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物價連創新高,還貸“壓力山大”
這是6月22日在挪威首都奧斯陸拍攝的挪威央行
對於中低收入者來説,食品和能源價格上漲所帶來的壓力是顯而易見的。以前對錢不太計較的消費者,現在購物時會更加小心翼翼,甚至要“貨比三家”。
文/《環球》雜誌記者 張玉亮(發自奧斯陸)
編輯/林睎瑤
尼克爾森是挪威一家慈善機構“食品銀行”的員工,他所在的組織每天將食物分發給需要幫助的人。尼克爾森發現,今年3月之前,每天食物分發後都有剩餘,但如今食物會在短時間內被一搶而空。“隨着食品價格上漲,囊中羞澀的人更多了,所以我們的食物不夠發了。”
挪威本就是一個物價較高的國家,受本幣挪威克朗貶值、能源價格上漲等因素影響,2020年以來挪威通脹持續高企,物價連創新高。挪威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7月挪威的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比去年同期上漲5.4%,其中食品價格漲幅最大,同比上漲約8%。而與2年前相比,CPI上漲12.5%,食品價格上漲20%。但對消費者來説,不少生活必需品的價格漲幅遠超統計數字。為了抑制通脹,挪威央行在2年內多次加息,將基準利率從0升至4%。這一舉措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通脹,卻大大增加了民眾的還貸壓力。
食品、能源價格猛漲
生活在挪威首都奧斯陸的華僑沙女士告訴《環球》雜誌記者:“這幾年,挪威物價上漲給民眾帶來的壓力很大。不僅漲幅較大,物價上漲的頻率也很快,尤其是食品價格。”她以一些生活必需品為例:2020年,一盒雞蛋(18個)售價約為38挪威克朗(1挪威克朗約合0.7元人民幣),現在漲到54挪威克朗;番茄從2020年的每公斤35挪威克朗,現在漲到60挪威克朗。
據挪威廣播公司報道,過去一年裏挪威牛奶價格上漲了20%,水果價格上漲19%,番茄價格上漲28%。一些進口食品受挪威克朗貶值影響,價格上漲更多:一顆墨西哥牛油果在今年初售價約為10挪威克朗,現在幾乎翻了一番。
在挪華僑、挪威中國商會會長愛麗絲·陳&&,超市中優質橄欖油的價格上漲35%以上,化粧品價格漲幅也很大,但服裝鞋襪和其他日用品價格變化不大。
能源價格的上漲也讓挪威人支出大增。中國駐挪威使館的一位工作人員回憶,2017年他剛到任時,95號汽油價格每升約12挪威克朗,現已超過23挪威克朗,接近翻倍。
挪威還多次上調電價。沙女士居住的公寓,原先每月電費約為300挪威克朗,現在漲到約500挪威克朗。她説,她一些住在大房子的朋友,原先家裏每月電費要花兩三千克朗,現在要六七千克朗,壓力非常大。
挪威央行在貨幣政策報告中認為,目前通脹高企主要是由於兩方面原因:一是本幣貶值導致進口成本增加,二是能源價格上漲導致生産成本上升。挪威《晚郵報》評論認為,除上述原因外,一些生産商乘機大幅漲價,“趁火打劫”,而挪威政府對此“無為而治”,也是造成當地物價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
房貸、車貸“壓力山大”
面對來勢洶洶的通脹,挪威央行運用的手段主要是加息。8月17日,挪威央行宣布將基準利率再次上調0.25個百分點至4%,以抑制通貨膨脹和經濟過熱,這已是該國今年以來第四次加息。挪威央行行長巴切&&,將根據通脹和經濟走勢決定未來是否進一步加息。如果通脹仍未得到有效遏制,可能在9月進一步上調基準利率。
多次加息後,挪威的通脹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CPI漲幅從今年1月的7.0%降至7月的5.4%。但很多靠貸款買房買車的挪威人卻叫苦不迭。他們不僅要承擔物價上漲之苦,還要承受房貸、車貸上調之痛。
40歲的克裏斯蒂安是一名建築師。2018年,他貸款1000萬挪威克朗買了一套房,還貸期30年。他告訴《環球》雜誌記者,當時的貸款利率僅為1.5%,他每月需還貸3.4萬挪威克朗,現在貸款利率提高至5.5%,他的月供也增加到5.6萬挪威克朗,比5年前增加65%。他甚至想把房子賣掉去租房住。
高企的利率讓不少消費者在貸款買房、買車時陷入猶豫。中國紅旗汽車在挪威的經銷商——HBI挪威首席執行官克努特·阿斯告訴記者,與中國市場不同,挪威大部分消費者都選擇貸款買車,但受挪威央行加息影響,汽車貸款利率從2021年的2%大幅上升至7%,如果選擇5年貸款,消費者每月大約要多還20%的車貸,這讓不少潛在消費者望而卻步。
在挪威央行多次加息後,企業和個人還貸壓力大增,不少人質疑央行是否還有必要繼續加息。對此,巴切&&,加息是“兩害相權取其輕”的選擇,儘管利率上調給企業和個人造成不小的經濟負擔,但如果放任通脹持續,則會對宏觀經濟和民眾生活造成更大的危害。
中低收入者受衝擊較大
挪威擁有豐富的油氣和漁業等資源,人均國內生産總值高達近10萬美元,人均年收入近6萬美元。對大多數挪威人來説,儘管物價上漲幅度不小,但還不至於讓人“傷筋動骨”。愛麗絲·陳告訴《環球》雜誌記者,許多挪威人對物價上漲有抱怨,但是他們的生活水平暫時並沒有受到太大影響。
可對於中低收入者來説,食品和能源價格上漲所帶來的壓力是顯而易見的。以前對錢不太計較的消費者,現在購物時會更加小心翼翼,甚至要“貨比三家”。沙女士介紹説,不少中低收入者,尤其是移民家庭現在更青睞在價格便宜的菜攤上購買食品,而不是像以往那樣到精品超市採購質量更好的食品。外出時,他們也會傾向於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騎車,而非開車出行。
為了緩解物價上漲對民眾生活造成的影響,挪威各級政府通過多種形式,對能源價格進行補貼。在一些地區,每週末有固定時間讓民眾和商家免費用電。此外,冬季取暖用電超過一定幅度,政府也會給予補貼。沙女士告訴記者,不少中低收入者會在免費用電時段集中進行割草、洗衣等活動。此外,挪威貿易與工業大臣韋斯特等官員也多次與挪威各大超市的高管會面,要求其對食品價格漲幅進行限制。
分析人士認為,隨着挪威央行多次加息,經濟過熱和通脹已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緩解,但要在近期達到央行設定的“CPI漲幅不高於2%”的目標,仍有不小的難度。
來源:2023年9月6日出版的《環球》雜誌 第18期
《環球》雜誌授權使用,如需轉載,請與本刊&&。
更多內容敬請關注《環球》雜誌官方微博、微信:“環球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