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首頁 國內·國際·言論 | 經濟·財富·科技 | 社會·文化·生活·其他 | 專欄 | 過刊檢索 | 關於我們 | 環球廣告
歐洲最大出口港誕生後
  新華網 ( 2022-07-19 07:00:14 ) 來源: 《環球》雜誌
 

 

4月28日在比利時安特衛普拍攝的安特衛普- 布魯日港

    安特衛普-布魯日港正在成長為歐洲最大的出口港、歐洲最大的汽車轉運港、最大的綜合化學品集群和歐洲領先的集裝箱港口之一。

文/《環球》雜誌記者 潘革平(發自布魯塞爾)

編輯/馬琼

  比利時兩大港口安特衛普港和澤布呂赫港4月28日在安特衛普港務局舉行儀式,正式宣布合併。合併後的新港以兩港所在城市命名,取名“安特衛普-布魯日港”。

  合併儀式上發布的新聞公報稱,安特衛普-布魯日港正在成長為歐洲最大的出口港——年出口量1.47億噸。新港也將成為歐洲最大的汽車轉運港、最大的綜合化學品集群和歐洲領先的集裝箱港口之一。

  此外,新港將提供不少於7.4萬個直接和9萬個間接工作崗位,附加值接近210億歐元,佔比利時GDP的4.5%,將成為比利時強勁的經濟引擎。

謀求協同效應

  比利時安特衛普港是歐洲第二大港口,僅次於荷蘭鹿特丹港,每年的國際海運吞吐量超過2億噸。它也是最靠近歐洲巨大生産和消費中心的港口。

  澤布呂赫港是比利時第二大港,其位於北海之濱、英吉利海峽北端&&口,目前與英國的赫爾、多佛爾等港口仍有渡輪往來。由於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和高性價比的港口收費,澤布呂赫港也是近期眾多西北歐航線的首選港口。

  安特衛普港務局東亞商務經理劉國金在接受《環球》記者採訪時&&,安特衛普港與澤布呂赫港的合併將有利於兩港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將戰略重點放在集裝箱、雜貨、滾裝運輸和化學品運輸上,以期産生“1+1大於2”的協同效應。

  事實上,兩個港口的互補性極強——安特衛普港的強項在於集裝箱、散裝貨物以及化工産品的運輸和存放,澤布呂赫港則是滾裝運輸、集裝箱裝卸和液化天然氣轉運的重要港口。

  劉國金表示,更緊密的合作將促使兩個港口的單獨和合併市場份額持續增長。同時,兩港合併有助於提升安特衛普港、澤布呂赫港乃至整個法蘭德斯地區在歐洲乃至在世界上的地位。

  在貨物運輸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使得新港有望進一步鞏固其作為歐洲主要門戶之一的地位。未來,新港將致力加強安特衛普港與澤布呂赫港的互聯互通,並利用數字化技術所帶來的規模效應,提升新港的效率、可靠性和供應鏈的可持續性。

  業內人士認為,新港還將給海運業帶來積極影響。對航運公司來説,在選擇碼頭時有了更多的選項——既可選擇停靠安特衛普港,也可選擇澤布呂赫港。同時,澤布呂赫港與內陸地區的連接也將得到改善,雙方的資源整合將進一步提升其服務能力。新的港口集群還將吸引更多的貨船,港口的樞紐功能將得到加強,貨運吞吐和航運中轉服務能力將提升,與世界各地的航線往來有望增加。

  中遠海運集裝箱運輸有限公司比利時公司總經理劉臘春認為,兩港務局合併可以減少港口間的惡性競爭,並給船公司更多挂靠所需碼頭的選擇,也給客戶提供了交接貨物地點的最優化方案。

  劉臘春&&,港務局層面的合併僅僅是開始,後面還涉及海關關區的統一,提單及跟單信用證上港口地名的統一,以及兩個港口碼頭之間的集疏運體系、轉運能力和腹地通道建設等,這些方面解決好了不但會便利國際貿易交易和運輸公司,節省各方成本,而且能提高通關和中轉效率以及客戶服務能力,吸引更多貿易商和船公司利用比利時這個歐洲門戶港進行國際貿易。

致力綠色轉型

  兩港的合併正是為了更好地應對當前面臨的諸多挑戰,包括地緣政治危機、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以及國際供應鏈長期存在的一些問題。劉國金表示,“在當前複雜的地緣政治和宏觀經濟背景下,新港將使我們有機會加強在國際物流鏈中的地位。兩港合併不僅將帶來港口吞吐量和集裝箱數量的提升,而且將促使我們在低碳經濟轉型和供應鏈數字化方面增加投資。”

  安特衛普市副市長兼安特衛普-布魯日港務局董事會主席安妮珂·德瑞德強調:“合併後的港口不僅將成為法蘭德斯的經濟引擎,也將是歐洲最大的出口港、最大的汽車港和最大的化工樞紐。同時,新港還在向着‘綠色港口’的目標邁進,以最終成為歐洲的能源門戶。總之,法蘭德斯的經濟今天正在被重寫。”

  兩港合併當天發表的新聞公報強調,“新港有志於成為第一個協調經濟、人民和氣候的全球港口”。劉國金介紹説,新港希望鞏固其作為綠色能源樞紐的地位,並努力為能源轉型、邁向可持續的未來作出貢獻。

  據悉,合併後的港口管理局將繼續擴大二氧化碳回收、儲存和再利用等項目發展,來提升全球物流供應鏈的可依靠性和可持續性。到2025年,港區內將有第一批250萬噸從工業企業回收而來的二氧化碳。這些二氧化碳將被儲存,或者作為新工藝新材料的原材料得到再利用。

