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芥末醬油做一道佐酒美食

2023-06-13 10:02:58 來源: 《環球》雜誌

  到了飯點,意大利人坐進餐廳,第一件事就是把香醋和橄欖油倒在盤子裏。

文/宿亮

編輯/胡艷芬

  朋友去東京旅游,捎回一瓶包裝精緻的芥末醬油,原料用了長野的山葵和柚子。山葵味道的衝勁伴上柚子的香甜,一打開瓶蓋就衝出來。聞到這種味道,腦子裏一定是在想它和什麼食材搭配會發生化學反應。

  我最喜歡收到的禮物恐怕就是各種製作美食的調料了。如果是來自異國他鄉,帶一身看不懂的文字説明,那也是極好的。因為用起來完全就是一段破案歷程。

  幾年前去土耳其旅游,在伊斯坦布爾的集市上,有很多鋪位賣藏紅花。我不懂醫,不了解藏紅花有什麼食補的功能。不過,它的確是燉肉能用得上的好東西,不僅香,還有鮮艷的色彩。西班牙海鮮飯那種金黃色就是用藏紅花調出來的。

  當然,我不是抱着給廚房進貨的心思去土耳其轉悠的。看著高昂的價格,實在不值當作為手信帶回國。巧了,這種心態,土耳其的小店主也了然。他們會兜售一種小木盒,裏面集納了各種幹調料,如薄荷碎、香菜籽、小茴香籽、牛至粉、咖喱粉、鹽膚木,以及混合胡椒粒等等。最後,在中間放一小撮藏紅花和一隻精美的胡椒研磨器。

  是不是觀賞性和可玩性立刻就顯現出來了?做飯捧着這麼個盒子,就像畫家拿着調色板,創作出來的是藝術品。在歐亞大陸交界處,土耳其的香料生意做了上千年,怪不得人家這麼有創意。

  沒有油醋汁的意大利餐館,一定是不正宗的。很多意大利小館子,桌子上都會有一種雙層嵌套的小罐子,內層是Balsamic,外層是橄欖油。Balsamic在意大利語裏是“芳香”的意思,也就是意大利香醋,是用一種叫做白玉霓的葡萄品種釀造的,過程跟釀葡萄酒差不多。

  到了飯點,意大利人坐進餐廳,第一件事就是把香醋和橄欖油倒在盤子裏。油和醋並不容易混合,只會糾纏環繞在一起。這個時候,服務生會端出一小籃麵包。掰下一小塊還冒着熱氣的麵包,蘸點油醋汁塞進嘴裏。面香、油香和醋香,一定是最開胃的組合。

  按意大利人的説法,這種油醋汁是美第奇家的公主嫁給法王亨利二世時被帶到法國的。於是,各種版本的油醋汁在法餐裏大行其道,算是法國菜裏的意大利基因。

  做飯時用得最多的是鹽。鹽的歷史值得大書特書,特別是在中國古代經濟史中不可或缺。不過,現在市面上常見的精鹽雖然用途廣,但味道沒什麼特色。其實,鹽的來源和製作方式有很多,也有不少除了鹹之外的其他味道。

  我的廚房裏常備竹鹽,倒不是因為竹鹽可減肥之類的傳言,而是因為用松木、鮮竹烤鹽,具有了一種獨特的味道。

  鹽之花也很有趣,來自法國布列塔尼的獨特紫羅蘭味道,也能給食材混入別樣的清新味道。還有大顆粒粉鹽,特別適合放在肉上,激發礦物質的奇妙味道。

  這幾年,在上海舉辦的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有一對巴基斯坦兄弟年年來銷售喜馬拉雅鹽燈。我總是有一種幻覺,想舔一舔,看看它的味道更適合做菜,還是做肉……

  周末慵懶的下午,打開朋友帶來的芥末醬油,讓香甜的味道充盈在空氣中。猶豫良久,我把手邊的牛油果切成小片,再用蘸了粉鹽的杯子倒一小杯酒。牛油果蘸芥末醬油,是最適合一個人獨酌的小菜了。

來源:2023年6月14日出版的《環球》雜誌 第12期

《環球》雜誌授權使用,如需轉載,請與本刊&&。

更多內容敬請關注《環球》雜誌官方微博、微信:“環球雜誌”。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