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車“油改電”,印尼為電摩加速度

2023-10-23 07:03:19 來源: 《環球》雜誌

 

2022年8月9日,在印度尼西亞萬丹省奇托雷克村,農民騎摩托車運送稻穀

  印尼政府啟動的“油改電”計劃要求,到2025年印尼生産的摩托車20%為電摩,並計劃2040年起印尼只銷售電摩。

文/《環球》雜誌記者 余謙梁 鄭世波(發自雅加達)

編輯/馬琼

  在電動摩托車(以下簡稱電摩)領域,印度尼西亞總統佐科把印尼定義為“笨鳥”,希望通過産業規劃和政策支持,打一個漂亮的翻身仗,帶動國家駛入電摩的“高速時代”。

  為推動電摩行業的發展,印尼政府&&了多項政策支持和補貼計劃,佐科還親自下場,帶貨國産電摩品牌,以吸引民眾“油改電”。

  不過業界人士認為,電摩産業畢竟是一個全新的産業,消費者需要時間接受,印尼推廣電摩的各種配套也並不成熟,印尼想要成為電摩大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市場潛力巨大

  印尼是世界第四大人口國家,炎熱的氣候、狹窄的道路和不發達的公共交通系統,讓摩托車成為一種方便、高效和省時的交通運輸工具,這也讓印尼成為全球第三大摩托車市場,摩托車滲透率僅次於中國和印度。

  在印尼,摩托車已經成為滿足普通百姓日常運輸需求的支柱,人們利用它通勤、送貨,甚至在開齋節一家四口長途返鄉也依靠摩托車。可以説,摩托車塑造着印尼的城市景觀和人們的日常生活。

  近年來印尼網約摩托車的興起,為無數民眾提供基本交通、送餐和快遞服務的同時,也為上百萬名司機帶來了就業機會,進一步凸顯摩托車在印尼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印尼全國約有1.3億輛註冊摩托車,平均每兩個印尼人中就有一人擁有一輛摩托車。在印尼所有交通工具中,摩托車的保有量佔所有運輸車輛的84%。

  研究機構認為,作為世界上摩托車保有量排名第三的國家,印尼目前的電摩滲透率仍相對較低,隨着摩托車“油改電”的不斷加速,電摩市場發展潛力巨大。

  德勤印尼公司9月發布的印尼電動車市場研究報告顯示,2020年印尼電摩登記數量只有1947輛,到2022年已經達到25782輛,兩年增長12倍多。這一增速主要受益於換電站的修建,預計2023年底印尼全國將建成1700個換電站。

  市場調研機構Research and Markets發布的印尼摩托車市場展望報告顯示,到2027年印尼的電摩保有量將達187萬輛,市場規模達87.8億美元。

  印尼政府則更加樂觀,佐科甚至提出到2025年讓200萬輛電摩上路,2030年註冊電摩達到1350萬輛的目標。

  印尼發行量最大的全國性日報《羅盤報》在2022年4月的一份民意調查中發現,64.8%的印尼受訪者&&有興趣擁有一輛電摩,只有約32%的受訪者對環保車不感興趣。大多數受訪者認為這種環保産品擁有較大的市場潛力。

  阿古斯是印尼網約車&&戈傑克公司(Gojek)的一名註冊騎手,平時在雅加達用傳統的摩托車接送客人。由於摩托車年份較老,需要經常保養,這給阿古斯帶來不少煩惱,因此他最近又購置了一輛全新的電摩。

  “政府對購買新車的支持力度非常大,補貼金額佔到摩托車售價的四分之一,購車成本低了,還能為環保作出貢獻,一舉兩得。”阿古斯説,“相對於我每天都要加油的油費,電摩的電費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乘客也非常喜歡無污染、無噪聲的電摩,他們時常給我好評。”

政府雄心勃勃

  “沒有排氣管、沒有噪聲、行駛平穩,非常環保,量産之後我要一次性訂購100&。”2018年佐科在試騎印尼國産電摩Gesits品牌的樣車之後對媒體如此&&。

  佐科是印尼電動化轉型的倡導者和電動車行業發展的重要推動者。早在2019年,佐科就簽署了關於發展純電動車的總統條例,並在2022年簽署了關於要求中央和地方政府使用純電車作為公務車輛的規定。

  發展電動車産業是佐科政府推動經濟轉型和産業升級的一大抓手。印尼礦産資源豐富,用於電動車電池製造的鎳礦和鈷礦儲量位居世界前列。憑藉“家裏有礦”,印尼希望通過發展電動車行業吸引電池和電動車生産商投資印尼,將印尼打造成全球電動車供應鏈中的一個關鍵節點。

  除電動化轉型因素,印尼推廣電摩也有現實考慮。大量摩托車擠滿印尼街道,帶來巨大的排放問題,這對於印尼到2030年將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29%的減排目標來説,顯然是一個“拖累”。此外,印尼是原油凈進口國,原油進口消耗了大量外匯。燃油價格還是引發通貨膨脹和影響民眾購買力的重要因素,印尼政府為壓低燃油價格而對燃油實施高額補貼,這限制了國家在其他領域的資金投入。