  同時,新港管理局還將利用安特衛普港的化工集群和澤布呂赫港的濱海位置,推動氫能産業發展,計劃到2028年具備接收綠色氫氣的能力。為此,新港將努力擴大兩個港口氫能源的儲存容量,以及兩點之間和通往歐洲腹地的氫氣管道,以確保整個港口地區、比利時和歐洲部分地區能夠利用這一重要的可再生能源。

  5月12日,安特衛普-布魯日港與陽光七星投資集團旗下的智能商業車輛和清潔能源技術公司集兆嘉碳中和集團舉行戰略合作簽字儀式,雙方將共同在綠色港口和“雙碳”業務上緊密合作,雙向賦能。此次簽約,將有助於安特衛普-布魯日港口管理局發揮“歐洲能源樞紐”的重要作用。

密切與中國合作

  多年來,安特衛普港和澤布呂赫港都與中國有着長期的良好合作關係。在中國抗擊疫情的關鍵時期,包括兩港港務局在內的比利時各界以不同方式向中國提供了幫助。比利時疫情集中爆發後,中方也積極協助比方採購防疫物資,與比方分享防疫經驗,支持比方,患難中體現了兩國人民的深厚情誼。

  據劉臘春介紹,1984年1月中遠海運800標箱級集裝箱船首次停靠安特衛普港,自此開啟了中比集裝箱班輪運輸的歷史。如今,航線服務數量從每週1班船,發展到了每週23班船;航線服務區域從單純的中國/西北歐,發展到遠東/西北歐、紅海中東/西北歐、北美洲/西北歐、中南美洲/西北歐、西非/西北歐以及歐洲區域內支線服務。

  同時,澤布呂赫港與中國多個沿海港口都有航運合作,並通過中歐班列與中國很多城市保持着鐵路運輸往來。2018年1月,中遠海運港口公司在布魯塞爾與澤布呂赫港務局簽署了澤布呂赫港集裝箱碼頭特許經營權協議,標誌着“一帶一路”框架下的項目落戶澤布呂赫港。

  今年1月,中遠海運港口公司與澤布呂赫港務局舉行“雲簽約”儀式,雙方同意將中遠海運港口澤布呂赫碼頭特許經營權延長15年至2055年。

  安特衛普-布魯日港口管理局多位人士&&,新港將為客戶提供更有效的解決方案,提供新的增長機會,共同促進中比、中歐經貿合作。

  劉國金表示,中國已是安特衛普港和澤布呂赫港的重要合作夥伴,中遠海運在這裡投資了集裝箱碼頭。合併後的新港輻射範圍覆蓋德國、法國和多個中東歐國家的廣闊腹地,交通便利,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中國貨主、物流業者來到這裡,與中國的&&會越來越緊密。同時,新港在中國擁有9個姊妹港,與中國夥伴的友誼與合作必將得到鞏固。

  “兩港合併後,我們將與我們的中國合作夥伴一起,為中國公司創造一個客戶友好的環境,並有望在促進中比雙邊貿易方面繼續發揮積極作用,同時發揮自身區位優勢,在中歐貿易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劉國金説。

  “中國多年來一直是澤布呂赫港的重要合作夥伴,近年來,澤布呂赫碼頭吞吐量持續增長。與中遠海運的新協議將有助於開拓新市場、開闢更多往來中國與安特衛普-布魯日港的新航線。合併後的新港必將發揮協同作用,願成為中國企業進入歐洲的門戶。” 安特衛普-布魯日港首席商務官、原澤布呂赫港首席執行官Tom Hautekiet&&。

來源:2022年7月13日出版的《環球》雜誌 第14期

《環球》雜誌授權使用,如需轉載,請與本刊&&。

更多內容敬請關注《環球》雜誌官方微博、微信:“環球雜誌”。

 請注意: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新華網擁有管理筆名和留言的一切權利。
·您在新華網留言板發表的言論,新華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新華網新聞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如您對管理有意見請向留言板管理員反映。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匿名

 查看評論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打印本稿
查看評論
推薦給朋友:
  相關新聞:
新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註明"稿件來源:新華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新華社和新華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新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未註明"稿件來源:新華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着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新華網",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與新華網&&。

訂閱本刊
本刊通用網址:環球雜誌
  • 如果您對《環球》雜誌的稿件有任何意見及建議請與我們&&。
  • 編輯部電話:
    010-63077031
  • E-mail:
    globe1980@vip.sina.com
  • 社址:北京市京原路8號新華社第二工作區
  • 郵政編碼:100040
  • 對外合作:
    010-63077015
  • 傳真:010-63073516
  • 總 編 輯:馮瑛冰
  • 執行總編輯:卞卓丹
  • 《環球》雜誌
    新華通訊社主管
    瞭望周刊社主辦
    環球雜誌社編輯出版
    ·全彩半月刊
    ·出版日期:每月1日/16日
    ·國內統一刊號:CN11-1273/D
    ·郵發代號:2-511
    ·國外郵發代號:SM341
    ·國內訂閱:
    全國各地郵局均可訂閱 本刊隨時辦理郵購
    ·全年訂閱價:192.00元
    ·國內零售:
    全國各大中城市報刊攤點/地鐵/機場/書店等均有銷售
    ·零售價:8.00元
    ·國外總發行:
    中國國際圖書貿易總公司(北京399信箱)
    ·海外定價:US $6.00元 HK $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