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改頭換面

2023-05-08 07:33:21 來源: 《環球》雜志

 

4月4日,在比利時布魯塞爾的北約總部,芬蘭總統尼尼斯托(左)和

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對媒體發言

  芬蘭媒體評論説,芬蘭加入北約,意味著該國在社會、政治和軍事等層面都需要進行相關變革,這個過程可能需要數年來完成。

文/《環球》雜志記者 陳靜(發自赫爾辛基)

編輯/吳美娜

  芬蘭4月4日正式成為北約成員國。此前,芬蘭和瑞典一起遞交申請打算同步加入北約,但最終,芬蘭先瑞典一步加入了北約。

  至此,北歐五國中的4個國家已經成為北約國家,芬蘭加入也使北約與俄羅斯的邊界長度增加了一倍。俄外交部聲明稱,北歐曾是世界上最穩定的地區之一,隨著芬蘭加入北約,該地區局勢發生根本變化。

  在正式加入北約前不久,芬蘭剛剛經歷了大選,總理桑娜·馬林所在政黨在爭奪議會控制權的競爭中被反對黨擊敗。面臨內外變局,新政府的政策走向引人關注。

結束軍事不結盟時代

  芬蘭1995年加入歐盟,自此以來其外交和安全政策的最大變化,可以説就是加入北約。芬蘭總統尼尼斯托在入約儀式上説,芬蘭加入北約標誌著該國軍事不結盟的時代已經結束。

  芬蘭外交政策研究所所長米卡·阿爾托拉認為,芬蘭作為北約成員國,如果説有一個標簽的話,它的關鍵詞是俄羅斯,“因為北約與俄羅斯的邊界有一半,即1300公里位于芬蘭境內。”阿爾托拉説,芬蘭位于從科拉半島到聖彼得堡的門戶、芬蘭灣的狹窄地帶以及奧蘭群島等極其重要的地緣政治區域,這是芬蘭對北約,尤其是美國具有吸引力的重要原因。

  科拉半島是位于俄羅斯北部的一個半島,其地理位置非常接近芬蘭、挪威和瑞典。該半島是俄羅斯北方艦隊的重要基地所在地,也是俄核潛艇的主要停泊地之一。

  阿爾托拉説,芬蘭應該從一個新的角度重新審視和利用該國的特殊地位,以實現利益。“這與芬蘭一直認為的地緣政治是一個陷阱的觀點不同。現在,這是一種資源,我們也必須從另一個角度開始思考它。”

  在芬蘭看來,其之所以加入北約,直接原因也是俄羅斯。

  芬蘭決策者認為,在俄羅斯威脅不斷增強的情況下,芬蘭現有的安全解決方案不足,有必要將芬蘭納入到集體防禦中。總理馬林曾表示,俄羅斯對烏克蘭的軍事行動改變了歐洲的整個安全格局,並“極大地改變了北歐國家的思維方式”。

  芬蘭國防部國防政策部門負責人珍妮·庫塞拉説,成為正式成員國,芬蘭已經被納入了北約憲章第五條的范圍,意味著芬蘭有充分的安全保障來抵禦外部攻擊,總體而言這是北約成員國資格帶來的最大變化。

北約“核保護傘”引疑慮

  北約憲章第五條集體防禦條款的保護以及“核保護傘”,是吸引不少國家加入北約的原因。北約成立之初就設立了集體防禦原則,源自《華盛頓條約》第五條,承諾成員國之間相互保護,即一個盟友遭受攻擊被視為對所有盟友的攻擊。但第五條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被啟用,是在2001年9月11日後被用于保護北約中最強大的成員國美國。

  雖然北約成立時並沒有擁有核武器,但自上世紀60年代以來,美國將自己的核武器部署在歐洲各地,作為北約部署的一部分。這些核武器由美國控制和管理,需要時提供給北約其他成員國使用。可以説,北約的“核保護傘”,就是美國提供的核武器保護承諾。

  然而,這把“核保護傘”真的令人安心嗎?芬蘭國際事務研究所首席研究員薩洛尼烏斯-帕斯捷爾納克指出,如果北約就使用核武器做出集體決定,它們很可能會在芬蘭上空使用,芬蘭需要考慮這個話題。“這是一個全新的問題。芬蘭沒有任何政治決策者曾考慮這樣的情況。”

