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滑雪季日本滑雪場的經營之道

2023-08-08 15:27:17 來源: 《環球》雜誌

 

2022年5月3日,滑雪愛好者在日本中部的立山滑雪

  在沒有雪的季節,為登山者和旅游者服務,是大部分日本滑雪場夏季的經營之道。

文/《環球》雜誌記者 王子江 楊汀 楊光(發自東京)

編輯/馬琼

  每年5月初,隨着日本黃金周假期結束,全國的滑雪場也就停業了。從5月初到11月底,日本各地的滑雪場如何在沒有雪的季節裏維持運營?《環球》雜誌記者採訪中發現,為登山者和旅游者服務,是大部分日本滑雪場夏季的經營之道。

每一片積雪都可利用

  隨着氣溫回升,從每年4月初開始,位於長野縣白馬村的八方尾根滑雪場就開始陸續關閉雪道。到5月的黃金周假期來臨,山下已是綠草如茵、野花盛開,能夠開放的雪道就只剩下山頂的一小部分,總共24條纜車通常只保留4條正常運行。

  八方尾根滑雪場是1998年長野冬奧會高山滑雪競賽項目的主要賽場之一,現在由白馬觀光開發株式會社經營。社長荻野正史告訴《環球》雜誌記者,最後開放的這兩條雪道並非完全由自然降雪形成,而是在冬季降雪比較多的時候專門用大型機械堆積碾壓出來的,為的就是在5月依然有雪可滑。

  在5月,山頂的積雪加速融化,雪況變得很差,很多地方已露出土層,在這種情況下依然堅持上山滑雪的人,大多都是鐵桿的滑雪愛好者,哪怕雪況再差,也阻擋不了他們對滑雪的熱愛。即使在仍受新冠疫情影響的2022年,5月黃金周期間平均每天也有超過1000人到八方尾根滑雪場滑雪。“我們並非為了開放而開放,黃金周期間我們仍能保持盈利。”荻野正史説。

人工雪道歡迎你

  冬季最高時足有3米多厚的積雪融化後,長野縣野澤溫泉滑雪場的一條雪道變成了灰白色,其實是這裡鋪了一條特別的塑料雪道。滑雪場社長片桐幹雄透露,這是全日本為數不多的幾條人工雪道之一。

  片桐介紹,這條人工雪道建於2018年,人最多時每天有約400人來“滑雪”,到了周末,坐纜車都要排隊。日本有不少發燒級滑雪愛好者,以前他們一到夏天就會到南半球去滑雪,疫情期間,人工雪道解決了他們出國難的問題。

  不過,片桐也&&,人工雪道是消耗品,冬季埋在雪裏,夏季啟用,啟用後會出現損耗,維護或者更換損壞的部分費用不菲。另外,與天然雪道相比,人工雪道比較硬,並不適合初學者練習,因此不可能大規模推廣,也很難盈利,人工雪場全靠國家和村級政府補貼來維持運營。

夏季業務也很重要

  5月黃金周假期過後,日本各地滑雪場便進入約1個月的調整期,然後就開始夏季運營,迎接前來登山的游客。

  野澤溫泉滑雪場會在山頂開設野餐公園。片桐説,“當然最大的賣點還是我們的新纜車。雖然纜車是為滑雪準備的,但是到了夏季,周邊景色宜人,乘纜車登山能帶給游客賞心悅目的新鮮體驗。”

  八方尾根滑雪場也特別重視夏季運營。為吸引游客,公司在山頂開設了配備有桑拿房的露天酒吧。該滑雪場附近就是一座國家公園,是當地名副其實的夏季旅游勝地。而因為夏季公司員工大為減少,人工費、燃氣水電和壓雪等費用都隨之減少,公司夏季的收益率反而更高。

  荻野透露,疫情之前每年夏天來八方尾根滑雪場的游客約有10萬人,即使在疫情期間,也仍有7萬人來到這裡。片桐説,疫情前夏天來野澤溫泉滑雪場的登山客每年約有5萬人。

  來自中國福建的林超在白馬村經營一家民宿已有多年,他告訴記者,疫情前只需幹完一個滑雪季,全年的日子就可以過得很舒服。疫情直接影響了白馬村數百家民宿的生意,因此大家希望疫情結束後能有更多游客來此消夏。

“保夏”也是為了“保冬”

  據介紹,野澤溫泉滑雪場冬季約有400名員工,但夏季只需要75人左右。

  八方尾根滑雪場的情況也差不多,好在很多員工本就是附近的居民,雪季結束後,他們可以去從事農業、林業或者建築業的工作。片桐&&,滑雪場夏季開展業務主要是為了“保就業”。“我們也希望到了夏季員工也全都留下來,可是僅靠現在的業務根本提供不了足夠多的崗位。目前我們正朝着減少減員這個方向努力,比如通過進一步擴大山上露營地規模,多招徠游客來野餐花園等,來的人多了自然就會産生更多的就業機會。”

  與八方尾根滑雪場相比,野澤溫泉滑雪場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因為山下本來就是一個溫泉度假村,幾乎家家戶戶都有溫泉,在非滑雪季也能吸引很多人前來登山和泡溫泉。

  片桐説,公司之所以很重視夏季業務,也是為了促進冬季的經營。因為如果夏季沒了工作,員工就要到其他地方謀求生計,那麼當冬季來臨就很難確保滑雪場有足夠多經驗豐富的員工,必然影響雪場的運營效率。

  荻野也&&,每年新雪季到來之前,他們都會首先&&以前在雪場工作過的人。“只是,由於日本老齡化問題嚴重,招聘年輕人並不容易。”

寄希望於吸引海外游客

  滑雪季的最後一天,片桐幹雄總會在纜車總站附近開一個全體員工大會,鼓動員工向認識的人積極宣傳滑雪場,招攬更多游客,尤其是海外游客。海外游客大約佔到野澤溫泉雪場全部游客的25%,大部分是澳大利亞等地的游客。

  但令日本滑雪業界最擔心的,其實是日本國內的經濟低迷以及不斷加重的人口老齡化。數據顯示,日本的滑雪人口已經從1998年長野冬奧會時最高峰的1800萬人,銳減至現在的400多萬人,過去幾年長野縣的多個滑雪場已經關門歇業。

  林超對日本人的消費能力也不再有信心,他説,很多日本人開着車到長野滑雪,晚上睡車裏,吃便宜的便當。他認為日本滑雪業的振興,還要寄希望於海外游客。

  隨着北京冬奧會的成功舉辦,中國誕生了一個龐大的滑雪群體,而與北京和中國東北地區的滑雪場相比,有多年運營經驗的日本滑雪場有雪質好、雪量大、冬天因氣溫相對較高滑雪者的體感更佳等優勢。更重要的一點還包括,日本距離中國近,對很多中國滑雪愛好者來説,到日本和到中國東北距離差不多。

  因此,此間有業內人士認為,在沒有雪的日子,日本的滑雪場應該多去中國宣傳營銷,多想辦法吸引更多中國游客冬季來日本滑雪。

來源:2023年8月9日出版的《環球》雜誌 第16期

《環球》雜誌授權使用,如需轉載,請與本刊&&。

更多內容敬請關注《環球》雜誌官方微博、微信:“環球雜誌”。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