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3月2日,在土耳其西北部埃迪爾內省附近靠近希臘的邊境地帶,
準備進入希臘的非法移民在野外露營
在經濟不景氣的大背景下,包括土耳其在內的很多國家雖然採取多種方式對難民展開經濟援助,但人道主義援助終究不是長久之計,並不能解決根本問題。
文/陳玉寶
編輯/吳美娜
“全球難民人數有所增加,有3000萬難民逃離戰爭和衝突,9000萬人在國內流離失所,還有些人不得不逃離這些衝突,但尚未得到另一個國家的保護。土耳其通過實施一項成功的政策,從過去到現在一直在支持需要保護的人們。”據土耳其駐華大使館4月7日發布的消息,聯合國難民署(UNHCR)土耳其代表菲利普·勒克萊爾報告説,在土耳其不僅有敘利亞人,還有其他國籍的人;本輪俄烏衝突爆發後,約6.8萬烏克蘭人在土耳其獲得了保護。
據土耳其內政部長蘇萊曼·索伊盧近日的公開表述,截至2022年2月,居住在土耳其的外國公民總數約為544.3萬人,其中難民數量約為410萬,敘利亞人約佔376萬。在過去5年中,土耳其驅逐出境的外國公民為32.3萬,自願返回家鄉的敘利亞人約50萬,從海路和陸路穿過土耳其到歐洲的難民人數約為64.14萬。
今年世界難民日(6月20日)前後,在全球第一大難民接收國土耳其,有關問題受到新一波關注。
敘利亞難民為主體
從16世紀初到20世紀初,奧斯曼帝國曾統治阿拉伯世界近400年,敘利亞長期以來就是阿拉伯世界的文化政治中心。16世紀初,奧斯曼帝國擊敗馬穆魯克王朝佔領阿拉伯世界的關鍵一戰,就發生在敘利亞境內,因此在絕大多數土耳其人心中,對敘利亞人懷有一種特殊的感情,土耳其政府也將接納中東難民看作自己的責任。
地理上,土耳其有6個省份與敘利亞接壤,兩國邊界長約900公里,有諸多可供&&的邊境口岸,非常方便難民的流動,所以大部分敘利亞難民將土耳其作為主要遷徙目的地。同時,土耳其連接歐亞兩大洲,交通樞紐地位突出。很多難民被歐洲舒適的生活所吸引,但由於無法通過正規途徑申請到庇護,遂在土耳其邊境尋找機會偷渡,土耳其也因此成為了難民前往歐洲前的落腳點和中轉站。
2011年,敘利亞危機開始時,土耳其政府預計在西方大國聯盟的直接軍事干預下敘利亞政權會土崩瓦解,因此積極支持敘利亞反政府武裝,制裁敘利亞政府並要求總統巴沙爾·阿薩德下&。土方認為,如果阿薩德政權被推翻,“親土”勢力必將上&執政,屆時將土境內的敘利亞難民遣返,不但土自身負擔隨即釋放,而且在中東事務中的影響力也會得以提升。現在來看,土耳其政府起初對敘利亞危機基本走勢産生錯誤預判,顯著加劇了其面對的難民難題,也極大地損害了土自身利益。
土耳其自正義與發展黨(正發黨)執政以來經濟發展迅速,人民生活逐漸富裕。土政府認為,能獨立解決難民危機正是對國家實力的驗證,並可借機擴大本國在中東地區的話語權,提升地區影響力。令其始料未及的是,難民結構複雜,大部分難民選擇長期留在土耳其,而不是充當過境難民。
宗教信仰上,當前敘利亞反對派主體力量與土耳其執政黨同屬遜尼派,因而更易達成共識。同時,聲稱奉行“零問題睦鄰”“積極進取的人道主義”等周邊外交政策的土耳其政府,近年來積極謀求與鄰近國家的友好合作,土敘雙邊關係也得到了長足改善。不斷升溫的外交與經貿關係,疊加免簽協議,使人員流動更便利,土耳其自然而然地成為敘利亞人尋求避難的首選國家。
此外,由於難民危機引發的各類問題複雜交織在一起,而來自國際社會的物資、財政支持長期匱乏,約旦、黎巴嫩、埃及、伊拉克等國紛紛調整難民政策,並加強邊境管控以減少入境難民數量。在收容國難民政策收緊、居住條件惡化、救助資源減少等困境下,大量難民選擇離開這些國家,轉往鄰近的土耳其,客觀上增加了土耳其的難民數量。
打難民牌“入盟”夢難圓
長期以來,在難民問題上土耳其面臨來自歐盟的壓力,由於在土無法獲得“重新安置”並取得公民身份,大量難民選擇通過偷渡等方式前往歐洲並提出避難申請。土耳其出於自身利益考慮,對這種偷渡行為採取默許態度,這讓歐盟國家頗為惱火,歐盟委員會要求土耳其完善其難民管理條例,並建立符合歐盟要求的邊界管理制度。
