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烤肉和阿根廷烤肉誰更香

2023-06-07 06:55:23 來源: 《環球》雜志

 

2017年8月20日,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舉行了一場烤肉大賽,

圖為當天參賽者在準備烤肉

 

  在烤肉這件事上,兩國的“對壘”其實有點“非典型”。

文/《環球》雜志記者 趙焱(發自裏約熱內盧)

編輯/吳美娜

  都説巴西和阿根廷兩國相愛相殺,幾乎所有事情都要分出個勝負才罷休,特別是在足球場上,誰也不服誰,甚至“球王”都要一國出一位才行。而説到烤肉,兩個國家的人自然也不遑多讓。

  不過,在這件事上,兩國的“對壘”其實有點“非典型”。兩國烤肉(以牛肉為主)都源自高喬人,只是所用牛肉品種不同,切割、制作方法有差異,況且喜好口味因人而異,非要分出個伯仲來未免刻意為之了。

  《環球》雜志記者生活、工作在巴西,自然對巴西烤肉吃得更多、了解也更多,從剛開始好奇想每一種都嘗一嘗,到後來每次只挑幾個部位吃,再到逐步了解巴西的烤肉文化,深感巴西烤肉已經不僅限于美食了。

  巴西烤肉在當地的叫法是churrasco,無論是巴西使用的葡萄牙語,還是其他外語,都可以直接用這個詞。據考證,該詞是從古老的語言演變而來的,意思是用火烤。

  巴西烤肉源自巴西南部和阿根廷接壤的地區,這裏生活的是以放牧為生的高喬人。高喬人是南美印第安人和西班牙人長期結合形成的混血民族,保留了較多印第安文化傳統,他們習慣于馬背上的生活,英勇強悍。四處放牧的高喬人會隨身佩帶長劍短刀,吃飯時就用長劍穿起整扇的牛排或是整條的牛腿,撒上粗鹽調味,再生起一堆篝火,將肉插在篝火邊上,烤熟一層就切下一層來吃,隨烤隨吃。

  因此,現在世界各地的巴西烤肉自助餐,基本上都是除了沙拉、配菜自助外,還有服務員穿梭在各桌之間,舉著長長的鐵釬穿著的肉,不斷用刀將烤好的一面切到顧客盤中,切完後再拿回烤爐繼續烤。在不少巴西烤肉店,服務員還會穿上南部高喬人的服飾,吃烤肉好像看表演。

  巴西除了南部少數地區外,大部分領土都位于亞熱帶和熱帶,因此需要耐熱性較高的牛種。于是,100多年前巴西引進了印度瘤牛,經過科研部門不斷的基因改良,就有了毛短、生長期短且肉質細嫩的品種,被稱為巴西瘤牛。

  為何叫瘤牛?因為在這種牛脖頸處有一塊肌肉組織隆起,看著像長了一個大瘤子。也正是這個原因,其他國家的烤肉都沒有這個部位。這塊牛尖峰在巴西叫做cupim,裏面肌肉組織和脂肪交錯,烤過後特別軟糯,很受歡迎。

  不過這塊牛尖峰制作起來是最麻煩的,需要先用錫紙包了,悶烤後再放到火上和其他肉一樣烤。而其他部位的肉,幾乎都是撒了粗鹽粒直接丟到烤肉架上就行。因此,名聞天下的巴西烤肉,其實可以説並沒有什麼秘制配方,非要説秘方,也就是肉質好,隨便烤烤就能讓人唇齒留香。

  隨著這些年中巴貿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巴西牛肉出口到中國。有些人覺得,巴西牛肉也一般啊,吃起來也不覺得嫩。這是因為,巴西烤肉細嫩的秘訣,就是不烤到全熟。而多數中國人不愛吃還帶血絲的肉,一定要烤到全熟,那肉自然就老了。

  記者曾經看到過一張巴西烤肉圖示,很能説明巴西人對烤肉的理解:很不熟的,神聖;比較不熟的,完美;剛剛好的,還不錯;比剛剛好過一點,你確定嗎?全熟的,別逗我們了!

