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愛麗絲一起夢游奇妙世界
“深圳新潮藝述周”展覽現場
無論你是想與她暢聊心事,還是想與她共同定格獨特時刻,甚至是在夢境中與她相遇,AiIrisChat都能替你實現。
文/《環球》雜誌記者 李曉玲
編輯/劉娟娟
當前,數字經濟浪潮正滲透到文旅産業鏈的各個環節,數字科技極大豐富了文化的內涵,也擴充了消費的渠道與方式,為推動文旅産業實現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正在深圳舉辦的首屆“深圳新潮藝述周”,通過數字技術的創新手法,打破時空約束,將世界經典童話故事“愛麗絲”形象引入當代文化語境,把觀眾帶入一個跨越東西方維度的關於自我認知的奇妙世界——與愛麗絲共同穿越時空,讓觀眾感受童話與現實的交織之美、科技和藝術的詩意同行。
集新潮、藝術、文娛為一體的首屆“深圳新潮藝述周”數字藝術大展將持續到今年年底。
再解構重塑“愛麗絲”
本次展覽突破傳統藝術界限,以“愛麗絲”的形象和故事為靈感,進行二次數字重塑,用全新視角解讀當代數字藝術與科學技術的交織融合,呼應“覺醒與共生”的主題,為科技和藝術愛好者帶來新潮數字文化的沉浸式互動體驗。
“愛麗絲”是一個橫跨一個半世紀的文化IP。1865年,英國作家路易斯·卡羅爾創作了童話故事《愛麗絲夢游奇境》。主人公愛麗絲生活在英國維多利亞時期。一個炎熱的夏日,愛麗絲與姐姐在樹下看書,偶然發現一隻揣着懷錶還會説話的兔子。好奇的愛麗絲追隨着兔子,不小心掉進了兔子洞,來到一個神奇的地下世界。在這裡她遇到了渡渡鳥、蜥蜴比爾、柴郡貓、鷹頭獅、醜陋的公爵夫人,還見到了能讓人變大縮小的藥丸,最後甚至遭受了紅皇后的審判。在經歷了種種奇遇和冒險之後,愛麗絲猛然驚醒,發現原來這一切都是一場夢。
童話故事讓愛麗絲形象躍然紙上,她富有好奇心、想象力豐富、純真可愛。1890年插畫師坦尼爾繪製了世界上第一個“愛麗絲”形象。自此,這個誕生於英國、金髮碧眼、身着藍色圍裙、腳踩黑色瑪麗珍鞋的少女走向世界,深受大眾喜愛。
“深圳新潮藝述周”展覽中的巨型“愛麗絲”雕像
100多年來,“愛麗絲”的形象經歷了無數藝術家、插畫師、影視作品的解構和重塑,無數藝術家為這個純真可人的少女着迷,用他們極富創造力的“畫筆”不厭其煩地勾勒每個時代“愛麗絲”的樣貌。“愛麗絲”也逐漸成為一個極具標誌性的文化符號,活躍於世界各地。
本次展覽中,文化符號“愛麗絲”被再解構和再重塑,傳遞出新時代的文化隱喻。新潮藝述策展團隊聯合國內外頂尖數字藝術工作室,利用前沿科技手段深度還原經典童話故事的虛實場景,在2000多平方米的場地集中呈現獨一無二的“科技+藝術”的展覽奇觀。
在展覽所在地、深圳地標性文化旅游景點歡樂海岸藝術展廳裏,《環球》雜誌記者看到,巨型“愛麗絲”雕像靜坐其中,微翹的金色短髮利落俏皮,靈動的雙眸好奇地打量着每一個觀眾。以《愛麗絲夢游奇境》故事中著名的“白兔先生”為原型的大型公共藝術裝置也同時在歡樂海岸呈現,游客們紛紛打卡拍照。
深圳是一座充滿青春活力與科技未來感的城市。策展人説,希望通過“愛麗絲”的藝術科技創作,創設新場景、帶來新體驗,將文化與活力融入深圳這座未來之城,滿足市民和游客文旅消費的新需求。“我們不斷探索藝術科技與城市發展的融合實踐,先行示範引領未來新潮藝術,探索藝術生活與城市共生的無限可能。”
穿越時空的奇幻之旅
首屆“深圳新潮藝述周”出品方——新諍信數字文化管理公司是一家涵蓋知識産權保護、運用、交易、金融、數字化等全産業鏈的知識産權服務集團,目前在全球運營的IP品牌包括大英圖書館、蓬皮杜藝術中心、敦煌文創等。
公司合夥人陳珊告訴《環球》雜誌記者,首屆“深圳新潮藝述周”以大英圖書館館藏的160年來經久不衰的童話《愛麗絲夢游奇境》為靈感源泉,依據“故事驅動設計”的新潮策展思路,用數字藝術賦予“愛麗絲”全新數字形象,打開虛擬與現實世界的邊界,為觀眾開啟一場穿越時空的奇幻之旅。
本次展覽中,一批導演、策展人、藝術家、三維設計師、CG設計師、硬體交互研發師、AI模型訓練師、前後端工程師、游戲程序開發工程師、大模型算法工程師、大模型訓練推理優化工程師、NLP算法工程師、強化學習算法工程師、音視頻SDK開發、程序化內容生成研發工程師等跨學科創新青年人才雲集一堂,讓傳統文化IP“愛麗絲”獲得嶄新的數字生命,並以醒目的當代審美圖式呼籲藝術自我的覺醒和城市生態的共生。