近幾年,土耳其與歐盟就難民問題展開的博弈一直未斷。雙方於2016年3月18日曾就難民問題達成歷史性協議。歐盟希望土耳其封鎖邊境攔截難民,以此緩解歐洲難民危機,同時承諾給予土耳其60億歐元,幫助其安置難民,但要求土必須阻止難民涌入歐洲,並向滯留在土境內的難民提供教育和就業機會;土耳其則要求歐盟給予土耳其人赴歐免簽,並盡快同意土耳其加入歐盟。
儘管在難民協議中納入了土耳其“入盟”相關內容,但歐盟&&在實際操作中不會降低土耳其的“入盟”標準。從目前情況看,土耳其無法利用難民危機迅速加入歐盟。
本輪俄烏衝突爆發以來,大量烏克蘭難民涌入歐洲各國。就此,土耳其媒體紛紛發文,抨擊西方在難民問題上持雙重標準。土耳其阿納多盧通訊社指出,大多數歐洲國家為了拒絕中東等地區的難民入境,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但卻為接納烏克蘭難民動用了大量資源,這樣的行為反映出這些國家對中東難民的歧視;土耳其廣播電視總台官網稱,一直以來因難民政策而飽受批評的歐盟,這次卻對烏克蘭難民展現出了另外一副面孔,原因只是烏克蘭人在人種、文化和宗教上與他們更為接近。
經濟社會衝擊影響深遠
大量難民的涌入,對土耳其本國社會生活秩序造成了極大衝擊,難民與本地居民在生活習慣、文化及語言等諸多方面差異較大,導致本地居民對難民意見頗多。
來自敘利亞的難民存在不同階層的差異,變賣資産到土耳其進行投資的中産階級不在少數,這些人在土耳其逐漸有了自己的産業、工作和生活,積極在當地投入教育資源、開展經商,等等;也有較大一部分平民受教育水平低,生産方式傳統,只能從事一些繁重艱苦的工作,所以他們的相對用工成本較低,在一定程度上對當地居民或用工産生了衝擊。
由於法律的限制,大多數難民無法獲得土耳其政府頒發的工作許可,不得不通過非法務工賺取收入。薪資水平低廉的敘利亞工人更容易被雇用,導致部分非技術工種的本地居民因此失業,這種現象在土耳其邊境省份尤為明顯,拉低了整個就業市場的門檻,降低了當地平均薪資水平。
人口數量猛增,還導致了土耳其物價明顯上漲,繼而拉動消費需求的增長,刺激居民消費價格指數連年攀升,其中食品、住房及運輸成本上漲最快;來自敘利亞的資本輸入也在短期內刺激了土耳其的經濟增長。但“入不敷出”,土耳其政府為安置難民花費了大量資金,致使國家財政負擔過重。
土耳其國內各界對於因難民問題而加劇的安全局勢也非常擔憂,與此相關的主要有兩點。一是安全管理的難度及成本因此加大,比如,很多難民會在車流量較大的道路兩邊等候,紅燈亮起時敲車窗進行乞討,常常導致交通癱瘓,極大地增加了交通壓力;也有部分難民在繁華街邊進行乞討、叫賣小商品,常常發生矛盾衝突,影響社會治安及市容市貌。二是不少本地居民認定一部分恐怖分子以難民身份進入土耳其,並將伺機報復土耳其對敘利亞戰事的直接干預。
為降低安全隱患,土耳其在敘利亞北部邊境沿線建立了一條寬30公里的安全區,除了為敘利亞難民自願返回敘境內創造有利條件外,還有削弱庫爾德武裝力量及打擊土耳其認定的恐怖組織的目的。據土耳其媒體報道,土將在安全區內建設140座村莊,每個村莊能容納5000人,同時再建10座3萬人的城鎮,學校、醫院、足球場等基礎設施一應俱全,以保障自願返回家鄉的敘利亞難民的生産生活。
受俄烏衝突、全球性疫情等影響,當前全球食品、燃料和化肥價格快速上漲,金融波動加劇,複雜的全球供應鏈重組以及貿易成本不斷上升,世界經濟前景堪憂,非洲和最不發達國家的情況尤其令人擔憂。在經濟不景氣的大背景下,包括土耳其在內的很多國家雖然採取多種方式對難民展開經濟援助,但人道主義援助終究不是長久之計,並不能解決根本問題。要解決難民問題,答案只能是世界範圍內的和平與穩定。
(作者係浙江外國語學院環地中海研究院經貿産投中心主任、高級經濟師、特聘教授、研究員)
來源:2022年7月13日出版的《環球》雜誌 第14期
《環球》雜誌授權使用,如需轉載,請與本刊&&。
更多內容敬請關注《環球》雜誌官方微博、微信:“環球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