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藝謀電影裏的反派二號,在東京開了家肉鋪

2023-10-20 07:02:59 來源: 《環球》雜誌

 

小林成男

  小林成男對日本牛肉的這些評價,恐怕比他在中國出演“鬼子”的衝擊力還要大。

文/《環球》雜誌記者 王子江 楊汀 楊光(發自東京)

編輯/馬琼

  小林成男是一個演員,他參與演出過的最知名的電影,是張藝謀執導的《金陵十三釵》,他在電影裏飾演鬼子兵加藤中尉。電影以南京大屠殺為背景,不用想就知道他演的肯定不是什麼好人,而且是影片裏的反派二號。小林於2011年赴中國拍攝該電影,此後在北京三里屯一直住到2019年。

  小林成男的家,在日本東京澀谷區惠比壽三丁目的一條小巷裏,那是一座普通的二層小樓,門口挂着寫有“小林”二字的牌子。他開的肉鋪在高架橋下面一個看似被遺忘的角落裏,白色的店面,店名由英文和漢字混寫而成,叫“Esko Meat肉”。

  出了《環球》雜誌記者在東京的辦公室的大門,往左走150米就是小林成男的肉鋪,向右走150米,是他的家。小林成男在這裡出生,在這裡長大,在中國住了8年後,又回到了這裡。

“張藝謀很有眼光”

  在惠比壽三丁目擁有獨棟房屋的都不是普通家庭。小林成男出生於1970年4月,很小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但父親的去世並沒有讓家境一落千丈。在母親和保姆的照顧下,他從慶應小學、慶應中學一直讀到慶應大學商學部,是典型的日本富有家庭子弟的教育背景。

  “我從來都不想找一份每天坐電車去上班的工作,希望更自由一些,於是19歲的時候就開始演戲了。”小林告訴記者。

  小林最初投在日本著名演員萬屋錦之介的門下,從舞&劇開始,踏上了演藝之路。1995年,他與高倉健共同出演了日本廣播協會(NHK)播出的電視劇《刑事》;1999年和2001年,他又兩次與高倉健合作,出演電影《鐵道員》和《螢火蟲》,在日本影視圈擁有了一定的名氣。

  2014年,高倉健去世,小林在社交媒體上留言對他&&哀悼,同時發布了兩張照片,分別是他與高倉健第一次和最後一次見面時的合影。他説,高倉健和恩師萬屋錦之介都是他心目中最優秀的日本演員。“高倉健性格很好,非常溫和。”他説。

  但對他職業生涯改變最大的,是張藝謀。“張藝謀選擇了我,這是一個很大的榮譽,可能全世界的演員都想得到出演張藝謀電影的機會吧。”

  小林後來曾問張藝謀為什麼會選擇自己,得到的回答是:“你跟這個角色完全吻合。”雖然已過去了多年,他回想起當年的對話時笑道:“張藝謀很有眼光,我也是這麼感覺的。”

  赴中國前,小林曾到家族墓前祈禱,希望自己能順利演繹這個角色,“發誓要為了角色全力以赴,既然我決定出演加藤這個角色,就一定要讓13億中國人都恨我。”

  就像張藝謀當初所説,能夠出演《金陵十三釵》的日本演員都需要“很大的勇氣”。小林成男也因為這種勇氣得到了中國人民最大的善待,他説,在中國的8年時間裏,“從來沒有遇到過針對演員的惡意,因此我非常感謝中國。”

  小林説,自己還喜歡中國“自由輕鬆的氣氛”,因為“中國沒有日本社會的繁文縟節”,他最懷念去三里屯的小巷子裏擼串。

  赴中國之前,小林也做好了不能回日本演戲的思想準備。在他看來,在日本演藝界發展既沒有“夢想”,也“沒錢”。“我19歲開始在東京做演員,一直沒有辦法靠演戲維持生活,去中國後,收入還可以幫到媽媽,內心真是充滿了對中國的感激。”

  在中國的8年時間裏,小林成男參與拍攝的電影電視劇加起來有十幾部,出演了各種角色,也結交了一些中國朋友,其中關係最要好的是比他小兩歲的中國演員王千源,他稱讚王千源“演技好,為人也好”。

