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臨近,泰國進入“選戰模式”

2023-02-28 09:38:09 來源: 《環球》雜誌

 

1月19日,在泰國叻武裏府,泰國總理巴育出席春節慶祝活動

  進入“選戰模式”的泰國,吸引着觀察人士的眼球,尤其是隨着為泰黨高調“宣戰”,強勢回歸,日益臨近的泰國大選充滿看點。

文/《環球》雜誌記者 陳家寶(發自曼谷)

編輯/吳美娜

  按計劃,泰國將在今年5月舉行大選。泰國前總理他信的小女兒貝東丹·西那瓦近來以“為泰家族領導人”的身份走南闖北拉選票,在泰國全國以及地方民調中支持率一度領先現總理巴育。

  1月9日,於2021年3月成立的泰國人團結建國黨宣布巴育正式加入該黨,並提名他為下屆總理候選人;1月27日,泰國執政聯盟的國民力量黨提名該黨主席、現任副總理巴威為該黨下屆總理候選人。

  進入“選戰模式”的泰國,吸引着觀察人士的眼球,尤其是隨着為泰黨高調“宣戰”,強勢回歸,日益臨近的泰國大選充滿看點。

“希望像他一樣為國家做事”

  “是的,我準備好了。”1月中旬,貝東丹在一次泰國東北部的拉票活動中説,她已就成為為泰黨總理候選人準備就緒,希望帶領該黨在大選中贏得下議院過半數席位,實現對泰國人民的承諾。

  身穿為泰黨的標誌性紅衣,挺着孕肚走進鬧市區,一邊與支持者握手擁抱,一邊接過眾人遞來的紅玫瑰,貝東丹忙個不停卻始終笑容綻放。儘管為泰黨尚未公布該黨提名的總理候選人人選,但已有支持者以“女總理”的稱謂向她喊話。

  泰國東北部是西那瓦家族在農村地區的“鐵”票倉。由西那瓦家族帶領的黨派依靠這一地區,在2001年以來的5次大選中都獲得壓倒性優勢。越戰越勇的貝東丹並不局囿於這一傳統票倉,最近“進軍”泰國南部,用剛學來的南部方言登&演説,力博民眾好感。

  祖籍中國廣東梅州的西那瓦家族祖上姓丘,是泰國的首富家族之一。貝東丹就來自這一家族,其父他信、小姑姑英拉、姑父頌猜都曾當選泰國總理。他信、英拉至今在泰國下層民眾中影響力依然強大。

  年輕幹練的貝東丹被視為延續他信影響力的最佳人選。她接受媒體採訪時説,“我自小跟隨父親聽其演説,見證他推行30泰銖(約合人民幣6元)就醫、社保卡等惠民政策,耳濡目染下,我希望像他一樣為國家做事,為人民服務的理想深埋在我血液中。”

  1986年出生的貝東丹畢業於泰國名校朱拉隆功大學政治學專業,隨後到英國深造,獲得酒店管理學碩士學位,接手家族的酒店業務及房地産開發公司。

  亮相政壇後,她以“敢想,能做,一心為民”為口號,立下“提高最低日薪”“提振橡膠、油棕、稻米等農産品價格”“改善農民生活,將泰國經濟增長率提升至5%”的政策承諾。2022年3月,她的支持率位居第三,至年底,她以比總理巴育高出一倍的支持率位居第一,已成為為泰黨號召力的擔當。

  2022年11月,流亡迪拜的他信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了女兒貝東丹的孕訊。貝東丹隨後發文説,“非常激動,現在的我不僅要當個堅強的媽媽,還身負着為民服務的重任。大家不用擔心,媽媽們都知道,我們可以堅持工作,直到進産房的那天。”

  泰國媒體指出,貝東丹將在今年5月生産,其孕期貫穿整個大選拉票階段,預産期更與大選時間驚人地重合,她會否成為總理人選這一點變得耐人尋味。而身懷六甲奔波在泰國各地演説的形象,為她贏來了許多女性選民的支持。

  泰國格勒大學政治傳播學院院長楠塔娜評價説,貝東丹具備了新一代政治家的優勢。作為他信的女兒,她有着得天獨厚的父輩光環;就個人魅力而言,她雖毫無從政經驗,但卻在政治宣講中顯得準備充分,大氣、自信、靈活,在拉票活動中與民眾打成一片、接地氣,比其姑姑英拉表現得更穩定、老練。

  “長相靚麗、年輕有活力的她善用社交媒體。在她粉絲量接近50萬的社交媒體賬號中,她不僅通過競選視頻的精剪和照片傳遞了政治理念,也經常發布與父親、孩子、丈夫的可愛互動,巧借父親的影響力增加自己人氣之餘,展示出一個堅韌溫柔、充滿母性魅力的政治家形象,巧妙地彌合了老一輩政要與新生代從政者間的表達代溝。”楠塔娜説。

