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新加坡,離家和世界都不遠
這是4月14日拍攝的新加坡金融區建築
新加坡是目前全球第四大金融中心,經濟以電子、石油化工、金融、服務業為主。市場面向歐洲、東南亞、中國香港等地區,就業面寬是留學新加坡的一個重要優勢。
文/《環球》雜誌記者 胡艷芬 實習生 王悅卿 楊金金
編輯/馬琼
根據新加坡教育局以及新加坡移民與關卡局公布的數據,2023年1月有約7.93萬名外國學生在新加坡求學,與2022年同期相比增長25%。增加的這部分外國學生中,約70%是亞洲留學生,其中又以中國留學生為主。
“新加坡會因為留學生的迅猛增長而排外嗎?”“新加坡會改變對留學生的態度嗎?”近年來,這些問題曾困擾部分中國留學生家庭。
於是最近有網友開啟“考古”模式,“挖出”了一段2011年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第一個總理任期內做的演講,其中有一段説起外國留學生與新加坡的關係,被剪輯出來放在抖音上,引發共鳴。
李顯龍説:“外國學生所獲得的獎學金是有附帶條件的,他們在畢業後必須依據合約在新加坡工作幾年,為我們的經濟做出貢獻。而我們的記錄顯示,多數外國學生都履行了合約。”“我們知道優秀的外國學生給本地學生帶來競爭壓力,可是競爭不完全是一件壞事,因為它有助於提高本地學生的水平,並且拓展我們的國際視野,使我們認識到‘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就這樣,十幾年來,“花園城市”新加坡迎來一批又一批中國留學生,在這裡他們不用遠游,就能通過新加坡,走向更廣闊的世界。
相中了重視實踐的優質學科
浙江財經大學大四畢業生張璇,去年收到了新加坡國立大學和南洋理工大學的錄取通知書。“我的成績綜測連年第一,正常情況下是可以保送讀研的,但我們學校沒有設置保研項目。為了更好地利用成績優勢,我最終選擇出國讀研。”張璇告訴《環球》雜誌記者。
申請學校時,張璇實際上還考慮了離家更近的中國香港,且順利拿到了香港理工大學的錄取通知書。但權衡再三,張璇最終選擇了新加坡國立大學工業系統工程專業,主要考慮因素是學校排名和專業優勢。
2024QS世界大學排名顯示,新加坡國立大學排名第8,其工業系統工程專業在2023年全球研究生專業中排名第11。“此專業主要分4個方向:數據分析、工程與服務管理、運籌學和系統工程。並且學校根據所學專業提供為期6個月的實習,學生可以在一家總部位於新加坡的組織中研究與工業和系統工程相關的核心和新興課題。”張璇説,她對這個專業非常感興趣,而且通過課程介紹了解到,這個專業的實踐性很強,這對她而言很重要。
雖然學科實力強,但相比歐美發達國家,新加坡高校對雅思(國際英語語言測試系統)和GRE(美國研究生入學考試)成績要求並不算太高。張璇説:“我這兩項成績均屬於中等水平,但這並沒有影響我申請新加坡兩所國際一流大學。此外,申請新加坡大學也不需要同時提交很多附加資料,手續更為簡便。”
安全、包容,性價比高
持續三年的新冠疫情加深了留學生家庭對目的地國家(地區)安全性的重視程度。而在安全問題上,新加坡堪稱“優等生”。
在民意調查機構美國蓋洛普諮詢公司選出的2019年全球最安全的10個國家中,新加坡以97分高居榜首;在英國經濟學人智庫公布的2021年全球最安全城市榜單上,新加坡排名第三,其在數碼安全、衞生安全和基礎設施安全3項評估標準中名列第二。
“除考慮學校的教育質量外,我和家人最關心留學目的地的安全和文化包容度。”張璇説,“新加坡華人多,對不同文化的包容度高,中國留學生更容易融入。根據已公布的班級學生名單,超過50%的學生是華人。對我這個‘社恐’來説,這是非常理想的文化環境。要説有什麼不好的地方,就是華語氛圍固然好,但恐怕不利於營造英語學習環境。”
2月17日,在重新開放的新加坡土生文化館,模特展示傳統“娘惹”服飾
