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幣圈大亨”落網記
2022年12月21日,加密貨幣交易&&FTX交易公司創始人、
原首席執行官薩姆·班克曼- 弗裏德(左)離開巴哈馬拿騷的一家法院
權道亨不會是最後一個“崩塌”的“幣圈偶像”。據韓國金融監管機構金融委員會去年發布的一項調查,韓國20~39歲人口中,約23%持有加密貨幣,相當於近五分之一的韓國年輕人在“炒幣”。
文/《環球》雜誌記者 沈敏
編輯/胡艷芬
“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
這幾句戲詞,可用來高度概括近兩年來世界上一個個破滅的“幣圈神話”。這其中,韓國人權道亨的迅速崛起和隕落,可謂經典案例。
自比特幣2009年橫空出世以來,加密貨幣這個新型金融産業吸引了一波又一波創業者、投資者,也在一次又一次市場震蕩中讓無數人的財富從“虛擬”變成“虛無”。
32歲的權道亨,一年前還是受韓國媒體追捧的“天才”。他2018年與人聯合創立區塊鏈企業Terraform Labs,打造號稱“穩定幣”的加密貨幣TerraUSD及其&&代幣Luna,狂攬數億美元資金,直至去年5月“爆雷”,Luna幣值從高峰時上百美元暴跌至不足1美元,全球投資者資産蒸發約400億美元。權道亨遭韓國跨國通緝,“消失”11個月後,今年3月23日在巴爾幹國家黑山準備用假護照飛往迪拜時被捕。現在,韓國和美國均指控他犯有欺詐罪,分別向黑山方面提出引渡請求。如今懸念只在於他將在哪受審。
權道亨不會是最後一個“崩塌”的“幣圈偶像”。美國加密貨幣交易&&FTX公司及其姊妹機構阿拉梅達研究公司去年宣布破産,也讓各國監管機構和投資者對加密貨幣市場的巨大風險心生警惕,但這些教訓恐怕也難以阻止草根投資者對加密貨幣趨之若鶩。
“時代的産物”
“權道亨和他的故事,是我們這個時代的産物。”韓國明知大學經濟學名譽教授趙東根(音譯)接受法新社採訪時説。“他很懂得怎麼去俘獲那些渴望一夜暴富的人的心,懂得如何利用他們的焦慮,把它轉化為鉅額利益。”
在Terra\Luna崩盤前,權道亨打造出的個人形象,儼然就是韓國許多年輕人理想中的典型“90後”精英。他1991年出生,中學就讀於韓國名校大元外國語高中,這所學校以培養大批美國常春藤名校“種子選手”而聞名。權道亨在一本自傳中寫道,他在高中時創辦了一份英文學生報紙,參加過多項英文辯論競賽。他隨後入讀美國斯坦福大學計算機系,畢業後在蘋果、微軟等知名科技企業實習,然後回到亞洲創業。
2018年,他拉上申賢成(音譯,亦名丹尼爾·申),共同創立Terraform Labs。申的關係網中包括韓國財閥三星集團,在投資界頗有人氣,權道亨也很快在韓國風生水起。Terraform Labs推出的加密貨幣TerraUSD號稱是可與美元挂鉤的“穩定幣”,可避免市場劇烈波動帶來的損失。TerraUSD和Luna很快受到追捧,交易&&也得到許多知名投資機構的注資。
按照韓國檢察機關後來的調查,權、申等9名Terraform Labs前任或現任高管涉嫌“非法融資”4145億韓元(約合3.142億美元),而權道亨作為首席執行官,持有其中914億韓元(約合6900萬美元)資金。
據韓國廣播公司4月9日報道,韓國檢方已成功凍結丹尼爾·申等Terraform Labs高管在韓資産,包括房産和進口高檔車,指控他借Terra\Luna項目非法獲利1540億韓元(約合1.167億美元);但權道亨在落網前不久已把名下大部分資産兌換成比特幣,轉移到一個海外加密貨幣交易&&,如今在韓國境內已“幾乎沒有資産”可凍結。
其實,即使在權道亨最風光的時候,也不是沒有人質疑他的“成功”。
去年Terra\Luna崩盤前,加密貨幣交易&&Swan.com的首席執行官科裏·克裏普斯滕就在推特上評價權道亨“很有伊麗莎白·霍爾姆斯那種味道”。霍爾姆斯是一度“爆紅”的新創企業家,“人設”是天才型學霸,號稱打造出“革命性”的血液檢查醫療産品,得到美國眾多政商名流的背書與融資,後來被曝光是一場騙局。“凡是表現得驕傲自大到嚇人的程度,99.99%都是詐騙。” 克裏普斯滕説。
《韓國經濟新聞》也在近期報道中評論,權道亨“就像霍爾姆斯,另一個上過斯坦福的精英”。
批評者認為,權道亨後來的表現也印證了這種懷疑。在去年5月“爆雷”前,權道亨就悄悄潛出韓國,所以在遭受損失的投資者向韓國法院起訴他後,韓國警方發現找不到人,於是同年9月發布通緝令,並請求國際刑警組織發布紅色通緝令協助追捕。權道亨則在網絡上不時現身,接受媒體採訪,宣稱自己並未“逃匿”,但在黑山落網時,他被查出攜帶了不止一份偽造的身份證件。
