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首頁 國內·國際·言論 | 經濟·財富·科技 | 社會·文化·生活·其他 | 專欄 | 過刊檢索 | 關于我們 | 環球廣告
北愛“憲政危機”面面觀
  新華網 ( 2022-07-01 07:31:19 ) 來源: 《環球》雜志
 

 

5月16日,在英國北愛爾蘭貝爾法斯特,英國首相鮑裏斯·約翰遜(右)

與新芬黨領導人瑪麗·盧·麥克唐納交談

    北愛爾蘭陷入內外危機,並引發英國內政外交新麻煩,也給英歐關係增添新變數。

文/黃洋 編輯/吳美娜

  英國北愛爾蘭地方選舉結果5月初就已出爐,但新一屆議會遲遲未能召開,新一屆北愛爾蘭政府也無法履職。造成僵局的主要原因是,盡管“脫英”派新芬黨取代傳統的“留英”派民主統一黨成為北愛爾蘭地方議會第一大黨,但“留英”派聯盟利用規則進行抵制,使新議會無法召開並批準新政府,導致北愛爾蘭陷入罕見的“憲政危機”。

  連日來,由英國政府和歐盟簽署的作為英國“脫歐”協議一部分的“北愛爾蘭議定書”,成為了各方博弈的關鍵議題。北愛爾蘭陷入內外危機,並引發英國內政外交新麻煩,也給英歐關係增添新變數。

歷史傷痕未愈,兩大陣營嚴重對立

  北愛問題由來已久,核心是北愛爾蘭歸屬問題。英國曾統治愛爾蘭數百年。1949年,英國承認愛爾蘭南部26郡獨立,但仍對愛爾蘭北部6郡實施統治。這之後,由于政治、宗教、種族等各方面的矛盾,北愛爾蘭局勢長期動蕩不安。

  1998年,英國與愛爾蘭兩國政府以及北愛爾蘭三方經過長期艱苦談判,簽訂《貝爾法斯特協議》,規定現階段北愛主權仍屬英國,但承認北愛人民有權決定未來去留。此後,北愛基本保持和平狀態,“留英”政黨一直佔據議會多數地位,歷任首席部長均出自“留英”政黨。然而,北愛社會衝突始終存在,民族主義政黨根基依然深厚。

  歷史上,信奉新教的英國殖民者壓迫剝削信奉天主教的愛爾蘭人,引發強烈反彈並最終導致愛爾蘭南部26郡“脫英”。北方6郡雖然留在了英國,但至今仍擁有大量天主教人口。據2011年英國人口普查結果,新教及其他基督教派別人口佔北愛人口的48.4%,天主教人口佔45.1%。從20世紀60年代末至90年代末,這兩大群體經常爆發激烈衝突,雙方激進分子採取爆炸、暗殺等恐怖主義手段造成大量平民死傷。雖然1998年《貝爾法斯特協議》簽訂後北愛局勢基本平穩,但衝突在兩大族裔和不同信仰群體之間造成的創傷與隔閡仍揮之不去,北愛社會和政黨政治也呈現兩極分化趨勢。

  在現行的北愛爾蘭政治體制下,“留英”勢力與民族主義勢力不得不在議會和政府中合作才可保證其正常運轉。這一設計本意是促進兩大陣營的對話與溝通,但在實踐中雙方曾多次因為各種問題拒絕合作,使得北愛爾蘭地區數次陷入“無政府”的僵局,短則數日,長則數年。

“脫歐”爭議涉北愛部分難解決

  此次民主統一黨採取不合作態度的另一重要原因在于,其希望逼迫英國政府修改甚至撤銷與歐盟簽署的“北愛爾蘭議定書”。盡管北愛兩大陣營在“留英”或“與愛爾蘭統一”問題上嚴重對立,但大部分北愛人是希望留在歐盟的,在2016年的英國“脫歐”公投中,56%的北愛選民選擇了“留歐”。

  在“留英”問題上,“留英”政黨向來態度十分強硬,堅決反對任何有可能危及北愛與英國其他地區之間聯繫的措施。然而,由于北愛的特殊性,在英歐“分手談判”中,北愛地位問題成為焦點之一。經多輪談判,英歐達成“北愛爾蘭議定書”。根據協議,北愛爾蘭地區留在歐洲單一市場與歐盟關稅同盟內,以防止愛爾蘭島內出現陸上“硬邊界”。不過,從英國大不列顛島進入北愛地區的部分商品須接受海關和邊境安全檢查。

  這份“北愛爾蘭議定書”保證了北愛在英國“脫歐”後能盡量繼續享受歐盟貿易規則的現實安排,但民主統一黨堅決反對這一安排。對“留英”派而言,“北愛爾蘭議定書”一方面會在北愛與大不列顛島之間設立障礙,另一方面則會加深北愛爾蘭與愛爾蘭共和國之間的聯繫,這些都是其最不願意看到的。

