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日留學:升學考試也很難
在日本東京大學,通過考試的考生在發榜處留影
日本升學採用考學制,讀研模式和國內相似,無論是來上本科還是讀研,都要經歷多次非常嚴格的統考或者校考,絕對是對身心的雙重考驗。
文/《環球》雜誌記者 馬崢
實習生 張傲然
編輯/張海鑫
“和去歐美國家留學相比,日本治安較好,學費、生活費較低,坐飛機回家的時間更短。”就讀東京大學地域文化研究專業博士一年級的中國留學生宇飛(化名)告訴《環球》雜誌記者。
這可能是大多數選擇去日本留學中國學生的共同感受。那麼,去日本留學還有哪些特色和優勢,要規避哪些“雷區”?《環球》雜誌記者採訪了多位正在日本學習的中國留學生,為想去日本留學的學子們“支支招”。
為什麼是日本
赴日留學前,宇飛曾參加東京大學的暑期科研項目,“在研究過程中,我看到日本的科研人員對待學術都很嚴謹。另外東京大學辦事處的職員,也實實在在為學生辦事。”正是這次體驗,讓宇飛萌生了去日本留學的想法。
從小就被《哆啦A夢》《櫻桃小丸子》《灌籃高手》等日本動漫熏陶的伍荻(化名)告訴記者,動漫是讓她從緊張的學業中“解脫”出來的法寶,這麼多動漫看下來也讓她對日語無師自通,受此鼓舞她開始自學日語,對日本文化的興趣日漸濃厚。
“如果你想體驗一個國家的文化或是社會的方方面面,單純去旅游,走馬觀花各處看看是很不夠的,最好就是住下來,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去更深入地體驗日本文化。”伍荻説,自己一直以來就對日本文學、歷史感興趣,原汁原味地領略日語的美妙“意境”是她的夢想,因為這種“意境”是讀“譯本”遠不能達到的。
總體而言,日本科技和教育水平較高,較之歐美在地理位置、語言文字、歷史傳統、社會習俗等方面也更接近中國,因而成為近年來中國人留學的主要目的國之一。
此外,受少子化等衝擊,日本的大學和研究機構普遍缺乏足夠的學生和人才。日本文部科學省一份評估報告説,受少子化影響,2040年至2050年間日本每年大學入學人數預計比2022年減少約13萬,降至50萬人左右。為解決這些問題並獲得更多人才,今年4月,日本政府教育未來創造會議提出,到2033年前使出國留學的日本人達到50萬人、來日的外國留學生達到40萬人。為實現目標,日本文部科學省將採取擴充大學交換留學等的促進措施。這將會增加日本對中國留學生的吸引力。
但也有業內人士提醒,日本政府歡迎留學生赴日,但日本頂級名校每年的錄取人數仍然有限。在學校不擴招的情況下,留學生基數增大,競爭壓力可能不減反增。
專業怎麼選
日語作為小語種固有的局限性,影響了一些國內學生選擇去日本留學。好消息是近年來日本大學的國際化程度大幅提升,比如增加國際課程項目、英語授課、以英語獲取學位、鼓勵在讀期間去“協議國”海外留學等,這使得留學日本的性價比不斷提高。那麼,赴日留學專業怎麼選,要做哪些準備,又如何規避“雷區”呢?
日本作為電子信息産業的領先國家之一,大學裏與此相關的專業在國際上受到好評。在日本,電子信息專業並不僅僅是指計算機或通信,其教學內容還包括能源、環境、製造等方面。日本多所大學的電子信息專業在世界排名中名列前茅,這些大學的畢業生也往往能得到相當不錯的就業機會。
醫學、社會福祉、經濟、動漫和設計等也是日本的優勢專業。本科就讀於湖南大學的李澤(化名)告訴《環球》雜誌記者,他被日本的“設計力”吸引,因此決定赴日深造學習。李澤説,日本知名度較高的幾所藝術大學如東京藝術大學、武藏野美術大學、多摩美術大學都秉承了日本傳統的藝術風格。
“我留學的學校附近有個超市,出售味噌湯、納豆、蜂蜜等,這些産品的包裝都是經過精心設計的,其目的是讓産品更具魅力,帶有精美設計的産品會給人以力量。”李澤發現,日本人生活中處處有“設計”,規模較小的美術館、畫廊隨處可見。“即使語言不通,也可以通過設計來傳達。設計改變生活,這一理念似乎早已滲透到日本人骨髓裏了。”
順利考入武藏野美術大學的李澤給想去日本學藝術的學生提出幾點建議:日本獨特的審美,使日本藝術院校考試關注的焦點與國內不太一樣,考試形式多樣化,這些都要求考生要提前做好充足的準備。相較於非藝術類院校,日本“藝考”更注重日本文化的傳統特色,因此通曉日語尤為重要。另外非常重要的是用“作品”説話,好作品能為考生加分不少。
做好困難準備
雖然去日本留學有不少優勢,但也同樣會面臨一些問題,需做好應對困難的準備。
伍荻説,日本升學採用考學制,讀研模式和國內相似,無論是來上本科還是讀研,都要經歷多次非常嚴格的統考或者校考,絕對是對身心的雙重考驗。無論在國內怎樣,到了這裡都有一種推倒重來的感覺。如果讀文科,除了需要具備過硬的專業知識,對學生掌握日語的要求也更高。
“來之前已經做了一定的心理建設,但體驗下來還是覺得考學難度比預想的要高很多,備考期間有‘被扒了層皮’的感覺。此外,我身邊很多同學反映有孤獨感,也許是因為異鄉備考不知道會不會得到好的結果、能否留在這裡繼續學業等而感到迷茫和無助,又或者還有其他原因,總之要抗得住孤獨。”
在日本學新聞學的王桐(化名)告訴記者,日本還存在一定程度的性別歧視,對女性的限制比較多;另外日本工作壓力較大,畢業後留在日本可能面臨找不到好工作的問題。近期日本決定將核污染水排海在國際上引發爭議,她擔心核污染水排海將損害環境和健康,一部分人在是否去日本留學問題上開始搖擺不定,王桐建議想要赴日留學的同學要綜合考慮各種利弊因素。
來源:2023年7月26日出版的《環球》雜誌 第15期
《環球》雜誌授權使用,如需轉載,請與本刊&&。
更多內容敬請關注《環球》雜誌官方微博、微信:“環球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