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都宮:餃子不是主食是主角

2023-04-20 06:39:53 來源: 《環球》雜誌

 

2021年10月5日,一名女子從日本東京街頭的餐館前走過

  宇都宮市民愛吃餃子,還把餃子打造成了當地發展旅游經濟的一張城市名片。

文/《環球》雜誌記者 朱超

編輯/馬琼

  自東京乘新幹線列車往東北方向行駛,大約1個小時,就可以抵達栃木縣首府宇都宮市。

  從車站西口出來,隱約感覺這裡與日本其他城市的站前廣場有些不同。在千篇一律的銀行、便利店、游戲機廳之外,數量眾多的餃子店、誇張的大幅餃子海報,以及造型怪異的餃子雕塑,都讓人覺察到這個城市與“餃子”之間存在着某種特殊的&&。

  沒錯,説的就是數次獲得日本“餃子之都”稱號的宇都宮市。

一張城市名片

  宇都宮人口只有50多萬,市內卻有超過300家售賣餃子的餐飲店,當地人均餃子消費量在日本國內名列前茅。

  宇都宮市民愛吃餃子,還把餃子打造成了當地發展旅游經濟的一張城市名片。2018年,宇都宮市內一條全長150多米的道路被命名為“餃子街”,街上的路燈都被做成餃子形狀,井蓋上佈滿餃子圖案。

  每年11月上旬,宇都宮市中心街區會舉辦“宇都宮餃子節”,迄今已舉辦了20多年。宇都宮市餃子協會負責人鈴木章弘&&,新冠疫情前每年來吃餃子的游客達860萬人次,對當地旅游經濟貢獻非常大。

  宇都宮與餃子的淵源,是怎麼開始的呢?

  傳言,宇都宮市的餃子製作歷史可以追溯到日本江戶時代。但更具信服力的,還是“宇都宮餃子會”官網上《宇都宮餃子的歷史》一文的説法:

  “(宇都宮人)在中國吃到過非常好吃的餃子,(日本戰敗後)返回故鄉就開始大力推廣。另一方面,宇都宮市的氣候類型是夏熱冬冷的內陸型,吃餃子可以提升人們對冷熱天氣的耐受力。所以,餃子在宇都宮市人氣非常高,整個城市也漸漸發展成了‘餃子之城’……”

  的確,在寒冷的冬季,吃上一盤熱氣騰騰、汁水充盈的餃子;酷熱的夏天,焦香酥脆的煎餃配上一杯冰鎮啤酒,頗令人愜意。而且,餃子不是只有有錢人才吃得起的珍饈佳肴,而是普通百姓都能吃到的平價美食,無怪乎獲得如此高的人氣。

  在日本,餃子並非主食,而是作為米飯、拉麵等主食的“配菜”,而且多以煎餃形式存在。在日劇《孤獨的美食家》中,主角松重豐讚嘆,“餃子是我的靈魂料理”。

  《環球》雜誌記者有一次在東京某拉麵店,曾看到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碳水配碳水”套餐——豪華版是拉麵米飯配餃子,普通版是拉麵配餃子,“乞丐版”是米飯配餃子,實屬中國人難以理解的操作。

餃子也排行

  不過,酷愛餃子的宇都宮市並非穩坐了日本“餃子之都”的位置。靜岡縣濱松市、宮崎縣首府宮崎市,都是其有力的競爭對手。

  特別是位於日本中部的濱松市,為爭奪“日本第一餃子之都”稱號和宇都宮市纏鬥十多年,有種“既生瑜,何生亮”的情結。

  所謂“日本第一餃子之都”排行,主要是指日本總務省每年發表的“家計統計調查”中,按每戶(2人以上)餃子消費金額進行的排名。宇都宮市和濱松市自2009年起佔據了該排行前兩位,此後十多年輪流坐擁榜首位置。

  相比宇都宮餃子,濱松餃子的一大特色是擺盤,餃子圍成一圈,圈內放汆燙的豆芽菜。

  濱松餃子早期多以擺攤形式售賣。由於是攤販,通常只是簡單地用圓形平底鍋來煎餃子,為了多煎幾個餃子,便出現了圓盤形的煎餃擺盤方式。

  有店家看著圓盤餃子中央空出來的空間,總感覺要放點什麼,於是想到了好處理又便宜的豆芽菜,誰知這竟成為神來之筆,清爽的豆芽菜搭配以肉餡為主的濱松餃子,吃起來格外爽口。

  這就不得不提到濱松餃子和宇都宮餃子的一大不同,即餡料搭配。濱松餃子多以肉餡為主,加入一些蔬菜等佐料調味,宇都宮餃子的餡料則大多相反,以蔬菜為主,肉更多只為了提味。因此,宇都宮餃子吃起來更清爽健康,價格也相對便宜,一盤合人民幣20元左右,更受女性和學生群體歡迎。

餃子搭&,旅游唱戲

  九州地區的宮崎市,原先在“日本第一餃子之都”排行榜上常常處在“萬年老三”的地位。但2021、2022兩年卻力壓宇都宮和濱松市,連續霸榜,日本“餃子之都”的競爭開始呈現“三足鼎立”態勢。

  這或許跟2020年宮崎市成立由餃子館、銷售商及批發商等組成的“宮崎市餃子協議會”有關,該協議會致力於將餃子培育成新的旅游資源。

  在“協議會”主導下,在應對新冠疫情的同時,宮崎市每月都會舉行一次吃餃子大賽,舉全市之力進行宣傳。很多餃子館將每月3日定為“餃子日”並推出打折活動,很多店家還開發了售賣可外帶的生餃子業務,契合了疫情期間大增的居家服務需求。

  除了上面提到的三個城市,日本還有不少地方的餃子也都頗有特點,如北海道札幌的海鮮餃子、神戶的牛肉餃子等,而且各地互不服氣,紛紛花大力氣促銷,力爭在“日本第一餃子之都”排行榜上拔得頭籌。

  究其原因,還是看中了獲得“餃子之都”這一稱號,能為提升城市知名度、發展地方經濟帶來潛在流量。

  2022年11月5日至6日,宇都宮市“餃子節”時隔兩年後再度隆重舉行。28家餃子館在市內一處公園裏擺攤,吸引了眾多當地民眾和游客前來。現場售賣各種品類的餃子,包括水餃、煎餃、炸餃,甚至還有以雞翅做皮塞入餡料的雞翅餃子。每家餃子館的攤位前都排起長隊,高峰時段甚至要排四五十分鐘才能買上一份。

  看來,在疫情期間有些掉隊的宇都宮市,為奪回日本“餃子之都”稱號開始發力了。今年“餃子之都”的稱號究竟會花落誰家,有好戲看了。

來源:2023年4月19日出版的《環球》雜誌 第8期

《環球》雜誌授權使用,如需轉載,請與本刊&&。

更多內容敬請關注《環球》雜誌官方微博、微信:“環球雜誌”。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