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中企出海打通國際物流“大通道”
2021年11月11日,工作人員在西班牙瓜達拉哈拉市的菜鳥網絡所設立的海外倉中工作
“最大限度地幫助企業降低全鏈路物流成本、提高派送時效,從而提升其客戶滿意度、快速搶佔市場,逐步實現從産品商到品牌商的轉化。”
文/《環球》雜誌記者 張璇 魏一駿
編輯/張海鑫
以“東方美粧”為核心理念的中國彩粧品牌花西子,在深耕國內美粧市場的同時開拓國際美粧市場,其産品已遠銷日本、美國、歐洲等多個國家和地區。與之相伴而行的正是跨境物流服務商。
“因為化粧品有防碎需求,需要跨境物流上的特別‘呵護’,我們和菜鳥合作整體時效提升20%至30%,也讓我們的商品可以更高效地到達海外消費者手中。”花西子海外業務負責人對《環球》雜誌記者&&。
花西子與跨境物流企業協同發展只是行業的縮影。
近年來,物流企業助力打造國內大循環的中心節點、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鏈結,通過建前置倉、布海外倉等“硬聯通”基礎設施,以及提升數字化通關等“軟聯通”水平,在拓展國際經貿新空間,推動中國製造、中國品牌“出海”方面發揮着重要作用,促進了外貿結構優化提升和高質量發展。
合力搭建中國製造出海“基礎設施”
寧波舟山港梅山港區遠控操作室內,橋吊司機緊盯屏幕、雙手配合推動搖桿,數公里外的無人橋吊將一個個集裝箱在萬噸巨輪和集裝箱卡車間裝卸,呈現一派忙碌有序的生産圖景。
今年1至4月,寧波舟山港完成集裝箱吞吐量1131.4萬標準箱,同比增長3.4%。面朝繁忙的太平洋主航道,背靠我國經濟活力涌動的長三角,寧波舟山港的300多條集裝箱航線連接着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600多個港口,為經濟高質量發展、供應鏈穩定提供了有力支撐。
港口內外,為這些貨物服務的物流企業積極搭建起“海、陸、空、鐵”全方位暢通的國際物流體系,重塑着國際快遞物流資源配置的新格局。
離寧波舟山港200多公里的嘉興環洋電商物流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環洋國際速遞)嘉興轉運中心,裝卸人員正將快件放上傳送帶進行安檢。“這些包裹將送入華東轉運中心再出海。”該公司副總裁沈梁斌向《環球》雜誌記者介紹,公司在國內有10個同等規模的轉運中心,包裹日均處理40萬件。通過監控數據可以看到,今年發往美國、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等國家的包裹數量明顯增加。
環洋國際速遞是一家提供全球化運輸、物流、供應鏈管理服務的供應商,與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物流服務商合作,通過傳統空運、海運、鐵路、歐洲卡車班列國際幹線運輸,實現門到門、點到點的全鏈路跨境物流服務。同時,環洋國際速遞在美國、越南、新加坡設有獨立運營的海外倉,同時和LG美國、抖音跨境電商等聯合運營海外倉。
近年來,阿里巴巴國際站也在發力物流服務,鏈結全球物流合作夥伴,集成跨境物流的各種運輸模式,覆蓋從前端訂單管理、頭程攬收、倉儲、報關、國際運輸,到後端的清關、本地運輸、最後一公里等端到端一站式跨境物流服務。目前,阿里巴巴國際站物流服務已在全球22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超過26000條運力專線。
“我們把以前分散的運力,整合成一站式可視化的物流解決方案。對於買賣雙方而言,就是把以往分段式的線下服務商物流服務,變成滿足客戶實際需求的‘端到端’物流服務,解決了各類堵點,提高了效率。”阿里巴巴國際站履約物流及關務部負責人魏冉向《環球》雜誌記者介紹,阿里巴巴國際站於5月底上線的物流跟蹤&&,支持便捷軌跡查詢、一鍵分享買家、發貨異常主動預警等,讓跨境物流不再像開盲盒。
記者採訪了解到,跨境物流企業不斷建設海外倉和獨立站,提升海外市場競爭力,蓄力謀變,同時也在合力搭建中國製造“出海”、品牌“出海”的“基礎設施”。2021年,浙江省郵政管理局會同浙江省自貿辦聯合下發《關於支持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發展提升跨境寄遞服務水平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打造環杭州灣全球快遞物流樞紐,強化國際快遞物流的支撐保障能力,全力構築全球快遞智能骨幹網絡,更好地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
去年4月,寧波舟山港集團、寧波梅山保稅港區以及寧波主要跨境電商企業共同成立寧波數智跨境物流有限公司,旨在打造跨境電商國內出口前置倉一站式服務&&,為長三角乃至全國的外貿企業提供物流服務。