  芬蘭國內還有觀點認為,加入北約或在一定程度上損害芬蘭遊走在東西方之間的地緣優勢。芬蘭和平捍衛者組織指出,加入以美國為首的軍事同盟減少了芬蘭外交回旋余地,盡管新成員國加強了北約的實力,但也將促使世界分裂成軍事區塊,從而使必要的談判與合作復雜化。

  芬蘭拉普蘭大學教授馬蒂·諾約寧認為,芬蘭未來的北約成員國身份可能令該國卷入美國的衝突,影響其與亞洲國家的關係,建議政府早做打算,就此展開廣泛的社會討論。

新政府如何應對新變局

  對外政策改變的同時,芬蘭國內政壇也在經歷一場變革。

  在芬蘭4月2日舉行的議會選舉中,中右翼民族聯合黨贏得最多席位成為議會第一大黨,右翼芬蘭人黨位居第二,現總理馬林領導的社會民主黨僅排在第三位。目前,新總理候選人、民族聯合黨黨首奧爾波正在牽頭組閣談判,他尚未透露組閣意向,但表示歡迎所有政黨的參與。

  芬蘭多黨聯合政府很常見,現政府就是一個五黨聯合政府。不過,由于大選“成績”排名前三位的大黨在財政、移民和氣候變化等議題上均存在分歧,而社會民主黨在選前已經明確表示不能與芬蘭人黨“共存”,所以此次組閣談判絕非易事,受關注程度也已經遠超大選本身。

  綜合此間媒體分析,目前存在兩種可能性較高的組閣方案。

  方案一,民族聯合黨與民粹主義的芬蘭人黨組成聯盟,中間黨或幾個較小的政黨作為補充。民族聯合黨支援削減開支以減少公共債務,並以財政重整為主題開展競選活動。可以預料,在政府談判中,這將是一個熱門話題。芬蘭人黨在財政政策方面與民族聯合黨較為接近,但其在移民問題上立場強硬,主張在移民的審批和福利上設置更多限制,並將芬蘭“脫歐”視為長期目標,另外希望推遲芬蘭2035年的碳中和目標。

  方案二,民族聯合黨和現總理馬林的社會民主黨聯盟,再聯合一兩個中等規模的政黨組成政府。通常情況下,聯盟中第二大黨的領導人將成為財政部長,這對社會民主黨人來説可能是一個不好起手的職位,因為與民族聯合黨的緊縮財政承諾相比,社會民主黨主張繼續實施相當寬鬆的財政政策。

  有分析認為,民族聯合黨的勝利表明當下多數芬蘭選民支援更加審慎的財政政策。因此,未來4年芬蘭的財政政策立場很可能會收緊。而相比方案二,方案一財政重整的雄心更大,並且可能意味著芬蘭將對進一步的歐盟共同倡議持更挑剔的立場,同時其可能會收緊移民政策。

  在對外關係上,芬蘭國際事務研究所的一位研究人員認為,一般情況下,在芬蘭,政府越是偏右,就越重視跨大西洋關係,而社會民主黨領導的政府的價值觀更強調歐洲和北歐的合作。

  芬蘭外交政策專家指出,芬蘭政府未來在對俄政策上將越來越依賴威懾手段,有關舉措預計將與北約最新的戰略概念保持一致。

  傳統上,芬蘭在對俄羅斯的關係上強調對話的重要性。然而,自去年2月烏克蘭危機升級以來,芬蘭與俄羅斯的雙邊交往已減少至僅存必要的雙邊事項。

  而在公共赤字攀升背景下,如何負擔身為北約成員國而産生的高昂費用和支出,也是芬蘭新政府將不得不考慮的問題。

  據芬蘭媒體報道,芬蘭每年需支付7000萬至1億歐元的北約會費,這些費用包括管理北約總部和支援北約成員國參與聯合軍事行動所需的開支。此外也有一些間接費用,如用于維護為北約領導的行動而待命的部隊。還有一點,依據北約有關標準,入約後芬蘭國內生産總值的2%應成為國防預算的最低水準。

  芬蘭媒體評論説,芬蘭加入北約,意味著該國在社會、政治和軍事等層面都需要進行相關變革,這個過程可能需要數年來完成。

來源:2023年5月3日出版的《環球》雜志 第9期

《環球》雜志授權使用,如需轉載,請與本刊聯繫。

更多內容敬請關注《環球》雜志官方微博、微信:“環球雜志”。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