跟牛肉較真

  2019年,小林成男帶着異常“滿足和感激的心情”回到了東京。一方面是因為母親年事已高;另一方面,他感覺在中國的8年時間“自己的演員生涯已經非常完美”。

  回國後開肉鋪的想法,也並非突發奇想,而是在他心裏醞釀已久。

  2018年,小林曾回國到群馬縣伊香保溫泉游玩,吃到了一種當地特産的牛肉,那種肉入口的感覺讓他久久難忘。“第一次吃這種肉,口感讓我非常吃驚,吃下去是一種非常愉快的感覺。我後來專門去了一趟出産這種牛肉的牧場,才知道這種牛肉是沒有使用任何抗生素的。”

  作為演員的小林成男突然對牛肉開始較真,他查閱了很多資料,諮詢了很多人,才發現日本全國出售的牛肉,包括最被推崇的“黑毛和牛”,大部分都使用抗生素。

  “90%的日本牛肉都含有抗生素,真正沒有使用抗生素的肉,在市場上只佔到1%到2%。有些商場賣的肉價錢很高,但也沒有明確標出‘沒有使用抗生素’,這其實是在欺騙消費者。”

  小林成男對日本牛肉的這些評價,恐怕比他在中國出演“鬼子”的衝擊力還要大,畢竟外國游客到日本旅游,吃一次“黑毛和牛”烤肉是必須體驗的項目。他告訴《環球》雜誌記者:“在日本吃烤肉不要吃很多,因為抗生素太多,一旦吃了太多抗生素,身體就會産生抗藥性,等真正要治病時,醫生開的抗生素就不起作用了。”

  他還説:“法國從今年起就不進口使用過抗生素的肉了,日本牛肉如果不解決抗生素的問題,是幹不下去的,沒法參與國際競爭。”

  也正因如此,小林決定自己開一家肉店。為了解更多有關牛肉方面的知識,他在2019年回國後,專門去位於東京品川的一家牛肉屠宰中心學習了近1年,該屠宰中心每天處理大約400頭牛。同時他還去了一家烤肉店學習,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也就是在2019年,家附近高架橋下的一家經營了50多年的洗衣店要關門了,從小就在那裏洗衣服的小林對這家店有着很深的感情,他索性將這個小店盤下來,重新進行了裝修粉刷,2020年7月,肉店正式開張。

更關心“放心肉”問題

  小林説,肉鋪雖然很小,但從店名、外觀到內部布局,都是由日本著名的美術指導種田陽平設計的,他也是《金陵十三釵》和《追殺比爾》等知名電影的美術指導。種田陽平專門給小店製作了一個模型,這種東西在拍電影時必備,可見他為肉鋪裝修花費了不少心思。

  肉鋪每天下午1點開門,6點關門。小林請了一個師傅幫忙,師傅一週只上一天班,因此絕大部分工作還得由小林一人完成。記者第一次去肉鋪的時候,小林正在忘我地切肉,看上去非常享受。“我經常切着切着,就把一塊肉放到嘴裏吃了,這種肉是可以生吃的。”他説。

  除了賣生肉,肉鋪還可以預訂烤肉套餐,供顧客堂食,不過價錢比較貴——每人的費用是1.6萬日元(1日元約合0.05元人民幣)。小林説,大部分顧客都是老熟人,慶應大學的校友尤其多。

  肉鋪挺過新冠疫情已經很不容易,小林説:“賣肉肯定不如拍戲掙錢,但自己就是想嘗試沒有做過的事情,也不覺得賣肉就比做演員低人一等。也許到了60歲,又想幹其他事情了。”

  小林如今單身,也沒有孩子,母親已經88歲了,平時由保姆照顧。保姆在小林家已經工作了50多年,早就被看作家裏的一員。母親平時住在自家的老房子裏,小林則在附近租房住。由於從小上的是貴族學校,附近也沒有什麼小夥伴,他平時最大的愛好除了跑跑步,就是去看寶冢歌舞劇團的演出,且每場都不錯過。

  中國的經紀人也不時會通過微信&&他,希望他回到中國拍戲。但小林&&,除非碰到特別滿意的角色,才可能重操舊業。因為拍戲很辛苦,需要好幾個月都住在酒店裏。

  如今的小林顯然更關心讓每個人吃上“放心肉”的問題。採訪中,他不斷提醒記者,希望通過報道,讓更多人知道“抗生素肉”的危害。

來源:2023年10月18日出版的《環球》雜誌 第21期

《環球》雜誌授權使用,如需轉載,請與本刊&&。

更多內容敬請關注《環球》雜誌官方微博、微信:“環球雜誌”。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