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讓火炮“如虎添翼”

2022-11-17 14:19:51 來源: 《環球》雜志

 

5月7日,自行火炮編隊駛過俄羅斯聖彼得堡冬宮廣場

    自無人機出現後,隨著其軍事化運用不斷加深,利用無人機功能多樣的特點,可以有效提高火炮的作戰效能。

文/李洪峰 孟凡凱

編輯/黃紅華

  火炮作為一款常規武器,受限于其自身特點,精確打擊能力一直不強。因此,提高火炮作戰效能是各國陸軍共同關注的領域。自無人機出現後,隨著其軍事化運用不斷加深,利用無人機功能多樣的特點,可以有效提高火炮的作戰效能。

承擔偵察定位任務,提升火力快速反應能力

  火炮是通過發射彈丸來攻擊目標的,因此,及時發現目標並準確確定目標的坐標位置是發揮火炮作用的前提。過去,為發現目標及確定目標位置通常要通過戰場前方觀察人員進行,但前方觀察人員由于距離目標較近,極易被敵人發現而遭火力殺傷。

  隨著無人機的出現及其目標定位技術的成熟,其對地面目標快速偵察與定位成為可能,使得無人機在炮兵作戰中的運用嶄露頭角。例如俄軍早先裝備的“蜜蜂”無人機,在兩次車臣戰爭中出動25架次,飛行47小時25分鐘,潛入敵戰術縱深55公里,發現和識別了100多個移動軍事目標和100多個偽裝嚴密的目標,為炮兵部隊戰場偵察監視、目標精確定位和火炮校正射擊等發揮了突出作用。海灣戰爭中,美軍使用“先鋒”無人機對火力進行引導,僅在60次共計197個飛行小時中,就引導火炮摧毀了伊拉克軍5個火箭炮連、120余門身管火炮、7個彈藥囤積點和1個機步連。

進行空中照射引導,提升火炮精確打擊能力

  隨著彈藥技術的發展,世界軍事強國先後列裝了制導炮彈,這類彈藥是在普通炮彈上加裝制導係統實現的,與導彈主要區別在于其本身沒有動力裝置,靠火炮發射的初速度、穩定翼和控制舵使炮彈穩定飛行,制導裝置自動導向目標。其制導方式主要是半主動鐳射制導,即利用裝在地面或空中平臺上的鐳射照射器向目標發射鐳射束(指示目標),目標表面反射的鐳射信號由安裝在彈體頭部的目標尋的器(鐳射接收器)接收,然後通過控制係統將導彈或彈丸引向目標。這類制導炮彈有代表性的包括美軍的M712“銅斑蛇”、俄軍的“紅土地”2K25式等。

  以美軍M712“銅斑蛇”為例,其運用過程為:前觀(目標照射組)發現目標後,通知火炮發射分隊,同時使用鐳射照射器照射目標,炮兵依據鐳射照射器編碼和目標距離,給炮彈裝定目標編碼和定時器,並發射制導炮彈。

  彈丸出膛後,慣性開關接通電源,定時器開始工作。彈丸到達目標區後,彈上尋的器接收目標反射鐳射波束,引導彈丸沿波束飛行直至命中目標。

  由于前觀(目標照射組)距離目標較近而存在較大風險,此時無人機的作用便凸顯出來。科技人員在無人機上裝配了穩定轉塔裝置,使得無人機能夠在飛行過程中一直“凝視”目標,並可持續對目標進行照射,引導制導炮彈命中目標,從而顯著提高了火炮精確打擊能力。

  海灣戰爭中,美軍共發射M712“銅斑蛇”鐳射制導炮彈90余發,命中率極高。伊拉克戰爭中,美軍將鐳射照射器裝載于無人機上,照射遠距離目標,在一次戰鬥中就摧毀伊軍12個目標,命中率達90%。目前,美軍還列裝了M982“神劍S”制導炮彈,射程達40公里,這是一種採用GPS和鐳射雙模制導的精確制導炮彈,炮彈發射後,前半段按照彈道飛行,過頂後啟動GPS衛星制導,通過GPS制導抵達距目標3~5公里的區域,再切換到鐳射半主動制導,通過無人機使用的照射器引導打擊移動目標,命中目標的精度可達1米。

變身精確攻擊彈藥,提升打擊時敏目標能力

  時敏目標是指打擊時機受有限時間窗口限制,需在窗口時間內發現、定位、識別、鎖定和打擊的目標。常見的時敏目標包括導彈發射車、自行火炮、坦克、間歇開機的雷達站等。普通火炮無論發射常規彈藥或制導炮彈對付這類目標都比較困難。因為從發現目標並識別出目標、進行定位、傳送射擊指令、陣地進行發射操作、彈丸飛行等全過程需要耗費較長的時間,極易喪失毀傷目標的機會。

  為有效對付時敏目標,新一類攻擊無人機——巡飛彈就脫穎而出了。巡飛彈是無人機技術與彈藥技術結合的産物,可利用陸軍的火炮、火箭炮、迫擊炮等多種武器平臺發射到目標區,並在目標區上方巡弋飛行,發現目標後,可直接發起攻擊。俄軍研制裝備了由“旋風”300毫米火箭彈投放的R-90巡飛子彈藥,美軍研制裝備了120毫米坦克炮射巡飛彈、自主攻擊彈藥係統(LOCAAS)、LAM巡飛攻擊彈藥等。

  以美軍的LAM巡飛攻擊彈藥為例,該彈在巡飛過程中鎖定目標後,由地面操控員下達攻擊指令,可實現對目標的精準狙擊。與制導炮彈相比,它能根據戰場情況,自主或遙控改變飛行路線,對目標形成較長時間的威脅,實現有“選擇”的精確打擊,是對付時敏目標的一種有效且經濟的彈種。

發揮連結融合作用,提升火力打擊體係效能

  現代作戰是體係作戰,火炮要充分發揮作用,必須強化整個火力打擊體係的能力,這不僅要提升火力打擊、指揮控制、綜合保障等單個作戰要素的能力,還需將各要素能力有效融合,使整個體係效能倍增。

  隨著無人機技術的進一步發展,無人機正在炮兵火力打擊體係中發揮著連結融合作用。

  例如,無人機除能夠搭載偵察載荷外,還可以搭載通信載荷,實現炮兵通信的中繼,也可作為無線通信基站,為炮兵各作戰單元提供隨遇接入的無線戰場網絡環境,從而為炮兵作戰的指揮控制提供穩定可靠的通信保障。

  同樣,無人機戰時也可搭載電子對抗任務載荷,對敵方企圖幹擾精確制導彈藥使用的電子幹擾設備進行電子壓制,以保證精確打擊行動目的的有效達成。

  在保障方面,無人機還可擔負裝備配件、醫療用藥等物資的緊急投送,從多方面強固火力打擊體係,提升火力打擊體係效能。

  總之,無人機從最初的僅能為火炮提供簡單的目標情報保障,發展到今天能夠實現戰場偵察監視、目標精確定位、火炮校正射擊、鐳射照射引導、巡飛攻擊目標、通信指揮保障、後勤裝備保障、毀傷效果評估等功能,為火炮武器效能的提升提供了強勁的“翅膀”,反映了武器裝備戰術運用與技術發展相互融合、相互促進的發展規律。

  (作者李洪峰係陸軍炮兵防空兵學院教授,孟凡凱係陸軍炮兵防空兵學院副教授)

來源:2022年10月5日出版的《環球》雜志 第20期

《環球》雜志授權使用,如需轉載,請與本刊聯繫。

更多內容敬請關注《環球》雜志官方微博、微信:“環球雜志”。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