  此次民族主義政黨的勝選,無疑進一步加劇了“留英”派對于北愛爾蘭“脫英”的擔憂。因此,民主統一黨借助此次組建北愛爾蘭政府的時機,“要挾”英國政府修改“北愛爾蘭議定書”,以保證北愛爾蘭地區與大不列顛島的聯繫不被削弱。

  英國政府也有意單方面修改“北愛爾蘭議定書”,以簡化北愛爾蘭地區與大不列顛島之間人員和貨物往來的流程,即便此舉被歐盟方面指責“違反國際法”。

  5月17日,英國首相約翰遜表示,“北愛爾蘭議定書”所造成的大不列顛島與北愛爾蘭地區之間的不必要障礙必須得到解決,同日歐盟方面警告會對英國採取報復措施;5月18日,英國外交大臣特拉斯宣布將提出修改“北愛爾蘭議定書”的法律草案,並宣稱其將合乎國際法;6月13日,特拉斯正式向英國議會提交了《北愛爾蘭議定書法案》,開啟立法進程;6月15日,歐盟宣布將針對英國的行為採取法律措施,包括不排除上訴至歐洲法院。

  歐盟和英國的態度均非常堅定,雙方在這一問題上的博弈顯然還將繼續。有專家甚至認為,若此問題無法妥善解決,歐盟與英國之間很有可能會爆發“貿易戰”。

短期內北愛“脫英”可能性不大

  短期來看,民族主義政黨的一次勝選尚無法觸發北愛“脫英”的法律機制。雖然《貝爾法斯特協議》承認北愛人民有權決定未來去留,但並未明確設置觸發這一機制的前提。該協議只規定,如果英國內閣中的北愛事務大臣認為北愛民意傾向于“脫英”,則其應當準許就該問題舉行全民公投。換言之,是否舉行北愛“脫英”公投的決定權在英國政府,並且以何標準來衡量民意更是語焉不詳。而現任英國北愛事務大臣布蘭登·劉易斯已明確表示,不會尋求進行“脫英”公投。

  但長期來看,若民族主義政黨支援率進一步上升,英國政府將面對更大壓力,終有一日恐無法忽視“脫英”公投訴求。目前,民主統一黨的“不合作行動”仍在繼續,英國政府也已經開始著手啟動“北愛爾蘭議定書”的修改程式。在這種氛圍下,若北愛再度陷入不穩定狀態,民族主義政黨的支援率可能會繼續上升,民族主義政黨掌控北愛地方議會和政府可能成為常態。屆時,英國政府將不得不面對升級的北愛民意壓力,繼續拒絕舉行“脫英”公投請求將變得更加困難。

  但若北愛正式“脫英”,北愛地區社會衝突極有可能再度爆發,來之不易的和平局面很可能毀于一旦。而且,北愛一旦“脫英”,必將導致英國國際地位進一步下降,甚至引發連鎖反應導致國家解體。

  (作者係浙江外國語學院環地中海研究院副研究員)

來源:2022年6月29日出版的《環球》雜志 第13期

《環球》雜志授權使用,如需轉載,請與本刊聯繫。

更多內容敬請關注《環球》雜志官方微博、微信:“環球雜志”。

 請注意: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新華網擁有管理筆名和留言的一切權利。
·您在新華網留言板發表的言論,新華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新華網新聞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如您對管理有意見請向留言板管理員反映。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匿名

 查看評論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列印本稿
查看評論
推薦給朋友:
  相關新聞:
新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新華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新華社和新華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新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新華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新華網",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繫。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與新華網聯繫。

訂閱本刊
本刊通用網址:環球雜志
  • 如果您對《環球》雜志的稿件有任何意見及建議請與我們聯繫。
  • 編輯部電話:
    010-63077031
  • E-mail:
    globe1980@vip.sina.com
  • 社址:北京市京原路8號新華社第二工作區
  • 郵遞區號:100040
  • 對外合作:
    010-63077015
  • 傳真:010-63073516
  • 總 編 輯:馮瑛冰
  • 執行總編輯:卞卓丹
  • 《環球》雜志
    新華通訊社主管
    瞭望周刊社主辦
    環球雜志社編輯出版
    ·全彩半月刊
    ·出版日期:每月1日/16日
    ·國內統一刊號:CN11-1273/D
    ·郵發代號:2-511
    ·國外郵發代號:SM341
    ·國內訂閱:
    全國各地郵局均可訂閱 本刊隨時辦理郵購
    ·全年訂閱價:192.00元
    ·國內零售:
    全國各大中城市報刊攤點/地鐵/機場/書店等均有銷售
    ·零售價:8.00元
    ·國外總發行:
    中國國際圖書貿易總公司(北京399信箱)
    ·海外定價:US $6.00元 HK $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