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這個夏天註定難忘

2023-09-05 10:44:46 來源: 《環球》雜誌

這是7月6日在埃及亞歷山大拍攝的人們在海邊避暑的場景

文/《環球》雜誌記者 段敏夫(發自開羅)

編輯/馬琼

  用一個字形容埃及今年的夏天,那就是“熱”。埃及氣象部門6月中旬時就發布消息稱,受地中海熱氣團影響,埃及大部分地區將迎來暑熱天氣,大開羅地區最高氣溫預計將攀升至37攝氏度;埃及南部、西奈半島等部分地區更將迎來酷熱天氣的考驗,最高氣溫預計將突破45攝氏度。

  埃及的高溫並非無跡可循。氣候行動網絡組織工作人員艾哈邁德·德魯比在一篇文章中指出,過去30年,埃及平均氣溫上升了約1.25攝氏度,在過去10年間平均氣溫上升則超過了0.5攝氏度。另有報告預測,地中海地區,尤其是埃及所在的北非地區,氣溫上升速度將比全球平均水平快20%左右。

“真的太熱了!”

  埃及今年的夏天不僅來得早,而且來得猛。在金字塔、薩拉丁城堡等埃及知名旅游景區,暑熱天氣給來自全球的游客來了一個“下馬威”。熱浪下,折扇、頭巾、冰袋、手持風扇等各式防暑降溫裝備齊上陣,給已然火熱的游覽參觀繼續“加溫”。

  來自俄羅斯的游客瑪莎匆匆參觀了胡夫金字塔外觀後,便快速跑回車裏,享受空調帶來的清涼,“真的太熱了!”瑪莎告訴《環球》雜誌記者:“雖然從俄羅斯到埃及旅游就是為了享受這裡的溫暖和陽光,但是真的太熱了!”酷熱天氣顯然影響了游客們的參觀體驗,當地導游不得不壓縮室外參觀時間,來確保游客的健康和舒適。

  高溫熱浪一波接着一波,隨之而來的電力短缺讓埃及的這個夏天變得更加艱難。伴隨高溫天氣的到來,埃及全境從7月起用電量快速飆升,國家電網不斷承壓。到7月底,埃及多地開始分時、分區停電。隨後,埃及總理馬德布利在一次內閣會議上對民眾普遍關注的電力短缺問題做出解釋:受高溫天氣影響,為緩解國家電網負擔和天然氣供應壓力,政府將在全國範圍內採取“計劃停電”措施,預計將持續到8月底甚至9月中旬。

  分析人士普遍認為,受通貨膨脹、貨幣貶值等多個因素影響,埃及近年來一直面臨較大的經濟壓力。埃及從去年開始便逐步控制並削減國內天然氣消耗,以便將更多能源用於出口換取外匯,天然氣供應不足也是導致本次電力短缺的原因之一。

  埃及電力部門在一份聲明中指出,今夏埃及用電量再創新高,但並未超過發電總量,協調電力配給將在確保核心部門用電和居民基本生活的前提下有效減輕國家電網壓力。

  每天1~2小時的停電還是給民眾生活帶來了一些影響。生活在開羅馬阿迪區的69歲居民侯賽因·瑪利亞姆告訴記者,她所在的街區每天傍晚7點起停電1小時,昏暗的光線、仍未消退的暑熱讓這一個小時顯得格外漫長。“停電正好在晚餐時間,我和老伴不得不點起蠟燭共進‘燭光晚餐’,悶熱的天氣讓我們感到有些難熬。”瑪利亞姆略帶無奈地説,“好在一切都進入了常態化,停電的時間和時長逐漸穩定下來,我們可以提前做好充足準備。”

  氣溫異常上升還引起埃及農業部門的擔憂。農學家艾曼·阿瓦德&&,預計未來15年埃及平均氣溫仍將上升,屆時為確保農作物産量可能需要多提供5%至8%的灌溉用水。“埃及並不是一個水資源豐富的國家,高溫對農業生産的影響不容忽視。小麥是埃及最重要的農作物之一,受高溫天氣影響很大,加上當前受到外部大環境影響,小麥進口面臨壓力,如何確保國內小麥産量,端穩埃及人手中的‘飯碗’成為一個重要課題。”阿瓦德説。

走近避暑天堂

  打開埃及主流媒體《金字塔報》的網站,有關高溫天氣的報道佔據了不少版面。

  “關注新聞網站有關暑熱天氣的預警和電視裏滾動播放的健康提示,已經成為這個夏天的常態。”走在開羅街頭的穆斯塔法·哈基姆一手舉着公文包遮擋陽光,另一隻手不停擦拭着臉頰上的汗水。