“一個有責任心的成年人和企業家會留下來解釋。而權道亨不惜使用假護照躲避當局追蹤,這暴露了他的本質。”趙東根説。
潰敗早註定
麻省理工學院“加密貨幣經濟學實驗室”創始人克裏斯蒂安·卡塔利尼告訴法新社記者,Terra\Luna的潰敗有跡可循,其運行機制有天然缺陷。按照他的解釋,一般的穩定幣需以現金或黃金等現實資産作擔保,TerraUSD卻被設計為一種“算法穩定幣”,靠一系列算法和激勵機制與價格浮動的.Luna幣挂鉤,兩者可隨市場需求量漲跌,並能進行相互兌換,以使TerraUSD保持兌換1美元的穩定幣值。“當整個生態系統處於增長階段的時候,這種模式可以運行一段時間,但註定會在某個點上進入一個死亡螺旋。”卡塔利尼説。
2021年至2022年初,加密貨幣市場迎來投資熱潮,Luna幣值隨之暴漲,流通中的Luna幣總市值一度達到400億美元之巨。權道亨的名聲也水漲船高,活躍於推特等社交媒體,個性張狂的他對批評者不屑一顧,曾揚言“我不與窮人爭辯”,他的粉絲則自稱“瘋子”(Lunatics)。
然而,到2022年5月初,Luna暴跌99%,幾乎在一夕之間拖垮TerraUSD,許多投資者血本無歸,還在業內引發多米諾骨牌效應,甚至導致FTX“爆雷”破産。受連累的還有新加坡三箭資本公司、美國旅行者數字公司等機構。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今年2月對權道亨和Terraform Labs提起民事訴訟,指控其涉嫌發售未登記證券,指認權道亨“導演了涉及數十億美元加密貨幣資産的證券欺詐騙局”。
在韓國,權道亨和他的公司面臨電子欺詐和逃稅指控。到底權道亨等人是如何操控騙局“非法獲利”的,有待調查和審判來厘清。
權道亨落網後,美國紐約市曼哈頓地區法院提出了對他的8項刑事控告,涉及證券欺詐、電子欺詐、商品欺詐等。美方指控權道亨涉嫌在傳統媒體及社交媒體就Terra區塊鏈相關信息,包括其所用技術和應用範圍等方面做誤導性宣傳,欺騙投資者,並誘導普通用戶購買TerraUSD和Luna幣。
美方還指控權道亨涉嫌非法操縱市場,與一家美國加密貨幣交易所聯手作假,“修改”TerraUSD市場價。2021年5月,他答應修訂一項貸款條件,以對這種聯手作假行為所造成的損失進行“補償”。
“風口”上翻船
負責權道亨案的紐約曼哈頓地區檢察署,同時也負責對FTX創始人薩姆·班克曼-弗裏德涉欺詐案進行起訴。後者已從巴哈馬被引渡至美國,在繳納了2.5億美元保釋金後暫獲自由。地區檢察官達米安·威廉姆斯強調,加密貨幣企業把總部設在海外以逃避監管,但逃脫不了司法追究。“Web3不是法外之地。詐騙就是詐騙,不管是在區塊鏈還是在華爾街。”
所謂Web3或Web 3.0,即第三代互聯網,是一種運行在區塊鏈技術上的去中心化互聯網,力求使用戶實現創造、擁有、支配自己數字資産並通過相關協議享有相關收益的目的,而不再受大型技術企業、&&挾制。同樣基於區塊鏈技術的加密貨幣不同於傳統貨幣由各國央行發行,被認為是符合Web3經濟體系發展需求的交易介質,是眼下的“風口”産業之一,備受西方新一代投資者的歡迎。普通投資者不一定理解加密貨幣的運行機制,卻不妨礙他們對這種新潮金融産品趨之若鶩。
據韓國金融監管機構金融委員會去年發布的一項調查,韓國20~39歲人口中,約23%持有加密貨幣,相當於近1/5的韓國年輕人在“炒幣”。去年第一季度,韓國四大加密貨幣交易所新開了250萬個賬戶,33%的戶主在20~29歲年齡段,31%在30~39歲年齡段。
許多年輕人希望借“炒幣”暴富,擺脫經濟壓力、實現階層躍遷。然而,像任何新興産業一樣,因為涉及巨大的經濟利益,相關監管規範又還未同步跟進,産生了不少問題。受FTX破産等事件影響,韓國去年着手起草《數字資産基本法》,希望對本國加密貨幣市場加強監管。
一旦被“忽悠”上了船,等風暴來臨,大部分普通投資者只能隨船傾覆、下沉,而像班克曼-弗裏德、權道亨這樣的始作俑者,要讓他們承擔責任、付出代價,卻需要耗費國家大量資源。Luna“爆雷”後,權道亨還相信自己能夠“東山再起”,打算推出一款新的加密貨幣,並宣稱要把它打造成“十大最具價值加密貨幣之一”。
炒作虛擬資産“爆雷”的故事仍然層出不窮,比如爆火後暴跌的“元宇宙炒房”,即在虛擬游戲中購置虛擬房地産,就吸引不少知名企業和演藝人員“跟風”並産生巨虧。儘管教訓纍纍,懷着暴富幻想的“入坑”者仍舊源源不斷,下一個“權道亨”恐怕就在不遠處。
來源:2023年4月19日出版的《環球》雜誌 第8期
《環球》雜誌授權使用,如需轉載,請與本刊&&。
更多內容敬請關注《環球》雜誌官方微博、微信:“環球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