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技創新驅動高品質發展——粵港澳大灣區科學論壇一線觀察

2023-05-23 16:56:29 來源: 大灣區科學論壇組委會

    5月21日,備受矚目的2023大灣區科學論壇正式在廣州南沙拉開大幕。來自全球的數百名頂尖科學家匯聚一堂,聚焦人工智慧、奈米科技、高能物理、生物醫藥與健康、資訊與通信、海洋科學、綠色雙碳等重要領域和課題,提出真知灼見,共同探索全球科技前沿。

  在與會科學家看來,全球性問題和時代性的挑戰,只有通過科技創新和全球合作,才有機會從根源上更好地加以解決。粵港澳大灣區這一具有強大創新活力的地區,已日益發展成為全球科技創新高地和新興産業重要策源地。

  粵港澳大灣區科創資源密集,創新創業活躍。在這裏,創新要素高效聯通,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開放共用,科技創新要素便捷流動,知名大學、實驗室、研發機構、科研院所廣泛聚集。在這裏,創新産業蓬勃發展,新一代電子資訊、新材料、新能源汽車、新型儲能、海洋牧場等新興産業、新動能持續壯大。

  當前,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合作正在向縱深推進。港澳擁有多所世界百強大學,廣東則具備非常完善的産業鏈,連接著龐大的內地市場。此外,散裂中子源、強流重離子加速器、加速器驅動嬗變研究裝置等一批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相繼落地灣區,將促進粵港澳科研要素互聯互通。

 

“灣區力量”探索全球科技合作新路徑

  粵港澳大灣區所具有的“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三個關稅區、三種貨幣”獨特制度安排,令眾多科技工作者對“灣區力量”探索全球科技合作新路徑充滿期待。

  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深圳醫學科學院(籌)院長、深圳灣實驗室主任顏寧説,打造創新的內容需要人才,需要世界最傑出的人才,“我們可以做的就是給轉化保駕護航”。

  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香港大學講座教授任咏華説,希望港澳盡快融入國家重點基礎科學研究計劃,“大家應該在産學研(方面)互補、分工、協同”。任咏華認為,當前最重要的還是加強基礎研究,前沿的基礎研究是應用研究的根源,如果沒有基礎研究,就不會有原創性成果和自主智慧財産權。建議在大灣區成立基礎研究專項基金,把港澳大學納入國家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的布局。

  香港科技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葉玉如表示,粵港澳大灣區是國家科技創新和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應該充分發揮大灣區優勢,加強跨領域、跨地域以及跨體係合作,集聚三地以及國際科技創新力量,共同推動老齡化研究與應對措施的發展。

  澳門大學副校長徐建呼吁加強大灣區內中醫藥合作。徐建表示,中醫藥是澳門蓄勢已久的産業,從2011年國家首個中藥品質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落戶澳門,由澳門大學和澳門科技大學共同建設以來,各方面工作都在穩步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深入推進,對澳門是非常好的發展機遇。

 

探索科技未來重在基礎研究

  高能物理實驗、合成生物研究、腦解析與腦模擬……這些大灣區科學論壇上的熱點話題,都有一個共同的關鍵詞——基礎研究。

  近年來,基礎研究正在成為全球競爭的制高點。來自廣東省科技部門的數據顯示,作為中國科創資源最聚集的區域之一,粵港澳大灣區取得了不少令世界矚目的原創性科技成果:“深圳—香港—廣州”科技集群連續三年居全球創新指數第二位;建成34家國家級、71家省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20家粵港澳聯合實驗室,專利授權量年增長率高達40%。

  在注重基礎研究的同時,中國科學家也面向世界,著力探索解決當下國內外關切的核心科學問題。

  ——應對公共衛生課題。中國工程院院士、廣州實驗室主任、國家呼吸醫學中心榮譽主任、國家呼吸係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鐘南山説,廣州實驗室將充分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聯合粵港澳大灣區區域和全國的創新力量,構建完整的創新生態鏈,進一步推進新冠病毒基礎研究和藥物、疫苗研發,對呼吸慢病的診治,為人民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呼吸疾病解決方案。

  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校長、粵港澳大灣區精準醫學研究院(廣州)院長金力在視頻致辭中表示,作為我國乃至全球經濟動力最強勁、創新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粵港澳大灣區正承擔著探索模式創新、引領産業升級、先行科技創新的關鍵角色。復旦大學、精準院將聚焦粵港澳大灣區戰略,全力推進精準醫學前沿尖端研究和重大成果的應用轉化,增強生命健康領域原始創新能力、提升創新技術與成果的供給能力,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促進生物醫藥與健康産業的集群發展。

