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亮食品行業數字化轉型未來

2023-07-12 06:54:42 來源: 《環球》雜誌

 

5月11日拍攝的聯合利華天津食品工廠中控室

  通過長期實踐,聯合利華探索出從傳統製造到可持續智造的共性規律,這正是其作為“燈塔工廠”對整個行業的價值所在。

文/《環球》雜誌記者 毛振華

編輯/馬琼

  今年初,世界經濟論壇公布了最新一批“燈塔工廠”名單,全球有18座工廠入選,8家來自中國,其中就包括聯合利華天津食品工廠。這是調味品領域全球首家獲此殊榮的工廠。近日,《環球》雜誌記者走進聯合利華天津食品工廠,一探究竟。

順勢而為融入數字化浪潮

  坐落在天津市濱海新區旗下天津港保稅區的聯合利華天津食品工廠,是全球第一家專門生産調味品的“燈塔工廠”,也是繼合肥工業園和太倉生産基地之後,聯合利華在中國的第三個“燈塔工廠”。走訪中,透過生産線外玻璃窗,目睹雞精、雞粉和沙拉醬等産品的生産過程,智能化自動生産線的整潔、自動、高效給記者留下深刻的直觀印象。

  聯合利華天津食品工廠建於2014年,以生産“家樂”牌雞精、雞粉以及“好樂門”牌沙拉醬而成為聯合利華北亞區的重要供應基地。當時,工業4.0概念逐步升溫,智能生産成為行業轉型大趨勢。乘勢而上,工廠設計之初就在可再生能源、廢水處理、零填埋等方面有所考慮,並具體應用到工廠建設中,這為後續入選“燈塔工廠”奠定了堅實基礎。

  “聯合利華食品營養在2020年就開始籌劃向‘燈塔工廠’邁進,通過技術賦能業務這一整體布局,在個性化服務、訂單優化整合以及産品全流程可監控可追溯三方面完成了數字化‘智’造升級。”聯合利華食品營養北亞區總經理張海濤説。

  生産製造的數字化革命澎湃來襲。今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提出推動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張海濤認為,企業數字化的核心來源於對市場需求的快速響應,並通過智能製造和數字化供應鏈體系進行端到端的落地。

  2022年4月,聯合利華投資5100萬元在天津食品工廠內新建調味醬生産線。生産線採用先進的製造技術和數字化製造系統,在産品質量、客戶服務、端到端價值流效率、環保和可持續發展方面均保持“在線”。投産後工廠不僅擁有固體、半固體和液體調味料的完整産能,成為聯合利華在北亞區最大的綜合型調味品生産基地,而且實現整體數字化升級。

數字化賦能食品生産新業態

  數字化究竟為這座食品工廠帶來了怎樣的變革?實踐最有説服力。

  對於升級後的供應鏈優勢,聯合利華北亞區食品營養供應鏈負責人吳巍歸結為三點:“第一,我們工廠的大數據終端為目標客戶提供最佳個性化方案,適應快速迭代的市場需求;第二,人工智能賦能端到端供應鏈,優化訂單執行和分配&&,提高交付並優化庫存;第三,供應鏈全流程可追溯,消除安全隱患,保障健康品質。”

  “目前中國約有700萬家餐廳,我們直接服務於其中的近100萬家。”張海濤透露,通過數字化這個“利器”,聯合利華正在提升對客戶需求的洞察和響應效率。

  更低碳、更環保也是其一大亮點。“燈塔工廠”作為先進製造模式的集合體,必然要在能源使用上體現出前沿綠色低碳理念。聯合利華天津食品工廠使用園區內的光伏發電板與風車,實現清潔能源供給;還將一部分用煤、天然氣制取的蒸汽改為生物法製備,有效降低蒸汽能碳排放。一組數據很能説明其低碳效果——這座佔地面積15.4萬平方米、年産量8萬噸的工廠,通過使用綠電有效減少了17%的碳排放。到今年底,天津工廠有望實現零碳排放目標。

  此外,“運用全球領先的敏捷製造、人工智能視覺監督等前沿技術,我們對影響産品質量的30多個關鍵控制參數實現了産品參數的自動調節和動態優化。”吳巍説。

  憑藉多維度的數字化革新,聯合利華天津食品工廠使端到端價值鏈上的500多家供應商和60萬客戶相互連接,在持續驅動業務增長、降本增效、食品安全、環境可持續、解放生産力和提升員工幸福感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最終滿足了“燈塔工廠”評委會的期待。

行業革新觸動當下、啟示未來

  在全球132家“燈塔工廠”中,製造業企業佔據絕大多數,但食品生産工廠並不多。在落地中國的50家“燈塔工廠”中,食品生産工廠僅有青島啤酒青島工廠、聯合利華太倉生産基地、聯合利華天津食品工廠、億滋食品(蘇州)有限公司4家。它們涉及不同類型的食品品類,一起貢獻了食品行業加快數字化轉型的寶貴經驗。

  “調味品行業緊跟政策正在快速迭代成長,新産品層出不窮,品類結構也從單一向複合方向轉化。”中國調味品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白燕指出,“面對新消費理念給餐飲行業帶來的新挑戰,需要頭部企業分享先進的數字化研發和生産經驗,助力整個産業轉型。”

  事實上,調味品作為餐飲行業的重要前端,創新要呼應市場需求。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所長丁鋼強指出,《“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三減三健”,不僅考驗企業在産品研發端的營養創新實力,更要大力推動在消費端樹立合理膳食的健康觀,為實現全民健康共同努力。讓營養更美味,讓美味更營養。

  聯合利華天津食品工廠的供應鏈設計在保證健康營養和滿足市場需求等方面都有充分考量。張海濤坦言,“有將近100位廚師是我們的員工,他們中85%以前是酒店行政總廚。在預判趨勢的基礎上將最好的味道製作出來,並且能夠在多樣就餐環境下很好地把它還原出來,這也是我們的核心競爭優勢之一。”

  通過長期實踐,聯合利華探索出從傳統製造到可持續智造的共性規律,這正是其作為“燈塔工廠”對整個行業的價值所在。當前,製造業向智能、綠色、服務方向轉型升級是大勢所趨,在數實融合的大背景下,只有把握住機遇及時轉型才能激流勇進、不落時代下風。

  聯合利華天津食品工廠所在的天津市,聚焦事關長遠發展的重點領域,提出集中力量組織實施“十項行動”,其中包括製造業高質量發展行動,就是要大力推動製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加快建設全國先進製造研發基地。

  特別是天津港保稅區,這些年智能製造産業集群持續快速發展,主要涉及領域包括汽車部件、民用航空、電力裝備、海工裝備、特種裝備等。它們在當地優化營商環境政策“組合拳”的支持下,邁開步子,加快以數字化作為創新驅動的源動力,展現出不俗的市場競爭優勢。

  今天,“燈塔工廠”的示範效應讓越來越多人意識到:推動工業數字化、智能化進程,對中國加快經濟高質量發展意義重大。無論是規模企業還是中小企業,都將在數字化改造中獲得新生。對正在加速邁向製造強國的中國來説,這是必須要經歷的過程。

來源:2023年7月12日出版的《環球》雜誌 第14期

《環球》雜誌授權使用,如需轉載,請與本刊&&。

更多內容敬請關注《環球》雜誌官方微博、微信:“環球雜誌”。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