在展覽現場,記者親身體驗了一下。展覽首先以愛麗絲童話故事的經典線索“兔子洞”展開,從“墜入洞穴”這一刻起,夢幻之旅就拉開了序幕,觀眾依次經歷“入夢”“掉進一個兔子洞”“白兔先生的消息”“瘋狂下午茶”等與核心童話故事情節相關的數字藝術裝置。在這個過程中,每個觀眾都獲得了“愛麗絲”的主體身份,並以主角的第一視角體會仙境世界的奇遇。
通過多個沉浸式多媒體藝術裝置串聯起的故事,循序漸進帶領觀眾追隨愛麗絲的足跡,從夢境的起點,逐步踏入洞穴深處,之後一個個充滿驚喜和謎團的仙境世界逐漸展開。在對仙境場景的打造中,科技手段的複合應用,一方面打破了傳統展覽中敘事手段的單一性,另一方面則更為深刻地重塑了“沉浸式展覽”的展陳定義。觀眾視聽觸等多維感知都被充分調動起來,一起加入到對虛幻世界的塑造裏,使得虛幻成為另一種意義上的真實。
策展人、展覽數字內容製作團隊——上海浮游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黃謨介紹説,通過對數字內容及人機交互領域不斷的探索,策展團隊尋找到更多虛擬與現實融合的可能性,一步步打破藝術與科技的邊界,“讓觀眾可以輕鬆、直接地體驗這個充滿幻想的虛擬世界,加入我們的旅程,與我們一起共同探索藝術的非凡魅力和絕妙靈感。”
數字技術推動傳統文創升級迭代
在泛智能時代,藝術與科技的創新實驗與開源應用,使得數字代謝的速度越來越快,更多創新的數據被不斷繁殖。首屆“深圳新潮藝述周”主辦方&&,希望通過與藝術展覽空間的創造性融合,在有限的場域之中為觀眾搭建起藝術與生活的橋梁,打造人人都可以暢享的非凡沉浸式藝術體驗,從而延伸藝術體驗的價值。
在展覽現場,《環球》雜誌記者還體驗了愛麗絲未聊(AiIrisChat)科技互動裝置。裝置以ChatGPT為靈感,生成了一個可互動的3D“AiIris愛麗絲”數字人。只要輸入語音或文字,觀眾就可與“AiIris愛麗絲”展開互動體驗,開啟一場超次元的對話。
在與愛麗絲的親密對話中,數字人“AiIris愛麗絲”會做出聆聽、點頭等動作來回應,觀眾可以感受到“AiIris愛麗絲”的聰慧和活潑,無論你是想與她暢聊心事,還是想與她共同定格獨特時刻,甚至是在夢境中與她相遇,都能實現。通過照相功能,觀眾還可穿越至百年前的童話世界,生成屬於自己的愛麗絲漫畫風格照片,也可以生成視頻,化身為主人公,領略愛麗絲仙境世界的旖旎風光和夢幻魔力,探索愛麗絲的時間迷局。
可以説,傳統文創的升級迭代,讓數字世界中的一切皆有可能。陳珊説,在這次活動中,團隊以“藝術+科技”為實驗方向,以文化藝術鑄魂、數字技術塑形、消費業態強體,通過IP文化和數字文化輸出,滿足藝術、科技、消費和文旅融合創新的內生機理,為首屆“深圳新潮藝述周”營造了開放性、多樣性、包容性的吸引力,將更多代表深圳元素的文化符號、審美感知和價值觀念轉化為市民群眾和廣大游客更加青睞、欣喜和熱衷的生活感觸與消費驅動。
當前,數字文化消費已然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個新引擎,科技、文化、藝術與文旅、消費、體驗等産業鏈不斷有機融合。以科技創新為內驅動力,以藝術文化為輻射載體,通過與深圳本地傳統藝術的對話鏈結科技場景,探索人與科技、藝術的聯結與情感體驗,嘗試建立大眾觸手可及的公共藝術與深圳在地人文景觀的深度交融,不但為廣大科技藝術愛好者提供了交流互通&&,也為市民群眾打造了文化創意頻出和新型消費場景與方式升級的創新體驗。
深圳華僑城商業管理公司總經理馮暉告訴記者,打破傳統文化與數字文化的邊界,首次引進世界經典IP“愛麗絲”落地深圳,並以此為靈感開展數字藝術展,這在國內具有開創意義。
“深圳將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積極開發本土文化資源,培植文旅沃土,培育文旅消費新場景,拓寬藝術、科技、消費和文旅融合的發展路徑,共同推動深圳數字文旅産業蓬勃發展,釋放文旅消費新活力,讓更多國內外游客在深圳感受沉浸式數字體驗,與文化IP來一場別樣的互動,也助推經濟轉型升級和城市品質提升。”深圳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二級巡視員楊永群如此&&。
來源:2023年11月29日出版的《環球》雜誌 第24期
《環球》雜誌授權使用,如需轉載,請與本刊&&。
更多內容敬請關注《環球》雜誌官方微博、微信:“環球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