“有了前置倉,一些想做跨境電商,但礙於自身貨物體量較小、無法滿足整櫃裝貨要求的中小企業,可以將貨物送到前置倉拼箱。在寧波梅山集中‘拼團’後出貨,如此既可以增強與船運公司的議價能力,又讓小批量、高頻次的運輸成為可能,從而提升海外消費者的購物體驗。”中基天時(寧波)創新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卓穎&&。
打通海外“最後一公里”
對於跨境物流企業來説,最難把控的是境外地區的末端配送和服務,這也意味着,跨境物流服務僅覆蓋跨境運輸鏈路還遠遠不夠,必須打通物流全鏈路,發展海外本地化業務。
深諳此道的跨境物流企業開始加快海外布點。“這幾年跨境電商産業發展迅速,一方面傳統外貿企業逐步介入跨境電商業務,另一方面傳統製造企業部分轉型為工貿一體企業。相應地,跨境倉儲與物流服務需求也在穩步增長。我們公司在不斷擴倉,目前美國、德國、英國、加拿大的海外倉已有18萬平方米,今年美國還要擴倉2萬平方米,旺季單月各類業務發貨總量達到30多萬單。”寧波發現國際物流有限公司總裁許光輝對未來的外貿發展信心滿滿。
“以科技引領跨境供應鏈創新,為用戶提供可視化、數字化、高效的物流供應鏈綜合解決方案,是行業發展的重要方向。”無憂達(寧波)物流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無憂達)董事長王勇向《環球》雜誌記者説,企業在全球設立了23個運營中心,並搭建3個數據中&,綜合最優路徑和算法加速海外“最後一公里”配送。
阿里巴巴旗下的物流企業菜鳥,自2018年啟動“國際物流大通道”建設以來,已建成覆蓋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智慧物流網絡,日均處理超過450萬件跨境包裹。在菜鳥重點市場,海外消費者從中國網購下單商品10天以內即可收貨,運費僅相當於一杯咖啡的價格。
菜鳥集團首席執行官萬霖向記者介紹,菜鳥的國際化採取基礎設施“硬聯通”和數智建設“軟聯通”相結合的戰略。一方面,通過建設物流設施促進貨通全球,另一方面,通過推廣數字技術提升全球物流效率。海外本地化端則是菜鳥主要投入的方向,主要是搭建本地化的分撥中心、海外倉和末端配送團隊。比如,在歐洲建立了卡車運輸網絡,設立了8000多組自提櫃,並在巴西、法國、西班牙等國家逐漸建立起本地配送網絡。
許光輝説,現在有大量的中小貿易公司、品牌方、工廠通過寧波發現國際物流有限公司的倉儲與物流體系“出海”,公司的服務簡化了它們的銷售流程、提高了商品交付時效,也實現了和客戶的共同進步。未來,公司還將在東南亞、拉美等地開設海外倉,助力跨境電商企業擴大市場。
助力“出海”企業轉型升級
對於跨境電商賣家來説,物流是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尤其是那些做中大件産品的客戶,退換貨、物流成本高等一直是困擾它們的痛點。
王勇以健身器材客戶為例介紹,該客戶面臨物流成本高的問題,導致産品銷量及利潤一直無法提升。無憂達利用數字化技術幫助該賣家通過訂單生成熱力分佈圖,幫助客戶準確掌握訂單在不同季節、不同時間、不同地區的“量”的分佈,幫助客戶精準備貨和産品優化,降低備貨成本、提高供應鏈周期準確率並降低尾程派送成本。
“用數據去決定準確的庫存分佈,這樣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幫助企業降低全鏈路物流成本、提高派送時效,從而提升其客戶滿意度、快速搶佔市場,逐步實現從産品商到品牌商的轉化。”王勇説。
“以往是收到包裹後訂倉發運,現在通過系統對歷史數據進行精準測算,進行內部預申報,提前鎖定倉位,並安排進口國預報關、卡車提貨預約的前置服務,整體發運時效比以往提升了1倍。”沈梁斌説,目前從中國倉庫攬收到美國客戶簽收最快僅用3天,韓國則是2天。這個舉措不僅能幫助中國賣家實現海外實時銷售,且在旺季能提高客戶體驗度,降低備貨成本。
“這兩年我們還開始着力打造數字國際化物流産業聯盟,通過與不同國家和地區優質的跨境貿易服務商、倉庫服務商、關務、金融服務商、監管機構等緊密合作,打破各個環節的屏障,發揮各自優勢,助力中國‘出海’企業打造國際品牌。”沈梁斌告訴《環球》雜誌記者。他舉例説,公司協助中國賣家在美國完成系列基礎服務,包括註冊海外公司,尋找海外財務、稅務、法務支撐等。另外,根據賣家的海外銷售形式和産品類型的不同,公司為之匹配適當的海外倉儲和當地清關、派送服務。
多位物流企業受訪者&&,隨着國內出口商品從低端向中高端轉型,越來越多的科技類、新能源類産品需要它們提供個性化的服務,他們將全力提供支撐服務,助力中國製造轉型和“出海”。
來源:2023年6月28日出版的《環球》雜誌 第13期
《環球》雜誌授權使用,如需轉載,請與本刊&&。
更多內容敬請關注《環球》雜誌官方微博、微信:“環球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