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7月22日訊 今年上半年,受新冠疫情等因素影響,在消費市場受到衝擊的情況下,居民健康消費呈現出哪些新特點?近日,一份基於大數據調研的2022年第二季度居民健康消費指數報告給出了答案。
據介紹,該居民健康消費指數報告,是由八點健聞和復旦大學健康傳播研究所在華泰證券支持下合作研發編制,旨在使用消費大數據衡量不同地區居民消費習慣對健康程度的影響。在編制過程中,得到了京東消費及産業發展研究院的消費數據支持。
據報告顯示,2022年第二季度,上海市在受疫情影響較大的情況下,居民健康消費指數仍然排名第一,排在第二至第十位的分別是:陜西、浙江、山西、江蘇、河南、甘肅、寧夏、山東和福建。

報告指出,由於二季度煙酒類消費的增加,導致與其相關的健康消費指數下滑。儘管隨着人們健康消費觀念的升級,與身體活動相關的健康消費指數略微上升,但仍無法逆轉因煙酒消費增加和膳食結構不合理所導致的居民健康消費指數下滑趨勢。倡導健康消費理念,塑造健康消費習慣,仍然需要持續不懈的努力。
疫情對居民健康消費的雙面影響
二季度居民健康消費指數報告指出,在新冠疫情影響之下,消費需求受限,繼而導致部分地區健康消費指數有所下降。同時,據央行發布的一項調查顯示,傾向於“更多儲蓄”的居民比第一季度增加3.6個百分點。對未來收入和支出不確定性預期的增加,使得居民更傾向於將可支配收入用於儲蓄而非消費,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二季度居民健康消費指數下滑。
但也有例外。在上海、陜西、廣西、內蒙古和西藏等地,居民健康消費指數卻呈現出增長趨勢。
報告分析指出,導致這種“反常”的原因在於,二季度上海市疫情防控措施嚴格,且持續周期較長,在封控期間,居民養成了“囤貨”習慣,蔬菜類産品的線上消費量持續上升。
與此同時,出於對奧密克戎毒株物傳人風險的規避,上海市物流運輸範圍和運輸效率受限,居民其他“非必需”生活用品的線上消費行為相對減少,尤其是火機煙具、白酒、平板電腦和游戲本等電子産品消費量下降,反而使健康消費指數有所上升。同時,受冷鏈運輸的影響,部分對健康正面影響程度不高的冷凍食品,線上消費量也有所下降,故與膳食相關的健康消費指數相對上升。
從具體産品的健康消費指數來看,疫情影響的表現既有消極的一面,也有積極的一面。
值得注意的是,在二季度,與身體活動相關的健康消費指數有所上升,主要緣於大多數地區平板電腦和游戲本消費量的下降。
研究團隊認為,受疫情影響,人們對身體健康問題的關注度持續增加,而伴隨着社交網絡場景下,具有參與和分享激勵機制的新興健身模式的出現,人們在閒暇之餘更加偏好身體活動而非游戲娛樂。一個典型的案例是,在4-5月期間,被短視頻帶火的“劉畊宏現象”,一度引發全民居家健身熱潮,這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居民使用其他電子産品進行的游戲活動,減少了身體靜止狀態。

季節時令影響持續顯現
二季度,各地居民健康消費指數排名分佈相對穩定,只在局部存在波動,除了疫情,季節時令變化是另一個顯著影響因素。
據報告顯示,陜西省居民健康消費指數排名上升幅度最大,從2022年第一季度的第15名升至第2名。
至於原因,一方面,隨着春節假期過去,該省平板電腦與游戲本消費量較第一季度顯著下降,與身體活動相關的健康消費指數迅速上升;另一方面,儘管受水果批發價格上漲的影響,二季度各地居民對水果的消費量有所下降,導致與水果相關的健康消費指數下滑,但陜西被譽為中國第一水果大省,二季度水果消費量給該地區與膳食相關的健康消費指數帶來了提升。
同樣因水果蔬菜消費量增加,使得與膳食相關的健康消費指數上升的地區還有廣西,全區居民健康消費指數排名從一季度的第22位,上升至二季度的11位。
另一種受季節(氣溫變化)時令(節假日)變化影響明顯的消費品是白酒。

據報告顯示,在酒類消費量總體上升的情況下,與一季度相比,二季度各地居民白酒健康消費指數排名分佈變化較大。一季度排名前十的地區,有5個在二季度退出前十。江蘇省從一季度的第29位,躍升至二季度的第5位;廣東、福建則分別從第7位和第10位下降至第25位和第28位。不過,地區排名變化的具體規律,還有待通過三四季度指數結果作進一步觀察。
據悉,指數研究團隊將繼續動態跟蹤、深度挖掘消費大數據,結合居民健康消費新特徵,進一步完善指數評價體系和測算方法,以期對“後疫情”時代提升國民健康消費水平、倡導健康消費觀念形成指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