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陵蘭冰川下“暗流”涌動

2023-09-05 10:45:55 來源: 《環球》雜誌

 

2022年6月28日,在丹麥格陵蘭島迪斯科灣,一艘船駛過漂浮的冰山

文/《環球》雜誌記者 林晶(發自哥本哈根)

編輯/黃紅華

  根據北歐神話史詩《薩迦》,傳説公元10世紀,從冰島被流放的維京人“紅髮埃裏克”一路向西北,發現了一片冰雪覆蓋的陸地。為吸引更多的人前來這片“不毛之地”,埃裏克反其道行之將其命名為“格陵蘭”,意即綠色的土地。

  如今,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島嶼,因冰川消退而被探查到的巨大寶藏——稀土礦,吸引着世界和區域內“重要玩家”的熾熱目光。

稀土資源豐富

  根據加拿大礦業網一份關於全球十大稀土礦藏項目榜單,以稀土氧化物總量(TREO)為衡量標準,位於格陵蘭島南端的坦布裏茲稀土項目和科瓦內灣稀土項目分別位列排行榜第一和第三。

  另據德國《經濟周刊》最近報道,格陵蘭坦布裏茲礦業公司宣布2024年或將開始開採這個世界第一大稀土項目。其母公司是澳大利亞的亞瑞伯爾公司。

  坦布裏茲礦業公司的澳洲擁有者兼地質學家格雷格·巴恩斯驕傲地對媒體宣稱,坦布裏茲項目擁有全球一半以上的稀土儲量,其中近30%更是珍貴的重稀土。數據顯示,坦布裏茲以2820萬噸的稀土氧化物儲量被美國地質調查局稱為世界上最大的未開發稀土礦藏。

  有趣的是,此間輿論認為,正是巴恩斯此前在美國對投資開採格陵蘭島稀土資源的積極游説,導致美前總統特朗普2019年對丹麥提出購買格陵蘭島的請求,後被丹麥首相弗雷澤裏克森斥為“荒謬”。

  不過特朗普並不是第一位提出購買格陵蘭島的美國總統。1946年,時任總統杜魯門向丹麥出價1億美元購買該島。美國與丹麥早在1951年就簽訂一項防務條約,並在格陵蘭島西北部擁有一座軍事基地。今年4月,這座原名為圖勒的美國空軍基地被更名為皮圖菲克太空基地。

  據坦布裏茲礦業公司網站介紹,格陵蘭礦産資源部2020年授予該公司開發島南部位於希拉瓦特18平方公里區域的採礦許可證。公司首席執行官美國人克裏斯托弗·梅西拿在視頻採訪中説,經過公司籌備資金和前期一系列準備工作,2024年可望開始開採工作。“這個礦基本可以滿足未來20年、30年甚至50年人類文明的發展需求。”

  據悉,歐洲目前的稀土需求100%依靠進口。中國是稀土的主要生産國,其次是緬甸、澳大利亞和美國。中國生産的稀土超過精煉稀土總量的85%。

開採非易事

  近年來,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動作頻頻,尋求建立新的稀土供應鏈。然而現實情況是,雖然全球新探明的稀土資源儲量日益增多,但稀土礦開發周期長,提取難度大,無論是格陵蘭,還是美國、澳大利亞或者歐洲國家,新建或者重構稀土産業鏈,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

  坦布裏茲公司介紹説,它將開採的稀土金屬有一半將是鑭和鈰,用於望遠鏡鏡片和汽車催化劑,以減少碳排放;還有大約五分之一是釔,激光和量子計算中使用的超導體都需要釔。

  然而,開採是一回事,從原材料中分離和提煉稀土是另外一回事,格陵蘭島當地顯然不具備稀土提煉能力,開採出來的稀土原材料必須運往其他國家進行加工提煉。

  除此之外,開採稀土礦還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擾。就在坦布裏茲項目宣布將在2024年啟動後沒幾天,擁有格陵蘭島南部另一處稀土大礦科瓦內灣項目勘探開發權的澳大利亞能源轉型礦業公司今年8月3日在一份新聞稿中證實,格陵蘭政府做出初步裁決,駁回該公司2022年12月16日為科瓦內灣項目申請開採許可證提交的修正方案。此前,當地政府因原開發方案中包含對稀土礦開採中伴生的鈾元素的分離和出口,駁回了該公司的第一份許可證申請。

  再一次駁回申請後,格陵蘭政府給澳洲能源轉型礦業公司兩周時間對初步裁決發表意見。但該公司認為兩周的時間太倉促,並開始與格陵蘭政府對話,要求延長準備答覆的時間,並要求政府提供做出初步裁決所依據的所有材料。同時,該公司已着手對仲裁提起訴訟,要求為其開採計劃被拒而産生的損失進行760億丹麥克朗(約合804億元人民幣)的賠償。

  事實上,坦布裏茲項目和科瓦內灣項目的母公司都在澳大利亞。甚至兩個稀土礦項目在格陵蘭島南部的位置距離也不遠,且都靠近靠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一處世界遺産。兩個項目開發計劃中對於環境的影響和保護措施也並非天差地別。

  格陵蘭政府“拉一踩一”的決定背後也絕不只是科瓦內灣項目開採方案中對鈾元素的處理,真正的原因是丹麥國內的政治博弈。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格陵蘭議會選舉中左翼環保主義政黨“因紐特人共同體黨”之所以能擊敗當時的執政黨“前進黨”上&,也正是靠着對阻止科瓦內灣稀土項目開發的承諾。

  大西洋理事會智庫高級研究員弗裏德貝特·普夫呂格爾指出,大型礦産開發帶來的收入將肯定使得礦産所有者對格陵蘭政策制定産生影響。

  分析人士指出,相比於其他地區,生活在格陵蘭島南部的人們並沒有大力進行工業發展的“雄心壯志”,而更多是對稀土礦開發潛在的環境影響感到擔憂。大多數人更願意通過旅游業、農業和漁業等發展經濟。

  正如“前進黨”主席埃裏克·延森所説,格陵蘭位於超級大國之間,而丹麥之所以能在北約中扮演重要角色,主要也是因為格陵蘭。而如何讓格陵蘭居民從這一地位中真正獲益,才是格陵蘭決策者們需要考慮的事情。

來源:2023年9月6日出版的《環球》雜誌 第18期

《環球》雜誌授權使用,如需轉載,請與本刊&&。

更多內容敬請關注《環球》雜誌官方微博、微信:“環球雜誌”。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