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足球的成功秘訣
1月29日,球迷在法國歐塞爾足球俱樂部主場阿貝·德尚體育場外觀看舞獅表演
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法國男足在領軍人物普拉蒂尼率領下開始崛起,短短4年間連續兩次打進世界盃四強,並奪得1984年歐洲盃冠軍和洛杉磯奧運會金牌,正式進入足球強國行列。
文/楊成玉
編輯/馬琼
為深化中法兩國體育與文化合作,在中國駐法大使館的積極推動下,法國足球甲級聯賽(Ligue 1,簡稱“法甲”)自2021年起連續三年舉辦中國主題的聯賽日,“歡樂春節”活動走進了法國職業足球比賽。
1月29日,法國職業足球聯盟將本輪比賽主題定為“中國日”,球場內外隨處可見的中國元素成為焦點,為比賽增添了濃郁的節日氛圍。
前不久在卡塔爾世界盃上奪得亞軍的法國隊,以及法國足球,贏得了全世界大量球迷的喜愛。作為傳統強隊,法國隊的好成績更多發生在近40年。上世紀80年代前,法國隊在11屆世界盃上僅打進一次四強,除主辦首屆歐洲盃並成績墊底外,其餘5屆歐洲盃從未打進決賽階段,成績與其足球大國地位並不相稱。
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法國男足在領軍人物普拉蒂尼帶領下開始崛起,短短4年間連續兩次打進世界盃四強,並奪得1984年歐洲盃冠軍和洛杉磯奧運會金牌,正式進入足球強國行列。
普拉蒂尼退役後,法國隊經歷10年短暫低谷,以1996年打進歐洲盃四強為標誌,開啟了近30年的長盛期。在此期間,法國隊4進世界盃決賽2次奪冠,2進歐洲盃決賽1次奪冠,並獲2屆聯合會杯冠軍和1屆歐洲國家聯賽冠軍,成為同期國際足壇最成功的隊伍。
崛起之本——青訓
法國足球崛起背後是強大青訓體系的支撐。無論是職業俱樂部還是業餘俱樂部,法國足協都要求其必須建立覆蓋10歲至17歲共8個年齡段的青年隊,方可註冊;里昂、馬賽、蘭斯等大俱樂部也都招收6歲年齡段的小球員。這些俱樂部青訓營構成了法國足球強大的青訓體系。
法國註冊球員總數超過220萬人,從10歲至17歲每個年齡段的足球人口規模都至少達到8萬人。經過8年高水平選拔和培養,每個年齡段最終只有80人能夠成為職業球員,能進入國家隊的僅約3人,這既保證了充足的人才基礎,也搭建了合理的金字塔精英體系,使法式青訓在整個歐洲處於領先地位。
除專業青訓營外,法國各地小學一般都開設專項足球訓練小組,小學在完成體育課程教學的基礎上,吸收有足球運動特長的學生開展足球訓練。完善的體育基礎設施給法國足球人口普及提供了良好條件。
據統計,全法有超過3萬個足球場,各類俱樂部數量接近1.6萬家,平均每兩個市鎮就有1家,愛好足球的小學生不必背井離鄉到大城市學球,依託所在學校和市鎮即可完成基礎入門。學校會對進入足球訓練小組的小學生進行綜合性培養,課堂學習培養認知能力,足球訓練則培養社會能力與實踐能力。
綜合素質的提升讓學生們在各方面都變得更優秀,也使其未來發展有了更多可能——既可以通過參加俱樂部青訓選拔從而成為職業球員,也可以選擇其他發展道路,實現認知能力、創新能力、社會能力的全面提升。
大量的比賽實戰培訓是保障法國青訓成材率的又一法寶。法國足球青訓內容重在實戰,日常訓練中的技術練習都在對抗中完成。在法國足協為各俱樂部制定的15歲年齡段訓練指導大綱中,90分鐘一堂訓練課上無對抗的技術練習不超過15分鐘,主要內容為協調性訓練和情景練習,而對抗訓練時間一般達到80%以上。
據統計,法國國內每年組織的各類青少年足球比賽超過100萬場,以賽代練成為常態。在這一青訓風格指引下,2013年以博格巴為核心的法國U20(20歲以下)青年隊奪得世青賽冠軍,兩年之後的U17(17歲以下)歐洲盃法國隊再次登頂,為如今足球人才井噴打下堅實基礎。
科學的師資體系
近40年來法國足協一直強調對教練員的培訓,為培養優秀足球教練建立一整套框架,進而幫助年輕球員更好地理解足球,快速提升技戰術水平。
