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中國跨境電商“出海”新西蘭

2024-01-03 07:17:33 來源: 《環球》雜誌

 

2022年11月9日,在新西蘭南島克賴斯特徹奇,人們在坎特伯雷農業展上參加鋸木頭大賽

 

  隨着一些來自中國的電商&&,例如拼多多海外版Temu、希音等進駐新西蘭,相比之前較為單一的網購&&,新西蘭消費者有了更多選擇。

文/《環球》雜誌記者 盧懷謙 陳正安(發自惠靈頓)

編輯/胡艷芬

  新冠疫情發生後,網絡購物成為一種被人們普遍接受的生活方式,也贏得了眾多新西蘭消費者的青睞。

  2023年3月13日,隨着拼多多跨境電商業務正式進入新西蘭,當地消費者足不出戶“買全球”的選擇增加了,各類價廉物美的産品帶來更豐富的消費體驗,這使得長期以來依賴線下購物的新西蘭人的購物習慣也悄然改變。

  不過,不同的國情和生活理念,也讓電商在新西蘭的發展面臨一些挑戰。由於基礎設施建設及物流等發展緩慢,目前新西蘭居民海淘的比例仍然較小。

需求總體上升

  新西蘭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新西蘭互聯網用戶規模達408萬人,佔總人口的91%;移動社交媒體活躍用戶數280萬人,佔總人口的61%。儘管新西蘭的電商發展總體落後於美國、英國、德國等發達國家,但疫情的確加速了新西蘭電商發展的步伐。

  根據新西蘭郵政公司發布的一份最新調查報告,2023年第三季度,新西蘭消費者的網購消費額同比增長6%,達到14.7億新西蘭元(1新西蘭元約合4.46元人民幣),為過去5年來的同比最高值,比2019年第三季度增長了51%。

  由此可見,新西蘭電商市場正在迅速成長。尤其是疫情以來,不少當地人將基於網絡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延續下來,例如居家辦公、網絡會議、網上購物等等。如今,無論是否處於封控狀態,在線購物已經成為新西蘭人日常購物方式的重要組成部分。

  此外,隨着一些來自中國的電商&&,例如拼多多海外版Temu、希音等進駐新西蘭,相比之前較為單一的網購&&,新西蘭消費者有了更多選擇。

  《環球》雜誌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不少有過Temu&&購物經驗的本地消費者認為,&&上的産品價廉物美、物有所值。新西蘭人熱衷於在這些中國跨境電商&&上購買服裝和運動用品。

  喜歡新鮮事物的年輕人,對網購尤其是跨境購物的接受程度更高。在新西蘭,45~60歲年齡段是在線購物群體中的主力,但數據顯示,更年輕的購物者比例開始增加——2021年的數據顯示,15~45歲年齡段消費者在線支出增加了25%。此外,越來越多70歲以上的新西蘭老年人也加入了網購大軍。

支持本地,重視隱私

  不過,與線下消費相比,新西蘭線上購物仍非消費主力。新西蘭郵政公司的上述調研報告顯示,2023年第三季度,新西蘭消費者在實體店的消費額為127.6億新西蘭元,為網購消費額的8倍多。此外,在新西蘭人的網購消費額中,本地消費佔比達73%,這一比例從疫情開始時一直延續到現在。

  這組數據表明,儘管新西蘭消費者希望在網上買到質優價廉的海外産品,但他們更偏愛“知根知底”的本地商家;更依賴於親自看到、摸到産品;而且省去跨境物流環節的本地運輸,相對來説更快、更便宜。

  在新冠疫情期間,為了支持本地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新西蘭政府號召消費者支持本地商家和企業渡過疫情危機。於是,支持本地商家,購買新西蘭本地産品,成為很多新西蘭消費者引以為傲的消費方式。本地消費所帶來的自豪感和民族共情心,是海淘無法實現的。

  另外,由於新西蘭遠離全球主要市場,人們傾向於購買本地産品,很大程度是基於退換貨的便利度和質量保證方面的考慮。在新西蘭,如果購買本地商家的産品,一旦發現質量問題,持所購商品到店內退換貨很方便。而現階段在新西蘭跨境網購,一旦發現商品質量問題,退換、維修的手續複雜、耗時長。

  更重要的是,大部分新西蘭人十分重視個人隱私和信息。新西蘭人對於需要提供信用卡號、住址和電話等個人信息的網購行為十分謹慎。舉例來説,《環球》雜誌記者在與新西蘭警方的溝通中了解到,新西蘭本地的網絡交易&&例如Trade Me等,需要遵守較為嚴格的監管,有着相對完善的合規要求。一旦在這些網絡&&上的交易出現問題,新西蘭監管部門可以介入調查,&&有配合的義務。

