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神樂觀的歷史變遷

2023-03-20 11:08:49 來源: 《環球》雜志

  相比之下,世俗生活更離不開樂舞,俗樂比神樂使用得更為頻繁。

文/李寶臣

編輯/胡艷芬

  神樂觀于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創設于金陵,永樂十八年(1420年)明王朝遷都北京後,南京舊觀保留,而在新建的天地壇(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名為“天壇”)西天門外西北新置神樂觀,此後成為北京建築中軸線的重要歷史景觀。

  神樂觀係朝廷管理與培養訓練神樂舞生的機構,設提點(正六品)一人、知觀(從八品)二人,樂舞生人數不同時期多寡不一,常在六百人到三千五百人之間變動。神樂觀聽命于太常寺,專門為如天地、太廟等重大祭祀典禮提供樂舞服務。樂舞生從道童中選用。清承明制,雖管理體制幾經變動,但基本沿襲了明制精髓。

  神樂觀靠近天地壇,卻沒有包在壇墻之內。此地環境優美,樹木蔥蘢,又離內城不遠,因此常吸引眾多遊人來此消閒。樂舞生遂抓住機會,做起了生意,《續文獻通考》(卷一百四)“樂考四”有雲:“其樂舞生賣酒市肉,宛成賈區,往來驢馬喧雜,無復禁忌。”

  明永樂年間始規劃營建北京城,但直到嘉靖中後期,都城都只有一道近似正方形的城墻。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外城築就,天壇納入其中,又將其外壇墻向西、向南延展,神樂觀遂被圍入壇內。盡管增加了圍墻,也並未徹底改變昔日的市井風情。《萬歷野獲編》卷二記京師端午時節景象:“惟天壇遊人最勝,連錢障泥,聯鏢飛鞚,豪門大估(大賈富商)之外,則中官(宦官)輩競以騎射為娛,蓋皆賜沐請假而出者。”“連錢障泥”係指垂于馬腹兩側遮擋塵土的障泥裝飾花紋猶如連結的銅錢;“聯鏢飛鞚”描繪了策馬飛馳奔向天壇的人絡繹不絕的景象。

  清初,景象依然繁盛,到乾隆初期因禁令方沒落。戴璐《藤陰雜記》卷五説:“天壇道院昔為讌(讀作yàn,同“宴”)集之地。道院即神樂觀,今改神樂署。乾隆七年(1742年),滿禦史某攜伶看花,因遊人雜沓,遂奏禁栽化,拆毀酒肆。至今不植花卉,惟古松尚存,樛枝黛色,夏可納涼。”

  清初沿襲明神樂觀制度,乾隆八年(1743年)改神樂觀為神樂所,革除提點、知觀等道士官員,改由太常寺官員充任。樂舞生亦不再由道童選補,改從民間青少年俊秀中選拔。留用的樂舞生須與原道教門戶切割。乾隆十九年(1754年)神樂所再改稱神樂署,設署正(正六品)一人,左右署丞(從八品)各一人,協律郎(正八品)五人,司樂二十五人,樂生一百八十人,舞生三百人。

  古人神俗兩界觀念根深蒂固,祭祀禮神歷來講究潔凈,不沾人間煙火。凡祭天地、祈谷、太廟等大祀,皇帝與從祭官員皆要沐浴更衣齋戒三日,去掉世俗污濁,調整平靜心態,以迎接神的賜福。因此,限定了神樂與俗樂界限,各設機構分別管理。

  相比之下,世俗生活更離不開樂舞,俗樂比神樂使用得更為頻繁。孫承澤《春明夢余錄》卷十四講“凡祭祀用太常寺樂舞;凡朝會、宴饗等禮用教坊司奉鑾”。清代禮樂、神樂沿襲明制,俗樂管理則進一步分類細化,雍正七年(1730年)改教坊司為和聲署,廢除教坊樂籍賤民制度,同時剔除了女樂。乾隆七年(1742年)設樂部,統轄神樂署管理神樂、和聲署管理俗樂。和聲署只承辦朝廷慶典禮樂。宮廷樂舞則由內務府掌儀司中和樂處管理,亦曾名南府,後更名為升平署。皇帝出行所用鑾駕樂隊由鑾儀衛、旗手衛校尉管理。升平署與鑾駕樂隊皆也聽命于樂部。直至清亡,各類樂舞機構的服務對象未見混淆。

來源:2023年3月22日出版的《環球》雜志 第6期

《環球》雜志授權使用,如需轉載,請與本刊聯繫。

更多內容敬請關注《環球》雜志官方微博、微信:“環球雜志”。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