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火燒向希臘古跡

2023-09-26 08:37:12 來源: 《環球》雜誌

這是7月22日在希臘羅德島上拍攝的野火引發的濃煙

  據歐盟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局的數據,作為古希臘文明的發源地,希臘是目前面臨野火風險特別高的幾個國家之一。

文/《環球》雜誌記者 陳佔傑

編輯/黃紅華

  近年來,因氣候變化導致的野火對世界遺産的威脅日趨嚴重。意大利南部西西裏島、澳大利亞昆士蘭州弗雷澤島等,都曾遭遇過野火的肆虐。而據歐盟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局的數據,作為古希臘文明的發源地,希臘是目前面臨野火風險特別高的幾個國家之一。

  今年8月底,希臘發生森林大火。這場林火是自2000年歐洲森林火災信息系統開始記錄數據以來,歐盟最嚴重的一場林火。大火不僅焚燒了大量的森林,同時也對希臘當地的部分名勝古跡構成極大的威脅。

不幸中的萬幸

  俄西俄斯羅卡斯修道院位於希臘中部,這座修道院和位於雅典附近的達夫尼修道院以及愛琴海希俄斯島上的新修道院雖然位置上相隔一定距離,但它們屬於相同類型,也有着相同的美學特徵:教堂建在廣場中間,呈十字形,巨大的穹窿屋頂由突角拱支撐,形成一個八角結構。幾座教堂建於11、12世紀,它們的金色背景上裝飾着華麗的大理石或馬賽克,代表着“拜佔庭藝術的第二個黃金時代”。這三座修道院於1990年一起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産。

  “大火燒起來的那個下午,我就在這個商店裏,修道院裏有十幾位參觀者。”回憶起8 月23日那天的情景,在俄西俄斯羅卡斯修道院門外小廣場上經營一家食品和紀念品商店的喬治仍然難掩自己的情緒。聽説鄰近的斯特裏村附近野火燒了起來,喬治立即開車到那裏去察看火勢。他發現野火正迅速朝修道院方向蔓延,便掉頭返回修道院報信,大家立即冒着濃煙和火焰,沿着修道院通往外界的唯一道路逃生。

  對在修道院教堂工作的維奇和很多希臘人來説,修道院在這次大火中的命運實在是個奇蹟。維奇站在修道院金碧輝煌的教堂裏告訴《環球》雜誌記者,那天的大火很快就從斯特裏村燒過來,修道院一棟廢棄的空建築開始起火。“但奇蹟就在這時發生了,野火吞噬這座廢棄建築後,風向變了,修道院的其他建築得以倖存下來。”

  這座被野火吞噬的建築原先是修士的宿舍,此次野火發生前已經廢棄多年,建築裏也基本是空的。這座建築的屋頂被燒燬,但墻大體完好。已經變成黑色的廢棄宿舍周圍拉着紅白相間的警示塑料帶,提醒着大家不久前發生的這場災難。

  當然風向改變只是原因之一,修道院主體能夠倖存下來和消防人員的努力有很大關係。那天由於風太大,地面上的消防人員雖然竭盡全力但仍然難以控制火勢,消防飛機和消防直升機不斷從空中投水滅火,終於保住了這處世界文化遺産最主要的部分。

世界文化遺産被野火包圍

  作為西方文明的發源地,在希臘約13.2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共有18處世界文化遺産,是世界文化遺産比例最高的國家之一。歷經滄桑倖存至今的文化遺産本就脆弱,而氣候變化引發的野火等給它們的命運增加了太多的不確定性。

  希臘世界文化遺産遭遇野火威脅已經不是第一次了。2021年8月,野火燒到距離雅典衛城僅一公里遠的地方,衛城附近煙塵瀰漫,出於安全原因被迫關閉。幾乎與此同時,伯羅奔尼撒半島上的另一處世界文化遺産古奧林匹亞也被野火包圍,消防人員和軍人在遺址周圍修建防火帶,保護這個寶貴的奧林匹克運動發源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也發表聲明,對希臘和周邊國家的世界文化遺産受到威脅&&關切。就在伯羅奔尼撒半島,2007年的野火曾經導致60人喪生。