  但跨境電商&&由於是跨境實體,往往不受本地監管,如交易出現問題,新西蘭的監管部門介入調查的難度較大。有消費者向記者&&,之所以沒有在新近入駐新西蘭的海外電商&&上購物,主要是擔心個人信息被洩露。

跨境購物的瓶頸

  目前,新西蘭網購尤其是海淘還面臨兩個很大的瓶頸——物流成本高、人力資源短缺。受這些問題影響,新西蘭的網購體驗明顯不如中國順暢。這也是對本地消費者而言,網購吸引力不如實體店的根本原因。

  一方面,物流成本高。新西蘭地廣人稀,物流企業很難做到薄利多銷。除最大城市奧克蘭的人口密度較高外,其他城市和地區的人口較少,居住又較分散。

  此外,新西蘭的基礎設施老化,交通運輸能力不足——貨物運輸主要依靠公路,但公路路況卻很不理想,全國363公里長的國家高速公路承載了約10%的車流量。2023年早些時候,媒體曝光新建成沒多久的奧克蘭至懷卡托地區的高速公路存在不同程度的坑洼和破損,導致車輛損壞和事故時有發生。新西蘭鐵路貨運的年運輸量為1900萬噸,佔全國總貨運量的12%。

  另一方面,人力資源成本高。人力資源短缺,尤其是技術工人短缺是新西蘭勞動力市場的一個老大難問題,經常需要通過海外勞工和移民工人來緩解勞動力不足的壓力。因此,在新西蘭,特別是偏遠地區,很難保證有足夠數量的“快遞小哥”去承擔起“最後一公里”的投遞工作。

2019年6月14日,在新西蘭奧克蘭舉行的阿里巴巴澳新電商生態博覽會上,工作人員佈置展位

  由於這些問題的存在,一件商品從下單到最後送到消費者手上,需要至少3到5天的時間。趕上公共假期,則需要至少兩周時間。

  關於新西蘭快遞業的笑話也很多,有人為了接收快遞包裹,要專門請假在家,就算這樣也有可能錯過“神出鬼沒”的投遞。比如快遞員敲門時,你匆匆下樓前去開門,來到門口,快遞員卻已帶上快遞包裹,轉身駕車離開。一旦錯過,就得自己去十幾公里開外的投遞中心取件,而這些投遞中心只在工作時間開門。等拿到“快遞”,買東西時的快樂已在等待和取件的周折中消失殆盡了。

華人更熱衷跨境網購

  相較之下,接觸過拼多多、淘寶等購物&&的新西蘭海外華人,對網購和跨境電商的接受程度更高。

  疫情前,就有不少華人開始“拼單反向海淘”。他們從國內購買生活用品,拼成集裝箱,裝箱後運輸至新西蘭。這種“拼單”從最開始時的個人行為,慢慢發展成了企業行為,到疫情後得到迅速發展壯大。如今,已經有不少專業的物流公司和電商企業,幫助海外華人將在中國電商&&購買的物品運輸並分銷至新西蘭各地。

  當然,敢於嘗鮮的本地消費者,尤其是年輕人也開始逐漸接受跨境電商購物。在Temu的買家點評中可以看到,絕大部分消費者的購物體驗都是積極正面的。

  受通貨膨脹、消費降級等因素影響,新西蘭消費者對於物美價廉消費品的需求不斷上升,特別是對快消品的需求趨旺。

  新西蘭是個以農牧業和旅游業為主的發達國家,民眾普遍熱愛運動。因此,橄欖球用品、球隊服裝、帆船配件、運動與戶外用品、農業用品、工具産品在新西蘭最受熱捧。又由於新西蘭國內産品供應鏈存在斷鏈及商品門類不全等問題,所以新西蘭人常常需要向海外賣家購買産品,主要涉及娛樂用品或玩具、家居産品、戶外用品、電子産品、品牌服裝、汽車、摩托車、拖車、篷車等品類。

  對於中國跨境電商&&而言,如何避免銷售千篇一律的商品、提供單一趨同的服務,如何根據新西蘭的國情和消費者偏好,提供滿足其需求的産品與服務;如何打造具有影響力的品牌,提升跨境供應鏈的反應速度,贏得本地消費者的認可和信任,是一門很重要的功課。

來源:2023年12月27日出版的《環球》雜誌 第26期

《環球》雜誌授權使用,如需轉載,請與本刊&&。

更多內容敬請關注《環球》雜誌官方微博、微信:“環球雜誌”。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