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歐洲氫銀行”管窺歐盟氫能發展新戰略

2023-05-25 07:09:48 來源: 《環球》雜志

 

2022年8月24日在德國下薩克森州拍攝的氫能載客列車

  在全球碳中和形勢不斷發展的背景下,氫能也日漸成為未來國際經濟合作的重要領域。中歐能源合作互補性強,氫能有望成為打造中歐綠色合作夥伴關係的新增長點。

文/楊成玉

編輯/馬瓊

  近年來,歐盟加速降低對化石燃料依賴,主打可再生能源制氫(綠氫)在需求應用端的減排能力建設,並將氫能發展視為2050年實現碳中和、2030年與俄羅斯能源“脫鉤”的雙重目標的具體行動路徑。

  2019年歐盟建立“氫能産業聯盟”,2020年歐盟委員會出臺《歐盟氫能戰略》,將綠氫視為交通、運輸、化工、冶煉等行業低碳轉型的終極方案,並在全産業鏈各環節部署了840個相關項目。

  截至目前,歐盟及其成員國現有發展計劃中的氫能項目投資額,在其清潔能源産業投資額中的佔比已超過30%,進一步夯實了其在氫能領域的科技創新與産業優勢,將助力歐盟確立其在全球制氫電解槽等設備生産領域的領先地位。

“歐洲氫銀行”

  為進一步支援氫能産業發展,助推可再生能源和綠色經濟轉型,歐盟委員會3月16日發布了名為“歐洲氫銀行”(European Hydrogen Bank)的戰略政策文件。該戰略擬通過充分挖掘自身市場潛力,為綠氫産業保持全球領先優勢提供更好的政策和市場環境,推動歐洲企業在全球氫能市場中發揮主導作用。

  顧名思義,“歐洲氫銀行”的銀行屬性體現在整合與協調歐盟現有的融資工具方面。

  歐盟委員會預測,到2030年,歐盟為建設氫能生産、運輸、消費全産業鏈需追加投資3350億~4710億歐元,為提供滿足電解氫生産的可再生能源電力需投資2000億~3000億歐元,為氫能産業關鍵基礎設施需投資840億~1240億歐元。因此,有必要整合歐盟現有融資機制,發揮協同效應。

  “歐洲氫銀行”旨在通過三個方面加強融資整合。

  一是在現有歐盟區域發展基金、交通建設計劃、基建投資計劃等機制性投資基礎上,推出更簡明的項目支援政策。

  二是協調歐盟成員國現有氫能融資計劃,推動建立由歐盟統籌、面向成員國的支援機制。

  三是將協調歐盟“全球門戶”戰略、歐盟發展援助工具、歐洲投資銀行以及各成員國對外發展融資項目,對歐洲企業在域外實施的氫能項目提供有針對性的支援。

  在此基礎上,“歐洲氫銀行”計劃投資30億歐元,在歐盟建立“未來氫能市場”。一是到2030年將綠氫年産量提升至1000萬噸,並每年從域外國家進口1000萬噸綠氫;二是推動産業轉型,擴大制氫電解槽産能,提升工業韌性;三是提升綠氫相關副産品産能,促進歐洲鋼鐵、化肥等能源及資源密集型産業降低能源成本和碳排放水準,推動航運業提升低碳能源使用比例;四是推動氫能配套制造業增長,增加就業機會。

四大具體措施

  為實現“氫能社會”的遠景目標,“歐洲氫銀行”提出了四大具體措施:

  一是提供穩定政策補貼。歐盟機構將設計並完善綠氫拍賣機制,向中標企業生産的氫氣提供最多10年的固定補貼,為綠氫價格保持穩定提供政策支援。預計首批拍賣補貼總規模約8億歐元,將有效彌補歐産綠氫成本相對較高的短板,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二是推動內部公平競爭。歐盟將在綠氫拍賣機制基礎上建立泛歐“綠氫”項目拍賣平臺,成員國均可在這一平臺發布以本國資源支援的綠氫項目。歐盟委員會將核實相關項目資訊,以保證公平競爭,推動整合歐盟氫能市場。

  三是穩步提升對外貿易。歐盟將建立一套係統性政策工具,以規范同域外國家的氫能貿易,為自身氫能轉型尋找更多外部支援,包括將ESG(環境、社會責任、公司治理)納入歐盟綠氫進口政策框架,通過歐盟發展援助資金為域外國家自歐進口綠氫提供補貼,建立“綠氫”國際貿易中介機構以更好地對接域內外生産商和需求方等。

  四是增強市場資訊透明度。歐盟委員會將同歐盟統計局、氫能産業聯盟等合作,通過項目融資機制和行業監測機制收集政策資訊,分析研判國際氫市場發展趨勢,按需更新自身氫能基礎設施規劃。推動歐盟成員國與域外國家綠氫生産商簽署協議,收集和分析別國氫能貿易資訊。

  長期看,“歐洲氫銀行”聚焦的戰略目標有三個:一是擴張“綠氫”産能;二是開辟“綠氫”應用場景和新需求;三是增加匹配崗位的勞動力供給。考慮到現實情況,該戰略在短期執行階段主要圍繞突破當前市場和成本的局限:一方面,協調綠氫産業鏈上下遊的供給和需求,撬動歐洲投資者將相關産業投資留在歐盟域內,建立綠氫原始市場;另一方面,通過公共政策介入,縮小綠氫與其他化石燃料之間的成本差距,提升綠氫的市場競爭力。

中歐能源合作新增長點

  氫能被廣泛認為是重要的未來能源,近年來美西方國家加速布局推進氫能産業,爭奪技術先發優勢和産業主導權,先發優勢和起跑線競爭態勢明顯。

  在全球碳中和形勢不斷發展的背景下,氫能也日漸成為未來國際經濟合作的重要領域。中歐能源合作互補性強,氫能有望成為打造中歐綠色合作夥伴關係的新增長點。

  整體上看,中歐圍繞氫能發展的政策路線相符。中國已先歐盟一步于2022年發布支援氫能發展的《氫能産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向外界釋放了支援氫能綠色低碳發展的積極信號。《規劃》內容與歐盟“歐洲氫銀行”有諸多互補之處,這為中歐企業合作提供了廣闊機遇,有利于中歐在綠色能源合作領域繼續保持相向而行。

  更重要的是,中國氫能産業發展的短板恰為歐洲所長。雖然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制氫國之一,但可再生能源制氫佔比不到0.1%,以煤炭、天然氣等化石能源衍生的“灰氫”為主,因此存在灰氫變綠氫的巨大需求。

  同時,中國制氫成本較高,電解水制氫成本為化石能源制氫成本的2到3倍,可再生能源制氫成本與歐盟相比差距更大,這些都制約了氫能的規模化應用。

  此外,中國超過80%的氫氣應用于工業領域,工業領域也是氫能應用于低碳轉型的最大潛力所在,恰與歐盟選擇氫能加速工業低碳化的優勢互補。

  中國廣大的市場和豐富的應用場景,將為歐洲同中國聯合突破氫能關鍵技術提供巨大空間和強勁動力,中歐如能聯合攻關綠氫制取、氫燃料電池、氫燃氣輪機、儲運等關鍵性技術,不僅將能滿足各自氫能發展的巨大需求,也將為打造中歐綠色合作夥伴關係注入更多務實合作成果。

  (作者係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副研究員)

來源:2023年5月17日出版的《環球》雜志 第10期

《環球》雜志授權使用,如需轉載,請與本刊聯繫。

更多內容敬請關注《環球》雜志官方微博、微信:“環球雜志”。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