  在巴西超市可以看到,不同部位的牛肉價格不同,簡單烤一下就能吃的裏脊、後臀尖、小牛肉最貴,而中國人喜歡的牛腱子肉最便宜,牛尾也不貴,因為巴西人很少會燉肉(除了東南部的米納斯吉拉斯州)。

  其中後臀尖也叫三角肉,烤肉店會將這塊肉折成半圓的弧形穿起來烤,形狀漂亮又好吃。這塊肉的特點是靠近皮的那一面有一層肥油,烤過之後肉被油浸過更嫩,而肥油部分也不膩了。

  在巴西烤肉店,單是烤牛肉就有十幾個部位,而烤肉店裏除了牛肉,還會烤雞腿、香腸、雞心、豬排、羊腿、羊排、奶酪、大蒜麵包、菠蘿等,再配上薯條、奶酪條、奶酪包、巴西炸餃子、木薯粉炒雞蛋,以及自取的各種沙拉、熱菜和水果,即便每一種都只嘗一口也飽到不行。

  當然,巴西人吃烤肉不一定總在烤肉店,自己家裏或者出門野餐都可以隨時烤肉。在巴西,烤肉也是一種社交活動,親朋好友聚會通常會在自家後院或者小區公共區域烤肉;巴西人喜歡辦派對,周末、節假日的派對上也一定要有烤肉才好。

  中國人常説“沒有什麼煩惱是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在巴西,就可以直接換成“沒有什麼煩惱是一頓烤肉解決不了的”。去年卡塔爾世界杯期間,巴西隊被克羅地亞隊淘汰後,《環球》雜志記者本想去安慰一下巴西朋友們,結果看到他們在社交媒體上發了這樣的狀態圖:相聚看球的一幫朋友們大概也就傷心了十分鐘,烤肉開始後就都喜笑顏開了。

  説到了世界杯,就不能不提阿根廷烤肉了。去年阿根廷世界杯奪冠,據説這與阿根廷隊員天天都能吃到烤肉分不開。為了吃烤肉,阿根廷隊甚至放棄了舒適的五星級酒店,選擇住在學生宿舍,方便烤肉。可見烤肉對于阿根廷人有多重要。

  《環球》雜志記者去阿根廷出差過幾次,和當地同事一起了解過一些阿根廷烤肉的情況。不妨偷偷説一句,其實記者覺得阿根廷烤肉更好吃。

  阿根廷烤肉,西班牙文是asado,字面意思很簡單,就是烤。和巴西烤肉一樣,阿根廷烤肉也是源于高喬人,因為高喬人除了生活在巴西南部,還生活在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等地。

  阿根廷烤肉的核心食材之一,就是安格斯牛,這個品種源自蘇格蘭東北部,19世紀初經過改良成為黑色無角的外形,肉質好,出肉率高,加上潘帕斯草原天然肥沃的“黑土地”和含有高蛋白的牧草,為牛肉的品質提供了保障。

  阿根廷烤肉要麼在地上架起來,整扇肉放在篝火邊,叫做豎烤;要麼放一個鐵架子,將大塊肉平攤在架子上橫烤,和巴西烤肉切塊穿起來不太一樣,總體上肉塊更大,更豪邁。

  巴西烤肉只需要用粗海鹽調味,而阿根廷烤肉甚至粗鹽粒都不需要,少許撒一點點鹽或者根本什麼調料都不用,只是吃的時候蘸一種叫做奇米丘裏(chimichurri)的青醬就好。

  和巴西人一樣,阿根廷人的派對也經常離不開烤肉,重要日子的家庭聚餐大多也是吃烤肉。不同的則是,巴西人吃烤肉時喜歡喝著啤酒扭著桑巴,而阿根廷人則喜歡配著紅酒欣賞探戈。

  不過,在巴西烤肉的發源地吃烤肉時,可以找到和阿根廷人的共同點——喝馬黛茶。馬黛茶由馬黛樹的葉子制成,阿根廷人幾乎走到哪裏都會帶著他們的馬黛茶具——茶杯和開水壺,還有專門放茶具的皮包可以肩背;而巴西高喬人如果在外州碰到老鄉,也一定會遞過一杯馬黛茶一起喝,而且一定是同一根吸管。巴西前總統羅塞夫在2014年總統大選投票時,在老家南裏奧格蘭德州投票點,就與群眾們一起喝了馬黛茶。

來源:2023年5月31日出版的《環球》雜志 第11期

《環球》雜志授權使用,如需轉載,請與本刊聯繫。

更多內容敬請關注《環球》雜志官方微博、微信:“環球雜志”。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