對於在國內學業不算優秀的學生來説,新加坡是個可以重新開始的地方,或者可以作為通向更多升學機會的中轉地。錢楨瑩是國內某大專院校畢業生,因為不想就此止步,2022年11月她來到新加坡楷博高等教育學院攻讀學士學位。
錢楨瑩滿懷憧憬來到新加坡,開啟了她新的學習旅程。“我希望有了新加坡的學習經歷,能有機會進入更好的學校讀研究生。”接受《環球》雜誌採訪時,電話另一端的錢楨瑩顯得很興奮,“我是個戀家的人,從小到大從沒離家太遠,新加坡離中國近、無時差,這點我很喜歡。這裡的生活體驗感也很棒,社會治安好,交通也非常便利,乘地鐵或公交可以抵達幾乎所有你要去的地方,而且站點之間距離很近。”
整體性價比,是國際學生選擇留學目的地的一個重要考量指標。錢楨瑩出生在中國一個普通家庭,父親從事工程建設行業,母親是家庭主婦。
“新加坡高校的學費相比歐美國家確實偏低,但生活費用較高,購物稅率也比國內高很多。比如我在校外租的一室一廳,折合人民幣月租金要2萬元。當然也可以選擇更便宜的學生公寓,只是我更適應獨居生活。”錢楨瑩説,整體來講,相比歐美國家每年動輒50萬~100萬元的留學總費用,留學新加坡的性價比更高一些。
記者綜合新加坡2023年初公布的主要高校學制和學費情況總結如下:
新加坡公立大學本科一般為4年制,個別工科專業為5年制。以新加坡國立大學為例,本科1年學費(除醫科等高學費專業外)大概在2萬新加坡元,折合人民幣每年約10萬元。新加坡私立大學本科最快兩年畢業,長則3年。私立大學本科1年學費在2萬~4萬新加坡元之間,折合人民幣每年10萬~20萬元。
新加坡公立大學授課型碩士為1年制,研究型碩士為3年制(多數學生可在兩年內修完);1年學費在3萬~5萬新加坡元之間,折合人民幣每年15萬~25萬元。新加坡私立大學碩士學制一般為1年到1年半,學費在2萬~3.5萬新加坡元之間,折合人民幣每年約10萬~18萬元。
另外,新加坡公立大學可以申請助學金,只要被錄取都有機會申請(最高補助學費的80%),前提是需承諾畢業後留新加坡工作3年。
“我來新加坡這段時間最大的感受,是大多數當地人的生活節奏都很放鬆而且舒緩,很多餐館下午6點以後才開門營業。”錢楨瑩説,因為文化差異不大,平時和同學交往也比較輕鬆,不需要刻意融入。
“最關心未來發展”
陳倩倩畢業於浙江大學藥學院,學科背景好、成績優異。她申請的所有海外高校都向她伸出橄欖枝,包括新加坡國立大學、南洋理工大學,以及英國的帝國理工學院、倫敦大學學院、倫敦大學國王學院和曼徹斯特大學。她最終選擇了南洋理工大學。
“選擇一所高校時,我最關心它對我未來發展的影響。”陳倩倩説,新加坡的研究生學位最快1年就能讀完,可以提前進入工作環境,積累更多經驗,或根據1年後的學習狀況決定是否考博。“對英國和新加坡這兩個國家,我最終選擇新加坡,一個重要原因是將來留在新加坡工作的可能性更大。”
據了解,新加坡是目前全球第四大金融中心,經濟以電子、石油化工、金融、服務業為主。市場面向歐洲、東南亞、中國香港等地區,就業面寬是留學新加坡的一個重要優勢。
近年來新加坡已成為全球科技創新樞紐,總部經濟優勢明顯。據不完全統計,超過7000家跨國公司在新加坡設立營運機構,約4200家跨國公司設立區域總部,1/3的《財富》世界500強公司選擇在新加坡設亞洲總部;全球頂尖的100家科技公司有80家落戶新加坡;新加坡擁有超過150家風投基金、孵化器和加速器,等等。這些為包括留學生在內的新加坡畢業生提供了大量工作機會。
此外,新加坡的學校還為學生搭建招聘&&,安排帶薪實習課程,大大提升了學生的就業率。
陳倩倩&&,她未來計劃先在新加坡工作幾年,這樣回國後競爭優勢更大。“我想在新加坡積累更多的工作經驗和資歷,將來回國後面對競爭和挑戰,我才更有自信和底氣。”
來源:2023年7月26日出版的《環球》雜誌 第15期
《環球》雜誌授權使用,如需轉載,請與本刊&&。
更多內容敬請關注《環球》雜誌官方微博、微信:“環球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