  為應對持續高溫天氣和電力短缺,埃及政府要求對老人、兒童、心臟病患者及從事戶外重體力勞動的工作人員加強健康監護,並呼籲民眾在正午12點至下午4點期間減少戶外活動。政府還頒佈臨時政令,自8月初起不向公眾提供直接服務的公務員每週日(周日是埃及的工作日)居家辦公,並呼籲私營企業採取類似措施。此外,埃及地鐵管理和運營部門要求開羅地鐵一號線和二號線列車降低運行速度,以減少電力消耗。

  在埃及大部分地區遭受高溫炙烤時,馬特魯港、阿拉曼等地中海沿岸城市的最高氣溫仍維持在30攝氏度上下,北部海岸地區成為埃及民眾消夏避暑的首選。

  儘管從開羅前往馬特魯省首府馬特魯港主要依賴陸路交通,且耗時長達7小時,但每日往返開羅和馬特魯港的旅游大巴上座率都很高。“馬特魯港是我們埃及人的避暑勝地,今年暑假我和父母一起來這裡度假。”和《環球》雜誌記者乘坐同一輛大巴前往馬特魯港的開羅大學中文系大三學生穆罕默德·娜達用中文向記者介紹道,“地中海沿岸夏季溫度適宜,馬特魯港細膩的沙灘、乾淨的海水吸引了大批游客每年慕名前來。”

  艾哈邁德·哈裏裏在馬特魯港市中心經營着一家民宿,每年6~9月是他最繁忙的時候。“由於高溫,今年生意格外好,從預約情況看,我的民宿未來半個月都將處於滿客狀態。”哈裏裏覺得,地中海溫潤清涼的海風是治愈夏季暑熱的最佳良藥。

  在開羅、吉薩、法尤姆等埃及內陸省份,各類水上項目也備受青睞。從尼羅河到沙漠湖泊加龍湖,多處可見孩童們排隊跳水的歡樂場面,河面上的賽艇承載着當地青年的暑期記憶,而帆船觀光則成為家庭休閒歡聚的必選……

攜手應對氣候變化

  今年夏天的高溫暑熱天氣還蔓延到北非多國,摩洛哥近期將森林火險等級調至極高;阿爾及利亞沿海部分地區最高氣溫達到47.4攝氏度,創下該國高溫紀錄;突尼斯宣布該國平均氣溫顯著高於往年同期……

  世界氣象組織7月初宣布,熱帶太平洋7年來首次形成厄爾尼諾條件,這將導致全球氣溫飆升、破壞性天氣和氣候模式的出現。該組織預測今年7月到9月間出現厄爾尼諾事件並持續到年底的可能性為90%,且“至少為中等強度”。

  根據美國航天局公布的最新分析,2023年7月為自1880年有全球氣溫記錄以來平均氣溫最高的月份。一次次高溫預警、一個個高溫紀錄再次為人類攜手應對氣候變化敲響警鐘。

  早在2009年,發達國家就在哥本哈根氣候大會上承諾,2020年前每年至少為發展中國家提供1000億美元資金支持,遺憾的是該筆氣候融資至今仍未兌現。今年的“沸騰7月”讓人們再次意識到人類已經站在決定未來命運的十字路口,然而攜手應對氣候變化之路依然道阻且長。

  去年11月,《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七次締約方大會(COP27)在埃及沙姆沙伊赫召開,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發表講話時直言:“我們踏上了通往氣候地獄的高速公路,我們的腳踩在了油門上……這要麼成為氣候團結協議,要麼成為集體自殺協議。”

  埃及總統塞西在COP27開幕式上敦促發達國家履行氣候變化承諾,幫助在氣候危機中受衝擊最嚴重的發展中國家。塞西&&,作為主辦國,埃及將本屆全球領導人峰會命名為“氣候落實峰會”,就是為了強調各國對氣候承諾的落實,“留給世界的時間不多了,在履行氣候承諾的問題上沒有回頭路。”

  經過艱難談判,COP27就《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及《京都議定書》《巴黎協定》落實和治理事項通過了數十項決議,決定啟動建立全球適應目標框架,並建立損失與損害基金。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大會閉幕後發表的視頻聲明中對損失與損害基金的建立&&歡迎。他説:“雖然單憑這一點不足以應對氣候危機,但這表明各方在重建信任。我們需要全力以赴,推動正義與雄心的實現。”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仍將在阿拉伯國家舉辦,COP28將移步阿聯酋,繼續為解決氣候危機凝聚共識、推動落實。

  阿聯酋工業和先進技術部長、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蘇丹·賈比爾透露,COP28將對世界各國在實現《巴黎協定》目標方面取得的進展進行首次盤點——這將成為COP28的重要成果之一。同時,大會將側重青年和婦女賦權,加快氣候融資,加強先進技術的研發和大規模應用,積極推動氣候行動落實與經濟多元化發展齊頭並進。

來源:2023年9月6日出版的《環球》雜誌 第18期

《環球》雜誌授權使用,如需轉載,請與本刊&&。

更多內容敬請關注《環球》雜誌官方微博、微信:“環球雜誌”。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