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首頁 國內·國際·言論 | 經濟·財富·科技 | 社會·文化·生活·其他 | 專欄 | 過刊檢索 | 關于我們 | 環球廣告
面對極端天氣,建築業如何借力金融實現綠色轉型
  新華網 ( 2022-08-05 20:40:01 ) 來源: 《環球》雜志
 

   文/《環球》雜志記者

  “世界正在燃燒”,面對極端高溫向全世界人類發出的紅色警告,聯合國向各國發出疾呼。

  2022年夏天,熱浪席卷北半球,多地迎來大“烤”。據媒體報道,高溫疊加幹旱已引發從葡萄牙到巴爾幹半島的野火,導致數百人死亡;在美國,高溫已導致得克薩斯州電力供應緊張,一些地區的極端高溫甚至融化了高壓電纜,路面也熱到變形;在加拿大溫哥華等地,高溫讓一些車窗熱到爆裂。同時,熱島效應放大了極端高溫對于城市的危害,“建築熱化了”頻頻登上熱搜。

  氣溫不斷升高,高溫紀錄不斷被打破,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第六次評估報告特約作者、英國牛津大學環境專家拉迪卡·科斯拉博士在接受《環球》雜志記者採訪時指出:“科學表明,隨著人類活動導致的全球變暖加劇,極端高溫事件的頻率和規模將會增加。因此,我們將會目睹更多的極端炎熱天氣,這些天氣將比以前更頻繁,溫度也比以前更高。”

  面對頻頻出現並且極可能持久出現的極端氣候,人類怎麼辦?城市怎麼辦?“碳排放”大戶——建築行業再次走上風口浪尖,推進城鄉綠色低碳發展迫在眉睫。

綠色低碳建築幫城市“降溫”

  美國、加拿大、西班牙、法國等國不斷突破歷史最高溫,印度甚至迎來了122年以來的最熱時刻。英國氣象局科學家尼科斯·克裏斯蒂迪表示,氣候變化帶來的風險正在迅速增加,極端天氣事件“正變得越來越普遍,到本世紀末,它們將不再是極端事件”。

  由于全球變暖、溫室氣體排放量持續上升,目前我們所經歷的持續熱浪可能只是“未來的預兆”。IPCC第六次評估報告指出,未來全球絕大部分有人居住的地方都將出現更多、更強、更持久的極端高溫。

  科學界幾十年來不斷對氣候變化引發極端天氣現象發出預警,各國政府也在為應對氣候變化調整自身的發展模式。在亞洲,中國、日本、韓國等紛紛公布了本國的碳中和目標以及實現時間表;在歐洲,歐盟、英國、瑞典也許下了了自己的碳中和承諾。一場綠色低碳轉型浪潮正在席卷全球。

  當極端天氣不再極端,當碳中和目標劃出具體時間線,人類再一次思考我們到底需要住在什麼樣的建築裏,什麼樣的建築才能幫助城市降溫,助力城鄉建設發展模式向綠色低碳轉換。

  在世界上最熱的國家之一科威特,有一座貝殼狀的高樓——科威特國家銀行,它通過結構創新與被動式相結合,來對抗當地氣溫高達45攝氏度的炎熱夏季;在哥倫比亞首都麥德林,城市發展公司總部正在打造一個“呼吸的建築”,通過預制立面係統、太陽能電池板、太陽能煙囪等,讓建築做到不必使用空調;在中國,全球最大的綠色建築叢林大大降低了建築業碳排放,為中國的碳中和承諾保駕護航。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和全球建築建設聯盟(GlobalABC)發布的《2021年全球建築建造業現狀報告》顯示,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建造活動減少,2020全球房地産建築業溫室氣體排放量大幅下降,但仍高達117億噸,在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中佔比高達37%。

  截至2021年底,中國新建綠色建築面積由2012年的400萬平方米,增至20億平方米;裝配式建築新開工面積也由2015年的0.73億平方米增加到7.4億平方米;超低能耗建築、低碳建築等的建設也取得一定發展。

  通過建築業綠色低碳發展給“地球降溫”大有可為。

綠色金融助力建築業“碳”尋未來

  建築業綠色低碳轉型離不開金融支援。

  近期,北京綠色金融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院長、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宏觀與綠色金融實驗室聯席主任馬駿,就細數了高碳行業向低碳轉型假如得不到金融支援,會産生的幾個不良後果:

  首先,轉型失敗或延遲。高碳行業減碳需要資金,否則就有可能轉型失敗或者轉型進程被延遲,最終影響“3060”雙碳目標的實現;其次,企業破産倒閉導致金融風險。高碳行業企業因為得不到資金支援而破産倒閉,對銀行將演變成壞賬,對股權投資者將使投資資産的估值大幅下降;最後,企業倒閉裁員影響社會穩定。如果這些高碳行業由于得不到金融支援而出現倒閉、裁員,將成為社會不穩定因素。

  實際上,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的綠色金融體係已經非常龐大,中國已是全球最大的綠色金融市場之一。截至2022年3月底,我國的綠色信貸余額已經達18萬億元;綠色債券在過去6年累計發行大約2萬億元,目前已擁有全球第二大綠債市場;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已有700多支綠色基金以及很多創新的綠色金融産品,如綠色保險、碳金融等,為建築業“碳”尋未來提供堅實保障。

  但在傳統的綠色金融框架下,高碳行業轉型卻並沒有得到充分支援。因此,為了更好地推進城鄉綠色低碳建設發展,促進城鄉節能減排降碳,加大綠色金融對綠色低碳支援力度,8月26日,中國投資協會投資咨詢專業委員會主辦、北京萬家綠色信用評級有限公司承辦的“2022中國國際綠色金融與綠色低碳建築論壇”,將在京採取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舉辦。屆時,綠色金融專家、綠色債券專家以及綠色低碳建築企業代表等,將就綠色低碳建築發展現狀與融資需求、綠色金融支援綠色低碳建築“痛點”、綠色債券監管審批政策等問題進入深入探討,從實際操作層面上解決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為踐行綠色低碳的建築企業紓困解難,避免轉型失敗帶來的不良後果。

 請注意: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新華網擁有管理筆名和留言的一切權利。
·您在新華網留言板發表的言論,新華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新華網新聞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如您對管理有意見請向留言板管理員反映。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匿名

 查看評論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列印本稿
查看評論
推薦給朋友:
  相關新聞:
新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新華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新華社和新華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新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新華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新華網",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繫。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與新華網聯繫。

訂閱本刊
本刊通用網址:環球雜志
  • 如果您對《環球》雜志的稿件有任何意見及建議請與我們聯繫。
  • 編輯部電話:
    010-63077031
  • E-mail:
    globe1980@vip.sina.com
  • 社址:北京市京原路8號新華社第二工作區
  • 郵遞區號:100040
  • 對外合作:
    010-63077015
  • 傳真:010-63073516
  • 總 編 輯:馮瑛冰
  • 執行總編輯:卞卓丹
  • 《環球》雜志
    新華通訊社主管
    瞭望周刊社主辦
    環球雜志社編輯出版
    ·全彩半月刊
    ·出版日期:每月1日/16日
    ·國內統一刊號:CN11-1273/D
    ·郵發代號:2-511
    ·國外郵發代號:SM341
    ·國內訂閱:
    全國各地郵局均可訂閱 本刊隨時辦理郵購
    ·全年訂閱價:192.00元
    ·國內零售:
    全國各大中城市報刊攤點/地鐵/機場/書店等均有銷售
    ·零售價:8.00元
    ·國外總發行:
    中國國際圖書貿易總公司(北京399信箱)
    ·海外定價:US $6.00元 HK $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