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巴西漢學家的中國傳統文化之旅

2022-09-06 16:00:39 來源: 《環球》雜志

 

沈友友與孔子像合影沈友友供圖

  沈友友表示,中文是人類語言的一個重要寶藏,不僅經典典籍汗牛充棟,而且還為世界文明保存了很多“遺珠”。

文/《環球》雜志記者 卞卓丹(發自巴西利亞)

編輯/吳美娜

  2022年8月15日是中國與巴西建交48周年紀念日。在巴西多座城市,中國傳統文化和現當代藝術活動接力上演,精彩紛呈。

  “中巴關係日益緊密、文化交流愈發頻密,不僅給巴西帶來了京劇、武術、中醫和臉譜,還激發了更多巴西人追溯和研究中國文化濫觴與沿革的興趣。”巴西漢學家喬治·西內迪諾説。

  西內迪諾本人就是這些巴西人中的一員。他不僅長期醉心於中國文化研究,全身心投入中國文化的海外傳播,而且在2005年因緣巧合首次赴巴西駐華使館常駐之後,就一直居住、工作、生活、沉浸在中華文化圈裏,甚至再也沒有回巴西長期生活。

  説起與中國結緣的往事,西內迪諾立刻回想到他孩提時的趣事:“記得小學地理課上有這樣一個遊戲——我們趴在地上,用耳朵靠近地面,試著去聽地球另一邊‘中國人在聊什麼’。”那時,西內迪諾對中國的了解,僅限于父親給他購買的“世界萬國叢書”裏《中國卷》的知識。

  對陸續接觸過十幾門外語的西內迪諾來説,中文其實是他較晚才開始學習的語言。後來,年屆而立的他受到當時在巴西利亞訪學的中國學者胡續冬的影響,才真正跨入了學習中國文化的大門。正是在胡續冬的建議下,西內迪諾擁有了一個自己特別珍愛的中文名字——沈友友。從此,在幾乎所有場合,他都堅持使用沈友友這個名字。

  隨著學習的深入,沈友友的興趣逐漸轉向了博大精深的中國古代文化上。談及此,沈友友表示,中文是人類語言的一個重要寶藏,不僅經典典籍汗牛充棟,而且還為世界文明保存了很多“遺珠”。“人們也許不了解,目前世界上最全的佛教經典是中文的《大藏經》。也正因如此,目前印度等各國佛學專家需要先習得中文,再根據《大藏經》的中文文獻重新編制巴利文或梵語的佛教經典文本。”

  不過,學中文和學中國古文,有時還真不是一回事。“學中文難,學中國古文則是難上加難。古文有自己不同的語法規律,詞匯也非常豐富。”沈友友説,“學習古文主要靠積累。因此在老師的指導下,我通讀了根據中國語言學家王力先生的古音係統和擬音體係編寫的《漢字古音手冊》,細讀了《古文觀止》,翻閱了《十三經注疏》。”

  如今的沈友友,已在澳門特區安家,一邊工作,一邊繼續學習、研究和傳播中國文化。令人驚嘆的是,這位“半路出家”學中文的巴西人,迄今已經翻譯出版了《論語》《道德經》《南華真經》等多部專著,目前還在籌劃出版《孫子兵法》的葡語讀本。“我盡力接觸中國古代思想的不同領域,目的是通過研習中國傳統文化的多樣性體驗它內在的‘一以貫之’。”沈友友説。

  除了研習古文,沈友友還將關注點轉向中國近現代文學及當代文學的研究和傳播。在他看來,中國古代文化與近現代及當代文化是一種繼承與發展的關係。近兩年來,他致力于促成中國圖書進出口(集團)有限公司與巴西的出版社對中國近現代文學經典係列的翻譯工作。

  “二十世紀中國文學是學習中國歷史一個很有意思的切入點。”沈友友説,“遺憾的是,直接從中文翻譯成葡文的文學作品屈指可數,巴西等葡語國家讀者並不了解這些作品的背景,只能從作品內容去欣賞它們。”因此,沈友友和他的朋友們希望在葡語國家出版一套能夠反映這一時期中國文學流變的係列叢書。

  “去年,我拜會了魯迅先生長孫、魯迅文化基金會會長周令飛先生,與他探討了怎樣向巴西等葡語國家讀者介紹魯迅的問題。”沈友友表示,這次交流讓他萌生了把魯迅短篇小説集《吶喊》首次翻譯成葡文的想法。目前,這個項目正在進行中,葡語版《吶喊》有望于2023年在巴西出版。

  對于在拉美地區傳播中國文化,沈友友認為,“漢字文化圈”這個概念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思路——共同的語言能夠塑造共同的文化。“在古代,以中國為發源地或者以中國為孵化器(如佛教)的文化,通過漢字這個美妙的載體形成了一個獨特的文化體係。”沈友友説,要在拉美地區傳播中國文化,第一步也是要以語言教學為基礎,從民間層面來打通雙向的交流,“范圍不用很大,持續才是王道,這樣能夠自然推動雙方培養出自己的‘媒介人’”。

  之後,可以引導雙方“媒介人”進行溝通,探討海外文化傳播的合適方式、合適內容、合適視角。“目前有越來越多的巴西人對中國感到好奇,他們需要得到鼓勵。”沈友友認為,“沒有必要讓每一個有好奇心的人都成為漢學家,但需要讓他們對中國有一個基本的認識。”

  同時,可以繼續派遣中國學者赴巴西各大學進行學術交流,或者通過巴中雙方合作推動中國古代經典的翻譯和出版,或向葡語國家聽眾傳播中國傳統文化方面的知識。“中國文化是多元的,可以根據受眾多元化的需求,提供了解中國的多樣化的途徑。”沈友友説。

  作為一名前外交官,沈友友對包括諸子百家在內的中國傳統文化對當今中國的對外交往、處世之道,以及對全球治理的影響,有他獨到的見解。

  首先,在地緣政治危機激化、地區衝突不斷、國際政治和經濟秩序面臨重大挑戰的當今世界,“各國不僅有轉向內在這一趨勢,彼此之間的競爭也明顯加劇”。而中國傳統文化中由各家學説碰撞融合形成的“和合”思想,對了解和應對當前全球形勢顯示出時代意義和參考價值。

  其次,中國傳統文化關于處世方式的智慧,也能給置身全球大變局之下的世界各國的發展提供借鑒。“老子説,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沈友友説,“這代表了一種無私的處世方式,既能夠追求自己的理想,又能夠在充滿競爭和煩惱的不理想環境中找到自己的安寧。”

  第三,“性相近,習相遠”,要理性認識並承認世界各國的文化傳統和社會背景存在巨大差異,從而選擇以交流溝通的方式友好互動,必要時也據此尋求新共識。

  第四,歷史悠久的中國傳統文化為當代中國的外交話語提供了豐富的給養。蘊含著中國智慧的解決方案,也豐富了國家治理和全球治理理念。

  第五,作為國際體係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的價值、觀念應該得到應有的尊重。比如,禮與義屬于中國傳統文化中“修齊治平”思想的基本范疇,也成為當代國民修養處世的標準之一。在處理全球事務時,尊崇禮與義也是中國繼續塑造良好國家形象的重要依托。

來源:2022年9月7日出版的《環球》雜志 第18期

《環球》雜志授權使用,如需轉載,請與本刊聯繫。

更多內容敬請關注《環球》雜志官方微博、微信:“環球雜志”。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