  為支持電摩的推廣和使用,降低碳排放,印尼政府啟動的“油改電”計劃要求,到2025年印尼生産的摩托車20%為電摩,並計劃2040年起印尼只銷售電摩。

  為刺激民眾的購買熱情,印尼政府今年初推出一項電動車補貼計劃,政府撥款1.7萬億印尼盾(1印尼盾約合0.0005元人民幣)用於電摩生産和銷售的補貼,涵蓋20萬輛新電摩和5萬輛改裝電摩,每輛電摩將獲得700萬印尼盾的資助。印尼政府還計劃2024年從國家預算中撥付7萬億印尼盾,補貼80萬輛新電摩和改造20萬輛內燃摩托車。

  在印尼“油改電”趨勢和印尼政府發展電動車行業堅定決心的帶動下,印尼正在成為包括中國鋰電産業鏈等全球電動行業奔赴的星辰大海。

  目前已有多個國際玩家進入印尼電摩市場。深耕印尼多年的摩托車巨頭本田宣布將在2025年前推出多款純電摩。中國電摩頭部企業小牛、雅迪、愛瑪電動車前幾年已經出海印尼。

  與此同時,印尼網約車巨頭戈傑克公司和Grab打算將它們的摩托車車隊轉換為電摩,這一計劃為印尼的“油改電”增添了新的驅動力。目前兩者都已採取措施,與印尼國內電摩製造商合作,為司機提供電摩。戈傑克公司的計劃更加超前,承諾到2030年&&所有車隊完成“油改電”,實現碳中和。

  印尼艾爾朗加大學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使用電摩的能源消耗低於傳統摩托車。與內燃摩托車相比,使用電摩的騎手可節省高達68%的成本。這讓網約車&&推廣電摩成為可能。

  報告還指出,如果網約車&&能夠提供電池更換站,電摩可以在不給騎手帶來任何損失、不給環境帶來污染的情況下實現與傳統摩托車同樣的經濟效益。

  印尼智庫亞洲創新研究中心主席班邦·蘇爾約諾説,在印尼“油改電”政策利好的持續刺激下,隨着國家經濟發展和居民購買力水平不斷提升,印尼電摩市場大有可為。

  “目前印尼摩托車市場主要由本田和雅馬哈兩家日企佔據,它們擁有強大的經銷網絡和分銷渠道,市場集中度高,但在電摩方面動作較慢。印尼本土的電摩品牌可以學習中國電摩市場快速成長的經驗,以便在電動車時代搶佔先機。”蘇爾約諾説。

電摩尚處於起步階段

  阿古斯分享了他使用電摩幾個月的感受:駕駛電摩很新潮拉風;大扭力輸出動力隨叫隨到;維護成本低,基本不用保養,很省心。

  不過阿古斯説他最大的困擾就是揮之不去的續航焦慮,不到100公里的續航里程跑不了幾趟長途,由於電摩的電池不支持快充,電池電量警報燈亮起之後就不能載客了,只能去電池交換站更換電池,問題是雅加達的電池交換站並不多。

  阿古斯提到的里程焦慮和電池交換站數量有限的問題,確實是提高印尼民眾對電摩接受度的重大障礙。《羅盤報》的民意調查結果也顯示,儘管公眾的評價很高,但他們也表達了關於電摩行業發展需要立即解決的一些問題。43%的受訪者認為電摩的續航里程太短,29.8%的受訪者&&電摩騎手很難找到充電樁或電池交換設施。

  雖然印尼政府在大力推廣,但印尼的電摩銷售額仍然較低。數據顯示,截至目前2023年印尼電摩購買的補貼申請只有2429份,僅為全年20萬輛電摩銷售目標的1.2%。由於電摩銷售遠未達到既定目標,政府&&將會降低補貼的申請標準,擴大補貼範圍,延長補貼政策的實施時間。

  印尼在電動車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也進展緩慢。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印尼共有961個電摩換電站,不僅遠低於2025年1.4萬個的目標,甚至未達到2020年底安裝4000個的目標。此外,由於不同的電摩使用不同的電池類型和標準,也阻礙了換電站數量的快速增長,政府需要修建更多能夠兼容多品牌電池的換電站。

  班邦認為,印尼的電摩市場尚處於起步階段,産品線單薄,電摩的速度和續航等性能相比傳統摩托車仍有差距。印尼的多數摩托車購買者對價格敏感,面對傳統摩托車的壓力,生産商很難在成本和續航里程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這是印尼電摩發展的一個重大技術難關。

  此外,由於電摩是一個全新的行業,目前印尼還沒有二手電摩市場,只能通過私人轉售。雖然電摩新車價格並不特別高昂,但是如果想要轉手,價格折損較多,保值率遠低於傳統摩托車。班邦説,對於收入不高的群體來説,購買一輛價格約合1萬元人民幣的摩托車已經耗盡了全家積蓄,如果再不保值,消費者的購買意願就更低了。再就是,電摩的相關配套行業並不成熟,電摩的保養維修和零件更換必須要到指定的地點,價格昂貴,消費者可以選擇的空間有限。

  班邦説,政府發展電摩的良好意願和“油改電”的補貼只是一個開始,印尼在充分挖掘電摩市場潛力之前仍有很多工作要做。相對於設立年度電摩銷售指標,政府應該確定長期的發展路線圖,向投資者保證政策和激勵措施的穩定性,並向民眾進行充分的宣講和説明,增加民眾對電摩的認可度,引導居民向可持續消費轉型。

來源:2023年10月18日出版的《環球》雜誌 第21期

《環球》雜誌授權使用,如需轉載,請與本刊&&。

更多內容敬請關注《環球》雜誌官方微博、微信:“環球雜誌”。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