政治版圖醞釀變化

  “壓倒性勝利”(landslide)是為泰黨本次競選的關鍵詞和主要目標,意指在下議院500個席位中取得超過半數的席位。

  目前巴育政府的下議院將在3月24日任期屆滿並解散。但根據泰國2017年版憲法,參議院250名議員任期五年,即明年才任滿。議員全部由當時軍方掌管的“全國維持和平秩序委員會”任命。只有獲得上、下議院共750名議員的半數以上支持的候選人才可能成為總理。

  在本次大選中,仍由軍方控制的參議院對決定總理人選有着重要的話語權。而且,制定選舉規則的選舉委員會成員由總理巴育任命。許多專家學者認為,已基本掌握了參議院250席的軍人集團很可能得益於這一特定的選舉機制,在大選中延續權力。

  但是,如果為泰黨如願贏得下議院多數席位,即便不能獲得參議院的支持,也有否決法律通過的權力。若兩院意見不合,主導下議院的黨派可以通過否決立法來癱瘓政府運作。

  此間不少專家學者認為,憑為泰黨一黨之力獲得下議院多數票有一定困難。泰國博仁大學副校長、政治學教授溫蓊在接受《環球》雜誌記者採訪時説,參考以往選舉中為泰黨的表現,其基本能在下議院獲得200個左右席位,超過250席難度較大。因此,爭取其他黨派的支持並組成聯盟,將是為泰黨選舉制勝的關鍵。

  當前的泰國政壇,同為軍人出身、有着逾半世紀手足情誼的巴育與副總理巴威,在黨派政見上已分道揚鑣。巴威坐鎮執政的國民力量黨,巴育則另起山頭加入泰國人團結建國黨。泰國媒體多番報道並揣測軍方出身的巴威與為泰黨關係非同尋常,或將聯手。也有聲音認為,“兩巴陣營”的破裂只是煙幕彈。而作為中間派的大黨泰自豪黨,則成為各方勢力都希望拉攏的對象。

  貝東丹近日對媒體&&,為泰黨只會聯手有着共同民主理念、政策理念的黨派。

  但溫蓊認為,一切皆有可能,屆時需要看各黨派的得票率以及幕後的利益談判。“為泰黨這次敢於高調立下大勝目標,手頭的籌碼成為看點。隨着在信息科技時代成長、從小接受民主思想教育的年輕一代選民增加,以及民眾對連續執政8年多的軍方治理經濟無方的不滿,越來越多原本是中間派的選民將傾向於為泰黨。泰國政治版圖的微妙變化,將在這次大選結果中見分曉。”

他信回歸成謎

  各黨派奮力投入日漸激烈的拉票競選活動和議員爭奪戰中,泰國社會進入了言辭交鋒的大選模式。而影響泰國政局的一大變量——73歲的他信,日前在社交媒體上説,自己將會在不久的將來回到泰國,並且不需要借助任何黨派的力量,更不需要通過為泰黨聯合當下的執政黨來為自己的回歸鋪路。

  他信2001年至2006年擔任泰國總理。2006年遭軍方政變推翻後,除2008年曾短暫回國外,長期流亡海外。

  他信深受廣大農民階層擁戴,卻因一些做法被傳統官僚勢力和親王室的軍隊視為敵人,引發街頭運動和軍事政變。而在巴育政府執政的8年內,街頭政治與社會動蕩得到平息,泰國社會回歸平靜穩定。有聲音擔憂,大選臨近之際,他信高調宣布即將回歸,若此話成真,泰國將陷入新一輪社會動蕩。

  一名不願具名的前為泰黨成員告訴《環球》雜誌記者,在過去的14年裏,他信不時宣稱即將回國。但他的回歸不具備可操作性。首先,為泰黨需要贏得大選,成為執政黨;其次,為泰黨需要主導修改憲法,為其回歸清除法律障礙。否則他信一旦踏入泰國,就將被逮捕。

  “但目前這一切都道阻且長,遙遙無期。他信的相關言論很可能是為了在大選前夕提振支持率、替為泰黨造勢。只要他仍在海外,泰國就暫時不會陷入動蕩。”這名消息人士説。

  他的看法與政治學教授溫蓊不謀而合。溫蓊認為,當下泰國各個黨派都投入到緊鑼密鼓的競選準備中,此次大選成為了各方勢力“求變”與“捲土重來”的最大期待。“大家都希望通過以合理合法的方式,在規則內取得最大程度的勝利,以獲得社會的承認。非到萬不得已都不太可能走上街頭。”

來源:2023年2月22日出版的《環球》雜誌 第4期

《環球》雜誌授權使用,如需轉載,請與本刊&&。

更多內容敬請關注《環球》雜誌官方微博、微信:“環球雜誌”。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