一方面,法國倡導在年輕球員中有號召力、威信高的知名球星留在退役前效力的歐洲各國豪門俱樂部深造,歐冠冠軍主帥齊達內、前世界盃冠軍隊主力維埃拉,均在其退役前效力的皇家馬德里、曼徹斯特城等俱樂部從助教開始執教生涯。
另一方面,法國足協積極運作本國職業聯賽俱樂部為優秀青年教練員敞開大門——現任法國隊主教練德尚即是從法甲摩納哥俱樂部起步。近年來法甲還涌現出小斯特凡、弗蘭克·海斯、勒布裏等一大批優秀本土中青年教練員。
目前,法國從16歲至21歲各年齡段共6支國青隊教練全部為法籍,其中不乏迪奧梅德、萬努奇等“踢而優則教”的名將,為法國各級青年隊與成年隊風格和技戰術體系對接提供了保障。
國家級精英培訓
1988年,法國足協在巴黎西南郊小鎮克萊楓丹建立了國家技術培訓中心,即全球聞名的克萊楓丹基地。30多年來,克萊楓丹基地一直致力於13~15歲年齡段青訓,基地球探團隊將在全國各地青訓比賽中表現優異的小球員一批批選進基地,進行“精英培訓”,齊達內、亨利、博格巴、姆巴佩等一代代足壇巨星都是從這裡走出的。
在掐尖培養的同時,克萊楓丹基地的所有球員仍歸屬於原俱樂部,小球員們每天上午進行文化知識學習,只在下午進行技戰術訓練。克萊楓丹基地只負責提供教練、場地等優質資源,對於球員未來的職業規劃、轉會租借、商務價值等並不干涉,保證了青訓原俱樂部的利益,解除了小球員和家長的後顧之憂。
從克萊楓丹基地走出的小球員中有95%成為了職業球員。每逢國際足聯國家隊比賽日前後,小球員們還有機會同來到基地集訓的眾多大牌國腳近距離接觸並同場陪練,極大激勵了小球員的榮譽感。
多元化人才儲備
除強大的青訓體系外,很多具有移民背景的球員融入,使法國隊在保留本國重視傳接、跑位靈活、層層推進等傳統打法特點的基礎上博採眾長,技戰術變化更加豐富、多元。
近40年來,齊達內、德約卡夫、德塞利、圖拉姆、亨利、特雷澤蓋、馬克萊萊、維埃拉、本澤馬、博格巴、姆巴佩等眾多球星都具有移民背景,助力法國隊連獲佳績。
法國隊參加卡塔爾世界盃的25名球員中,3人出生在海外,18人為移民二代,父母來自菲律賓、剛果(布)、安哥拉、貝寧、黎巴嫩、喀麥隆、幾內亞比紹、馬裏、摩洛哥、葡萄牙、意大利、阿爾及利亞、毛裏塔尼亞、塞內加爾等14個國家以及馬提尼克、瓜德羅普等法國海外領地,後防線上的埃爾南德斯兄弟出身西班牙青訓體系,只有隊長洛裏、帕瓦爾、拉比奧、韋勒圖等4人是地地道道的法國球員。
特別是,以姆巴佩為代表的非洲裔球員已成為法國隊中不可或缺的中堅力量。在取得成績的同時,這些來自移民社區的球員在逆境中成長並取得成功的故事,不斷增強了法國社會凝聚力和多元化活力。
健康的職業秩序
以法甲為代表的法國職業足球體系長期堅持嚴謹、健康的財務審核制度,絕不允許負債經營,對波爾多隊這樣負債纍纍的老牌勁旅一樣不留情面,鐵腕施以降級處罰,直至波爾多俱樂部重新得到擔保才允其暫返職業聯賽序列。
法國稅務體系為職業足球俱樂部制定的營收稅率也很高,高稅收對俱樂部經營特別是青訓體系建設起到了托底作用。逐年增加的聯賽電視轉播權收益,也給法國足球青訓提供了更優越的外部條件。
此外,法國政府對職業足球俱樂部和經紀人的監管十分嚴格。法國法律禁止出售職業足球俱樂部,保證了各支球隊間的實力差距不至於過大,避免了中小俱樂部被惡意收購,傷害職業聯賽體系健康。
同時,經紀人須嚴格持證上崗,從球員職業合同和轉會中抽取佣金的比例均受國家稅務和職業聯盟法務部門的嚴格監督和審計,從而最大限度保障了職業球員市場流通穩定有序。著名國際經紀人西索科就曾因無證中介被法國足協調查,最近還被法國新國腳卡馬文加解聘。
(作者係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副研究員)
來源:2023年2月22日出版的《環球》雜誌 第4期
《環球》雜誌授權使用,如需轉載,請與本刊&&。
更多內容敬請關注《環球》雜誌官方微博、微信:“環球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