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兵如何改變挪威軍營

2023-10-30 14:29:16 來源: 《環球》雜誌

 

2018年10月30日,在挪威中部城市特隆赫姆附近,士兵參加 “三叉戟接點2018”軍演的公開展示活動

  隨着越來越多女兵進入軍營,首先要做的就是互相適應——女性要適應軍營,而軍營也要適應女性。

文/《環球》雜誌記者 張玉亮(發自奧斯陸)

編輯/馬琼

  在實行義務兵役制(徵兵制)的國家,適齡男性通常都有入伍服役的法律義務,但絕大部分國家的女性都不需要服役。2015年,北歐國家挪威修改法律,成為全歐洲首個將女性納入義務兵役制的國家。

  目前,挪威軍隊的新兵中已有超過三分之一是女兵。女兵為軍營帶來哪些新氣象?她們在軍營中的生活如何?這支“男女搭配”的軍隊,能在戰場上披荊斬棘、贏得勝利嗎?

每3名入伍新兵就有1人是女性

  自20世紀初獨立以來,挪威一直實行義務兵役制。但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只有男性才有義務服兵役。然而在2015年,挪威開始將所有女性也納入了徵兵範疇:無論男女,所有18歲以上、44歲以下(戰時55歲以下)的挪威公民都有根據國家需要服兵役的義務。

  這一制度實施以來,女性在新兵中的佔比不斷上升,已從2016年的不到20%升至2022年的36%。這意味着每3名新兵中,就有1名是女兵。這個比例在未來還有繼續攀升的趨勢。

  挪威國防部在接受《環球》雜誌記者書面採訪時&&,挪威是首個把所有適齡男女公民納入義務兵役制的歐洲和北約國家。

  該部門介紹,挪威軍隊招兵過程分為兩個環節:每個適齡挪威公民都會收到軍隊寄來的一份問卷,要求他們提供有關身心健康、犯罪記錄和加入軍隊意願的詳細信息。根據這些問題的答案,軍隊會要求符合需求的公民參加選拔,從中選出應徵入伍的新兵。

  “以2022年為例,這一年挪威約有6萬人達到18周歲,成為兵役適齡人群。這些人當中有1.75萬人參加了選拔,最後我們選擇了7500人入伍服役,佔適齡人數的13%。”挪威國防部&&,儘管服役是義務,但更多挪威人把它看成一種責任和光榮。絕大多數新兵之所以被徵召入伍,是因為他們對入伍服役充滿熱情,並具備足夠的技能,而非被迫參軍。

  致力於鼓勵女性加入軍隊、警察等安全部門的非政府國際組織“安全女性”在一篇文章中詳細介紹了挪威軍隊選拔士兵的過程:經過篩選的適齡男女青年前往募兵中心,接受體檢、心理測試、智力測試和體能測試,並由醫生對健康狀況進行綜合評分,最高為9分,最低為1分,達到5分以上為合格。男性和女性在體能測試方面有所區別,如立定跳遠項目,男性要拿到5分需達到2.2米,而女性達到1.9米即可。但如果要拿到最高的9分,男女的標準是相同的。這意味着女性要在體能測試中拿到高分,可能比男性更為困難。

  選拔結束後,軍方會給每名入選的新兵寄信,確認他們的服役軍種、營地位置和入伍日期。入伍後,所有新兵需累計服役19個月,包括在軍隊服役1年,然後轉為預備役服役7個月。服役期滿後,他們可以申請轉為志願兵,也就是職業軍人。服役期間,女兵與男兵混合編入各部隊,同吃同住,在訓練、執行任務、福利待遇等方面完全平等。男女接受相同的訓練,承擔共同的責任,並在晉陞和轉崗等方面一視同仁。

  曾在挪威軍方服役1年、現就職於挪威海産局的瑪蒂娜告訴《環球》雜誌記者,挪威軍人的工資待遇並不高,每月只有5000~6000挪威克朗(1挪威克朗約合0.67元人民幣),這一標準僅為挪威平均工資的六分之一左右。但軍人的福利待遇很好,吃住全免費,每年有10張往返軍事駐地的免費機票,可用於旅游或探親。與此同時,從軍經歷在求職時被認為是一個優勢,許多政府機構和企業會優先聘用曾服役的人。

  退役之後,瑪蒂娜被編入預備役,在45歲之前每年仍需要進行5天的軍事訓練。

女兵帶來的新變化

  如今在挪威軍營,女兵的身影隨處可見,顯性的歧視也已不見蹤影,但要把“女性不適合從軍”的刻板印象從軍官們的腦海中清除出去,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即使在挪威這樣一個注重性別平等的國家,將男性視為“勇士”,把女性視為“需要保護的美人”這一古老觀念仍然根深蒂固。