  今年夏天,在羅德島發生的野火迫使包括游客在內的近兩萬人撤離,林多斯衛城等著名古跡受到威脅。全球森林觀察組織的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安裝在衛星上的中分辨率成像光譜儀監測到希臘共發生1242次森林火災,是2001年以來最高的年份之一,僅次於2007年的1875次。從2001年到2022年,希臘因為野火損失了15.5萬公頃的森林,超過所有其他因素加起來所損失的9.25萬公頃。

  雖然目前尚無證據顯示希臘和世界很多地區的極端天氣是全球變暖的直接後果,但研究人員認為,氣候變化是導致最近幾個夏天歐洲熱浪頻發的重要因素。

  俄西俄斯羅卡斯修道院在8月29日重新向游客開放,但被野火燒燬的建築繼續處於關閉狀態。在《環球》雜誌記者到訪修道院的9月10日這一天,風力依然大到能把人吹倒,因此在很多地方,記者一行三人需要相互手挽着手往前走,以防發生意外。從西部阿爾塔地區來參觀的一位老奶奶説,她一生中從來沒有經歷過這麼大的風,因此也就不難想象,這樣大的風,一旦遇到野火會發生什麼。

不能放棄希望

  面對夏季接連不斷的野火,希臘總理米佐塔基斯向議會&&:“我們處於戰爭狀態,我們將重建失去的一切,我們將賠償受害者的損失。”他還説:“氣候變化已經發生。它將在地中海地區以更大的災難來顯示自己的存在。”在羅德島火災發生後舉行的內閣會議上,米佐塔基斯宣布啟動國家援助機制,向受影響的居民和企業提供直接幫助;當地政府立即修復受損毀的道路和公共海灘;在世界主要旅游市場推廣羅德島,挽回火災造成的形象破壞。

  米佐塔基斯宣布的諸多措施中,頗受關注的一項是,希臘將向因大火被迫中斷羅德島休假的游客提供為期一週的免費假日,游客可以選擇2024年春天或夏天來享受這個免費假期。

  氣候變化帶來的災難不僅僅是野火。進入9月,希臘人對於野火的恐懼尚未退去,中部“糧倉”色薩利平原就遭到暴雨和洪水襲擊,超過7萬公頃農田被淹沒,至少15人喪生。專家估計,該地區的農業生産需要至少5年時間才能恢復到災前水平。

  《環球》雜誌記者一行在俄西俄斯羅卡斯修道院採訪時,正好遇到住在附近的雅尼斯抱着他8個月大的女兒來修道院舉行洗禮,牙牙學語的孩子給劫後余生的修道院帶來不少生氣。雅尼斯説,火災發生後,他有點擔心女兒的洗禮能否按原計劃進行,“只要修道院正常開放,我們就會按原計劃來舉行洗禮儀式。”他説,修道院周圍曾經的翠綠變成了焦黑,這讓他感到難過,所幸修道院本身遭受的損失不算太大。

  和色薩利平原遭受的水災相比,喬治覺得俄西俄斯羅卡斯修道院及附近居民的損失還算小一點,至少自己家和鄰居們的房子沒被燒燬。不過,這次火災中修道院的3000棵橄欖樹和周邊的 1.2 萬棵橄欖樹都被燒燬,喬治説未來幾年他自己的小商店將再無修道院及周邊的特色農産品可賣,這家已經營了約70年的小商店正面臨危機。但喬治生性樂觀:“我們挺過了金融危機,也挺過了新冠疫情,我們不會放棄,我們會找到方法來應對挑戰。”

來源:2023年9月20日出版的《環球》雜誌 第19期

《環球》雜誌授權使用,如需轉載,請與本刊&&。

更多內容敬請關注《環球》雜誌官方微博、微信:“環球雜誌”。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