  ——持續推進“雙碳目標”。為推動綠色低碳高品質發展,實現雙碳目標,本屆大灣區科學論壇特向全球各界發出碳中和國際聯合倡議。美國加州伯克利大學分校教授丹尼爾·科曼認為,為了實現遏制全球變暖的目標,中、美等國可以就更多地使用清潔能源密切配合,“我覺得中國和美國之間的合作至關重要”。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所長張鎖江認為,要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係統性變革。要使碳達峰碳中和總體時間提前,除了相應政策以外,還需要通過技術變革來實現,“我們仍需思考人工智慧( AI) 如何深刻影響未來能源及工業係統,如何推動風光電 / 生物質大規模利用,如何穩步構築儲能及氫能制儲用體係等重大問題。”

  ——為探索海洋提供更多科技手段。海洋是高品質發展的戰略要地。在席卷全球的數字經濟浪潮下,佔地球面積約七成的海洋也正在步入數字化時代。在海洋分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農業農村部海洋牧場生態係統研究工作站負責人丁德文説,未來推動海岸帶生態科技革命與産業變革的關鍵之一,就在于實現信息化、數字化,“在數字化的背景下,目前的生態環境也好,海洋碳匯也好,重點是要解決物理世界和數字空間的交互過程。要與智能技術相結合,解決網絡、雲計算等問題。特別是數字空間裏通過模擬倣真産生的新知識,要通過智能空間回到物理世界,變成內生于生態環境的要素,這樣才能更好開展工作。”

  歐洲科學院院士、英國埃塞克斯大學主席教授、電子科技大學國家特聘教授楊鯤則圍繞“數據驅動的海洋互聯網”,分享如何通過海洋信息技術更高效、認知和控制海洋這一復雜巨係統。“我們正探索‘用計算換通信’。即通過數據驅動等技術手段,建立通信係統的內生智能,推動通、感、算融合,以解決海洋通信速率低、效率慢等瓶頸問題。”

 

搭建人才培養新生態

  在本屆論壇的眾多分論壇上,如何為科創活動開展和科創人才培養營造良好環境,成為與會國內外科學家關心的另一重大方向。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萬鋼表示,中國和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需要世界人才的參與,也將為世界人才提供更多機遇。他希望大灣區積極倡導開放科學的理念,吸引全球科技人才,尊重科學發展的多樣性,開展多層次、寬領域、建設性的對話,共同構建開放型創新生態,增進科技開放合作融合創新。

  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華大海洋研究院院長石瓊強調,要加強實用型人才培養,“人才項目一定要實用化,將人才培養的方向應用與實際生活、實際工作結合起來,科研工作不能光是發表論文,也要與實際生産相關聯。”他表示,未來廣東應持續加大力度打造創新平臺載體,加強實用型人才培養,強化科技支撐,進一步推動科技創新體係與向海經濟深度融合,把海洋資源優勢轉化為現實生産力。

  中國電子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陳英認為,科技成果轉化對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非常迫切,必須充分調動企業市場主體和學校辦學主體的雙重積極性,有序引導社會各方力量深度參與,著力打造學校、科研機構、行業組織、上下遊企業等共同治理、共同受益的開放合作大平臺,加快培養能夠擔當轉化任務的技術技能人才。

  在營造良好科創環境上,智慧財産權保護被視為重中之重。“建立在科技創新基礎上的智慧財産權對促進大灣區産業發展和提升競爭力,保障《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目標實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張濤指出,中國科學院作為中國科技創新的戰略力量,在大灣區創新發展過程中,主動謀劃、積極布局,努力推動一係列重要創新平臺和重大項目在大灣區的落地實施。他認為大灣區科學論壇首次設立智慧財産權分論壇,既是大灣區自身發展過程中對于科技創新與智慧財産權深度融合的內部需求,也是大灣區科學論壇發揮國際科技交流平臺作用的重要體現。

  與會嘉賓普遍認為,粵港澳大灣區是國內外高端人才聚集地,也是港澳和內地合辦大學的集中地,大灣區在科學和科技創新領域的融合,將釋放巨大的其他城市群合作無可比擬的潛力。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