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樂中聽到了共用單車

2023-05-12 07:38:41 來源: 《環球》雜志

   如果讓我來解釋“新民樂”,我會從這次聽音樂會的體驗中總結出這麼幾個關鍵詞:自信、多元、創新。

文/桂濤

編輯/胡艷芬

  最近去聽了一場音樂會,顛覆了我對中國傳統民樂的認知。

  在我印象中,笛子、嗩吶更多出現在婚喪嫁娶、廟會壽禮中,植根生活,生動但土氣。而這一次,我從民樂中聽到了塞外風情、生機活力。跳動的韻律不但能“描繪”大漠夜晚的星空,甚至還能表現城市街頭經過的共用單車。那樂音賞心悅耳、意趣盎然。

  這場由中央音樂學院民族室內樂團精心創排的音樂會,就是要用“新民樂”的理念與手法講述“塞上江南”——寧夏的古往今來。我總以為民樂是要讓人聆聽中國的過去,但樂團總監陳冰教授告訴我,民樂還要讓人聽中國的現在,甚至將來。

  舞臺上,陳冰帶領年輕的樂師們,用手中那些承載著千年歷史的古老樂器發出時代的聲音,不僅有琴箏簫笛,和寧夏當地樂器“泥哇嗚”,而且有西洋樂器吉他、手風琴;不僅有西北花兒民歌,而且有童聲合唱等。

  在表現西北塞外風情時,樂手們別出心裁地彈奏有著3000多年歷史、浸潤了和合文化的古琴,來表現中華民族的多元一體。

  我在音樂方面完全是個門外漢,常常以“聽不懂”為借口躲避朋友發來的各種演奏會、音樂劇表演的觀賞邀約。而現在,如果讓我來解釋“新民樂”,我會從這次聽音樂會的體驗中總結出這麼幾個關鍵詞:自信、多元、創新。

  這幾年,常能看到民族樂器與影視歌曲、搖滾電音,甚至是手遊二次元等流行元素結合起來的表演。在一些短視頻網站,也總能看到穿著漢服的“互聯網世代”年輕人,用電聲二胡演奏流行歌曲,演繹中國式浪漫。

  學琵琶的女兒,也總會在練習的間隙彈起《踏山河》《孤勇者》等年輕人喜歡的流行樂,比練傳統曲目更加用心。

  也許有人會提出一個問題:新民樂的邊界何在?甚至認為,民族音樂一旦太花哨、太流行就會失去審美價值。其實從來沒有人説過,民樂就只能是《二泉映月》《十面埋伏》……任何一種音樂首先要被聽到,要存活、生長,土或洋、雅與俗的爭辯倒在其次,甚至根本就不打緊。

  中國早期的民樂團就曾借鑒西方交響樂隊,比如二胡對提琴、竹笛對長笛,試圖一比一復刻過來。但後來發現,中國民樂有與眾不同的特點,模倣不了別人,只能做自己。

  而這個“自己”也正是在不斷成長、探索與發現中逐步清晰起來的。“何以民樂”的問題或許根本就是個偽問題。

  語言停止的地方,就是音樂開始的地方。

來源:2023年5月3日出版的《環球》雜志 第9期

《環球》雜志授權使用,如需轉載,請與本刊聯繫。

更多內容敬請關注《環球》雜志官方微博、微信:“環球雜志”。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