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首頁 國內·國際·言論 | 經濟·財富·科技 | 社會·文化·生活·其他 | 專欄 | 過刊檢索 | 關於我們 | 環球廣告
推理小説中的科技善惡
  新華網 ( 2022-07-22 06:54:56 ) 來源: 《環球》雜誌
 

    推理小説僅僅是一面鏡子,反映出時代變化,即科技越來越成為“第一現實”。

韓松

  我從最近引進的早坂吝的系列推理小説中,看到一些變化,不再是傳統的犯罪及制止犯罪,而是有大量高新技術的加入。比如手機中的人工智能成了偵探,在破案中起關鍵作用,而罪犯同樣是人工智能。

  在這位1988年出生的日本作家的《四元館事件》一書中,還出現了更多令人匪夷所思的情節。比如可食用的機器人參與犯罪,這種蠕蟲似的微型機器原本是被設計成一种醫療機器,可進入病人胃腸來完成治療,或用於救助災難受困人群,後來卻成了替代投毒的一種工具。

  風能、太陽能、地熱能等新能源,也成了犯罪道具;能夠變化形態的智能化建築更是扮演着不凡的角色。在《犯人AI》中則出現了阿西莫夫機器人三定律、電車難題和量子隧穿效應,智能手機實現了對全球信息的天網式監控,大腦中植入芯片的兒童被訓練成新型人工智能生物。而在《無人機偵探》中,起到偵探作用的是擁有超級算法的無人機,它們幫助因為身體缺陷而無法成為警察的主人公實現打擊犯罪的願望。

  推理小説僅僅是一面鏡子,反映出時代變化,即科技越來越成為“第一現實”。就以智能手機來説,它最早出現在1993年,不到30年時間,已成了人們的親密伴侶,甚至被稱作人體的新器官。這也是早坂吝把偵探和罪犯都集納在智能手機裏的一個理由吧,具有很強的象徵性。當然不僅是手機,基因工程、衛星技術、納米科學、新能源應用等,都全面介入到生活中。

  這些科技給人帶來極大便利,同時也産生了新的風險。比如電信網絡詐騙成了智能手機普及後的一種新型犯罪。《新京報》今年6月報道,北京市公安局在2015年11月成立了全國首家省級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中心,現在全市單日攔截到的詐騙電話數量大約在7萬條,7萬個電話的事主需由全市200多家派出所的三級反詐中心的反詐專員逐一&&。過去5年,北京市避免群眾因電信網絡詐騙導致的損失達150億元,返還涉案資金6億元。這樣的金額,是公交車上的小偷或入室盜竊的盜賊望塵莫及的。

  另外也出現了關於無人機暴力,比如無人機殺人的探討。無人機殺人的一個悖論在於,遠距離坐在電子屏幕前的操控手,可能並不會産生強烈的罪惡感,他按下的是電腦按鍵而不是機槍扳機,如同在玩游戲。同樣地,在元宇宙和虛擬世界,殺人娛樂是否屬於犯罪,也引發了討論。哪怕殺的不是真人,但殺人者內心喚起的仇恨,跟真實世界的人類是否一樣呢?這也是新型推理小説關注的問題。

  因此,早坂吝的作品並不是純消遣性的。高科技既是制止犯罪的新手段,也可能被犯罪分子用於更可怕的目的。如《四元館事件》中,罪犯人工智能通過控制人類,能夠向目標投擲由導彈組成的“彈雨”。

  即便不是這類犯罪,日常中,大數據、生命科學和機器人的應用,也牽涉有關問題,並引發質疑。比如,是否可以針對特定人群賦碼而制止其出行?能不能對人類胚胎進行基因編輯?會不會産生一種自動殺人工具?

  在早坂吝的小説中,人工智能可以用洗腦方式操縱人類殺人,一台機器也可以拜託另一台機器解決掉目標。這樣的“罪犯”能不能受到現有法律的制裁?許多都已不再是科幻的未來,而正在成為身邊的現實,它越來越引發對一個問題的思考,即如何做到“科技向善”。

來源:2022年7月13日出版的《環球》雜誌 第14期

《環球》雜誌授權使用,如需轉載,請與本刊&&。

更多內容敬請關注《環球》雜誌官方微博、微信:“環球雜誌”。

 請注意: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新華網擁有管理筆名和留言的一切權利。
·您在新華網留言板發表的言論,新華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新華網新聞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如您對管理有意見請向留言板管理員反映。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匿名

 查看評論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打印本稿
查看評論
推薦給朋友:
  相關新聞:
新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註明"稿件來源:新華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新華社和新華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新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未註明"稿件來源:新華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着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新華網",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與新華網&&。

訂閱本刊
本刊通用網址:環球雜誌
  • 如果您對《環球》雜誌的稿件有任何意見及建議請與我們&&。
  • 編輯部電話:
    010-63077031
  • E-mail:
    globe1980@vip.sina.com
  • 社址:北京市京原路8號新華社第二工作區
  • 郵政編碼:100040
  • 對外合作:
    010-63077015
  • 傳真:010-63073516
  • 總 編 輯:馮瑛冰
  • 執行總編輯:卞卓丹
  • 《環球》雜誌
    新華通訊社主管
    瞭望周刊社主辦
    環球雜誌社編輯出版
    ·全彩半月刊
    ·出版日期:每月1日/16日
    ·國內統一刊號:CN11-1273/D
    ·郵發代號:2-511
    ·國外郵發代號:SM341
    ·國內訂閱:
    全國各地郵局均可訂閱 本刊隨時辦理郵購
    ·全年訂閱價:192.00元
    ·國內零售:
    全國各大中城市報刊攤點/地鐵/機場/書店等均有銷售
    ·零售價:8.00元
    ·國外總發行:
    中國國際圖書貿易總公司(北京399信箱)
    ·海外定價:US $6.00元 HK $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