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甲煥發“第二春”?

2023-06-01 10:02:07 來源: 《環球》雜志

 

5月10日,國際米蘭隊球員恰爾汗奧盧(左)與AC 米蘭隊球員吉魯拼搶

 

    在一個賽季的“狂飆”之後,意大利足球依然要面對球場設施陳舊、年輕球員培養土壤匱乏、聯賽號召力不強、營收能力孱弱等一係列老生常談的問題。

文/《環球》雜志記者 韋驊

編輯/黃紅華

  一覺醒來,意大利足球甲級聯賽(以下簡稱意甲)倣佛重回上世紀90年代。

  5月17日,在2022-2023賽季歐洲冠軍聯賽(以下簡稱歐冠)準決賽中,來自意甲的國際米蘭以兩回合凈勝3球完勝同城對手AC米蘭,以“闖入者”的姿態等待與英超曼城隊的巔峰對決。與此同時,同樣來自意甲的球隊羅馬和佛羅倫薩,分別在歐足聯歐洲聯賽(以下簡稱歐聯杯)和歐足聯歐洲協會聯賽(以下簡稱歐協聯)準決賽中淘汰各自對手,闖入決賽。三隊進軍決賽,六隊晉級八強,本賽季的歐戰,三軍用命的意甲可謂“一枝獨秀”。

意外的驚喜

  如果時光倒流二三十年,這樣的場景並不會讓人感到意外,可在如今意甲常年外戰不力的大背景下,多支意甲球隊創造高光時刻,成了眾多意甲球迷不曾想甚至不敢想的一種幸福。意大利國家隊又一次無緣世界杯後,意甲球隊在歐戰中的異軍突起,倣佛在輕輕擦拭著他們依舊隱隱作痛的傷口。

  回顧即將結束的這個賽季,意甲球隊確實給人們帶來了“驚喜”。在歐冠小組賽中,國際米蘭兩戰巴塞羅那一勝一平,在不被看好的情況下從“死亡之組”中脫穎而出;首戰4:1大勝利物浦的那不勒斯,之後在兩場與阿賈克斯的比賽中轟入10球;末輪小組賽,AC米蘭4:0橫掃薩爾茨堡紅牛,時隔9年再進歐冠淘汰賽。

  上一次意甲球隊在歐冠八強中佔據三席還是遙遠的2005-2006賽季。之後,意甲球隊便在這一頂級舞臺“日漸式微”,面對西甲、英超球隊的“圍剿”,偶有球隊突圍,但很難形成集團優勢。2010年可以看成一個分水嶺,國際米蘭在那一年豪取三項冠軍,這也是意甲最後的榮光。

  隨著皇家馬德裏、拜仁等老牌豪門不斷鞏固地位,再加上曼城、巴黎聖日耳曼等“足壇新貴”的崛起,意甲球隊在歐戰中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存在感也越來越低。在歐冠賽場,一直對冠軍野心勃勃的尤文圖斯,2015年和2017年曾兩度進軍決賽,可最終都鎩羽而歸;2018年,羅馬面對巴塞羅那上演過驚天大逆轉,奇跡般殺入四強;2020年,火力全開的亞特蘭大在單場定勝負的複賽中面對巨星雲集的巴黎聖日耳曼曾一度將對手逼入絕境,但還是遺憾地被擋在準決賽門外。而這些,幾乎就是意甲球隊在2010年後全部的高光時刻。

  即便是放眼整個歐戰體係,這十多年也只有羅馬在去年為意甲贏得歐協聯冠軍,可這項冠軍的意義更多地在于讓羅馬圓夢隊史上首個歐戰桂冠,以及成全了穆裏尼奧的歐戰大滿貫,至于冠軍本身的含金量,在歐冠面前成色顯然不足。

  所以當近三個賽季的意甲冠軍(那不勒斯于5月奪冠)在今年3月齊刷刷出現在歐冠八強抽簽儀式上時,讓人眼前一亮。最後一支捧得“大耳朵杯”(歐冠冠軍獎杯)的意甲球隊國際米蘭,上一次晉級八強還要追溯到2011年。號稱擁有“歐冠DNA”、奪冠次數僅次于皇馬的AC米蘭,已經11年沒有邁過這一門檻,也不再是歐冠常客。在意大利足球版圖中佔據重要位置的那不勒斯,甚至是第一次出現在複賽的舞臺。

整體環境拖後腿

  本賽季兩場在歐冠主題曲中打響的米蘭德比,勾起了無數老一輩球迷的情懷,他們回味著18年前兩隊對決時戲劇性的煙花,以及那個年代巨星涌現的亞平寧。因此當曙光隱現,坊間也傳出“意甲復興”的論調。可這,更像是一部分球迷的一廂情願。需要指出的是,意甲球隊這一季的集體閃光,並非自身實力的絕對體現,背後包含著抽簽運氣等一係列可遇不可求的偶然因素。無論是場上的陣容深度,還是場下的營收體量,意甲球隊都無法真正與歐洲頭部球隊抗衡。

