選擇去印度讀書,主要是因為在印度可以較低的成本獲得比在來源國更高質量的教育,其次就是印度的英語教學環境。

  不過根據筆者的體驗,儘管英語在印度被廣泛使用,但語言能力對一些學生和教師來説仍然是個挑戰。筆者在尼赫魯大學時常去聽各種講座,有時精彩的開場白還是英語,但接下來可能就要碰運氣了,因為有的學者只會用母語發言。由此可見,語言支持計劃對於確保國際學生能夠有效溝通是很必要的。

  目前來看,即便是印度最好的大學在全球排名也靠後。在2024QS世界大學排名榜上,印度只有IIT孟買分校和德里分校進入全球排名前200位;而在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2024排行榜中,僅班加羅爾印度科技研究所入圍前250名,其餘入圍者都在500名之外。

  印度目前正在大力推進的高等教育國際化或許能夠逐漸彌補其不足,發揮其優勢,但在教育專家看來,印度要想真正成為“全球學習目的地”,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