  挪威國防部&&,挪威社會對於將女性納入徵兵範圍持開放態度。儘管在開始實施時有爭議,但隨着時間的推移,人們看到了男女平等的義務兵役制為社會、國家和軍隊帶來的好處。該部門介紹説,在挪威的帶動下,拉脫維亞等一些國家也正在考慮將女性納入徵兵範圍,或在軍中增加女性的比例。

  該部門&&,通過幾年的實踐,挪威初步證明了將女性納入義務兵役制的優勢:首先是提升男女平等水平,有助於打破傳統的性別刻板印象,並且確保了女性在國防建設中的更高參與度;其次是軍隊的兵源有了更多選擇,確保挪威軍隊可以從更廣泛的人群中選拔人才,從而獲得高素質、專業能力強的新兵;此外,不同背景、種族和性別的挪威人在軍中共同服役,能夠顯著增強團隊的適應性和戰鬥力,並增強對不同族群的理解和對社會的共同認同。

  越來越多女兵通過優異表現在軍中證明了自己的能力,這讓不少高階軍官改變了對女性的固有偏見。一名曾入伍服役的挪威女性在接受“安全女性”採訪時説,入伍時她發現有一些部隊不接收女性,這些部隊通常是挪威軍隊中對體能要求較高的。但她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軍職後,就開始承擔和同級別男兵一樣的職責、享受相同的待遇。無論是在野外演習還是在訓練中,她從未因性別遭受上級軍官的歧視。

  一名挪威軍官在接受英國廣播公司採訪時&&,女性與男性在生理結構上不同,能力上也有區別。但在軍隊中,最重要的是完成任務。“你不應認為女兵一定要去做和男兵完全一樣的事,比如她們很難在肉搏戰中取勝,但大多數時候我們都使用槍支,而女兵往往比男兵打得更準。”

女兵要頂“半邊天”的障礙

  毋庸置疑,挪威男女平等的義務兵役制對促進性別平等、改變性別刻板印象、增加兵源等方面都起到了積極作用。但軍隊畢竟曾是男性的專屬領地,這裡的價值觀、文化和設施帶有明顯的性別色彩。隨着越來越多女兵進入軍營,首先要做的就是互相適應——女性要適應軍營,而軍營也要適應女性。

  挪威國防部介紹説,與男兵相比,女兵在軍隊面臨的挑戰要更大。首先是生理上的挑戰,從生物學角度來看,男性和女性的身體結構存在差異,這意味着女性更難獲得某些體能上要求很高的軍職;其次是文化與心態上的挑戰,儘管挪威是一個男女高度平等的國家,但將女性納入義務兵役制仍遭受了一些保守人士的反對;此外,軍隊中的一些基礎設施改造還沒有完成,也會給女兵的生活和訓練帶來一些不便。

  瑪蒂娜&&,從軍對她而言有兩大挑戰:一是嚴格的體能訓練,二是要“學會用槍殺人”。在她入伍服役的2017年,歐洲局勢還相對太平,前往戰區參戰對挪威士兵來説還非常遙遠。她告訴記者,如果是在俄烏衝突爆發之後的今天,自己可能未必會選擇去服役。

  而在“安全女性”看來,影響女性參軍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軍隊中的性騷擾等不當行為。該組織在一篇文章中披露,儘管挪威有超過三分之一的新兵是女性,但只有很少一部分女性選擇在服役後轉為職業軍人,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軍隊內普遍存在的性騷擾等行為。

  2018年以來,挪威軍方對軍中的霸凌和性騷擾等不當行為進行了調查。調查顯示,2020年,逾六成女兵曾在服役期間遭受過性騷擾,女兵受到的霸凌行為也多於男性。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女兵告訴“安全女性”:服役期間,她多次遭受性騷擾,這些行為大多發生在餐廳或健身房,由不同部隊的男性所為,這讓她遭受了不小的心理壓力。她還&&,訓練中教官有時會傳授一些軍事動作的訣竅,但由於軍隊裏曾經完全由男性主導,這些訣竅的用詞往往也會對女性造成冒犯,讓她感到不適。

  挪威國防部承認,由於把女性納入徵兵體系的時間還不長,目前軍隊還缺乏針對女性特點、為女兵提供身心支持的基礎設施和各項服務。為此,挪威政府將繼續投入資金,在國家和軍隊層面支持軍營設施進行“對女性友好”的改造,同時依法處理性騷擾等不當事件,減少女性應徵入伍的顧慮。另一方面,軍方將致力於打通女兵在晉陞和轉職等方面的通道,讓表現出色的女性出現在更多高級別軍職崗位上。

來源:2023年11月1日出版的《環球》雜誌 第22期

《環球》雜誌授權使用,如需轉載,請與本刊&&。

更多內容敬請關注《環球》雜誌官方微博、微信:“環球雜誌”。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