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融合”

2023-04-17 15:29:46 來源: 《環球》雜志

  如今,餐飲講究“融合(Fusion)”,流行“融合菜”和“無國界美食”,通過對香料和食材的跨文化應用,獲得新鮮的口感和體驗。

文/宿亮

編輯/胡艷芬

  著名的酥皮甜點“拿破侖蛋糕”被很多人誤認為是法國發明,但法國人最清楚,這是那些不懂法語的“老外”誤傳。實際上,這是一種最早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地區流行的甜點,一些法國人稱其為那不勒斯蛋糕(Neapolitan),因為拼寫上與法國皇帝拿破侖一世的名字(Napoleon)相近,以訛傳訛,才成了“拿破侖蛋糕”。甚至還有人編故事,説拿破侖在滑鐵盧戰役前吃了這種甜點,拉肚子才打了敗仗。其實,這種甜點無論在法國還是意大利,正式名稱都是“千層酥”。

  有趣的是,這種甜點最初也並非那不勒斯原産,畢竟在十字軍東徵之前,意大利也沒有這種酥脆的甜食。十字軍東徵是慘烈的戰爭,但也促進了物種的大交流。甚至也有人認為,十字軍就是為了獲得滿足口腹之欲的香料,才大興刀兵的。

  與“拿破侖蛋糕”類似,很多本土食物也都有遙遠的“親戚”。除了千層酥,那不勒斯還是披薩的發源地。大名鼎鼎的瑪格麗特披薩,就來自那不勒斯招待薩伏伊王後瑪格麗特時的餐桌。正宗瑪格麗特披薩上只有3種原料:馬蘇裏拉奶酪、羅勒葉和西紅柿。

  西紅柿可不是那不勒斯的本地特産。如果沒有哥倫布航海大發現,這種在中美洲生長了2000多年的植物是不可能跑到亞平寧半島上被做成披薩醬的。當然,如果缺少了西紅柿和原産自南美的辣椒,中餐裏涌現出川菜也是不可想像的。

  如今,餐飲講究“融合(Fusion)”,流行“融合菜”和“無國界美食”,通過對香料和食材的跨文化應用,獲得新鮮的口感和體驗。其實,就像“拿破侖蛋糕”和意大利披薩一樣,“融合”本身就是飲食的一種常態。

  最有“融合”感的,或許要屬日餐裏特別常見的天婦羅。以前就覺得奇怪,清淡的日本菜怎麼會用油炸的做法。有廚師告訴我,天婦羅是葡萄牙語Tempura的音譯。這道菜是當年在長崎港上岸的葡萄牙商人教給日本雇工的。

  日本廚師們也不是完全沒有貢獻。在學習了歐洲制作油炸糊技術之後,日本人把醬油加入這道菜肴,形成了今天人們能夠吃到的“日本美食”天婦羅。

  當下,有不少飯館的“融合”只是把各地的食材和技法簡單融合在一起。不管什麼食材,加點咖喱就是和印度的“融合”,加點香茅就是和泰國的“融合”……菜能不能吃不好説,小學美術課的技法算是成功運用到烹飪中了。這些人,明顯是格局小了。

  法國名廚阿蘭·杜卡斯有句名言:不要把融合(Fusion)變成混亂(Confusion)。跨地域跨文化的東西放在一起,重要的是好吃。

  最近幾年,常從北京去上海出差。每次返程前,總喜歡早起去菜場逛一逛,買上一大包當地的草頭(也叫金花菜)。回北京後,從樓下買一瓶10塊錢的二鍋頭,炒草頭時順著鍋邊烹進去,就是一道美美的酒香草頭。

  也有“好事”的朋友告訴我,草頭得用高度醬香型的白酒才能炒出香氣。不過,這樣的滬上平民菜肴,一定得是就著手邊的酒順手做出來的。于是,我每每回應:用北京的二鍋頭和上海的草頭,加在一起才是真正的“融合”!

來源:2023年4月19日出版的《環球》雜志 第8期

《環球》雜志授權使用,如需轉載,請與本刊聯繫。

更多內容敬請關注《環球》雜志官方微博、微信:“環球雜志”。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