  因為比賽節奏緩慢、觀賞性不強,意甲聯賽飽受球迷詬病。拋開技戰術本身不談,當一位球迷收看一場意甲比賽,最先映入眼簾的或許就是老舊的球場。目前意甲的大部分球場還是為1990年世界杯而翻新的,像那不勒斯的馬拉多納體育場、羅馬的奧林匹克體育場甚至還有一圈田徑跑道,這大大降低了觀賽體驗,即便是久負盛名的聖西羅也無法跟上現代化的需要。更為重要的是,除了尤文圖斯等少數幾家俱樂部擁有專屬球場,意大利大多數的球場所有權都歸為當地政府,這不僅意味著每家俱樂部要支付不菲的租金,也沒法進行自主的商業開發。

  尤文的安聯球場是意甲第一座由俱樂部全權擁有的球場,自2011年投入使用以來,到2022年已經給“斑馬軍團”帶來超過5億歐元的收入。新球場的“加持”,為尤文圖斯實現九連冠霸業打下了堅實基礎。

  近些年意甲多家俱樂部確實也提出了新球場計劃,但意大利的繁文縟節大大拖累了項目的進展。比如,米蘭雙雄早在2019年就公布了新球場的設計方案,但4年多過去了,兩家俱樂部還在為是否合建以及如何選址等問題與多方“扯皮”。好在隨著意大利提出申辦2032年歐洲足球錦標賽,或會促進新球場的迭代。

  球場收入只是一方面,更大的差距來自轉播收入。這一塊是俱樂部最為看重的“蛋糕”,但意甲的落後是全方位的。根據《米蘭體育報》去年的統計,2021-2022賽季,意甲的轉播收入剛剛超過10億歐元,在歐洲五大聯賽中僅高于法甲,而排名第一的英超聯賽轉播收入超過40億歐元。具體到俱樂部層面,意甲收入最高的國際米蘭上賽季的轉播分成為8400萬歐元,不及在英超排名墊底的諾維奇。根據德勤會計師事務所公布的上賽季俱樂部收入報告,意甲是五大聯賽中唯一沒有球隊收入進入前十的聯賽,排名第11位的尤文圖斯收入為3.4億英鎊,只有榜首的曼城隊的一半……

  收入的多少也會左右俱樂部在轉會市場的投入,與英超時常甩手就是單筆過億的“大單”相比,意甲在轉會市場要“吝嗇”許多。沒有強援,直接影響的就是球隊成績,這反過來又會導致球隊的獎金、讚助收入下滑,隊中的核心球員也可能受到其他聯賽的高薪誘惑……于是,如此往復、無限迴圈。

  此外,相較于備受外資青睞的英超聯賽,意甲的整體環境也讓潛在投資者掂量再三。再加上新冠疫情的影響,這幾年宣告破産的俱樂部不在少數,其中就包括中國球迷所熟知的切沃和卡塔尼亞。本賽季,桑普多利亞慘遭降級,加上嚴重的經濟問題,這支曾經的意甲勁旅可能難逃解散的命運。

國家隊受影響

  俱樂部難以破局,國家隊同樣陷入瓶頸。在闖入歐冠八強的三支球隊中,意大利本土球員的貢獻並不大,尤其鋒線上幾乎都是外援挑大梁。意大利國家隊主教練曼奇尼在多個場合公開表態,希望各俱樂部給予年輕人更多機會。曼奇尼並非“哭窮”,為了解決進攻乏力的問題,他還將目光投向了阿根廷,希望徵召歸化球員雷特吉入隊。

  意大利並非沒有足球人才,只是當下的生態讓他們很容易遭到埋沒。自意大利隊確定無緣卡塔爾世界杯後,曼奇尼以犧牲歐洲國家聯賽成績為代價,破釜沉舟地提拔了多名年輕球員入隊,尼奧托就是個例子。這名出自國際米蘭青訓的小個子邊鋒,在國米苦苦得不到機會,隨後轉投瑞士蘇黎世俱樂部打出身價,並最終加盟英超球隊利茲聯。回顧當時離開國米的情景,尼奧托表示,雖有不舍,但自己作出了一個正確的決定。

  在歐洲,20歲左右就挑起大梁的球員不在少數,比如英格蘭隊的福登、貝林厄姆,法國隊的瓊阿梅尼、卡馬文加,西班牙隊的加維、佩德裏,盡管意大利隊也有托納利這樣的“00後”進入人們的視野,但相比于鄰國的成率,“藍衣軍團”還是落後了不少。

  國際米蘭、羅馬、佛羅倫薩即將懷揣夢想挺進決賽舉辦地伊斯坦布爾、布達佩斯和布拉格,亞平寧半島也有望再現1990年包攬歐洲三大杯的盛景。但在一個賽季的“狂飆”之後,意大利足球依然要面對球場設施陳舊、年輕球員培養土壤匱乏、聯賽號召力不強、營收能力孱弱等一係列老生常談的問題。

來源:2023年5月31日出版的《環球》雜志 第11期

《環球》雜志授權使用,如需轉載,請與本刊聯繫。

更多內容敬請關注《環球》雜志官方微博、微信:“環球雜志”。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