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9月27日,參觀者在深圳市南山區大疆創新公司展廳體驗無人機
近些年,印度為支持本國無人機産業發展,&&了一系列法規。其主要目的是放開無人機産業相關管制,鼓勵外國企業在印度生産無人機,以及提升本國無人機産業的競爭力。
文/朱帥 編輯/馬琼
印度民航部長喬蒂拉迪蒂亞·辛迪亞近日&&,共有12個中央部委正在努力提高本國對無人機服務的需求,印度在未來幾年將需要約10萬名無人機飛行員。這是印度自今年2月有條件禁止無人機進口之後,旨在推動本土無人機産業發展的最新表態。
印度為支持本國無人機産業發展,先後&&了包括《2021年無人機規則》、“生産挂鉤激勵計劃”、有條件禁止無人機進口等在內的一系列法規。其主要目的是放開無人機産業相關管制,鼓勵外國企業在印度生産無人機,以及提升本國無人機産業的競爭力。
&&系列法規
今年2月,印度政府宣布禁止進口無人機,但國防、安全和研究用途除外。印度貿工部對外貿易總局稱,其目的是推廣“印度製造”的無人機,這項禁令不會影響無人機零部件的進口。
目前,進口無人機佔到印度無人機市場90%以上份額,其中,國防類無人機需要從以色列和美國進口,消費類無人機來自中國,用於燈光表演的無人機來自中國和俄羅斯……
由於絕大多數的進口無人機來自中國,這引起了印度政府的擔憂。印度&&進口禁令旨在確保印度製造商擁有相關知識産權,從而使其完全了解和掌控産品。印度國內産業界認為,這是政府培育和保護該産業的一個有力舉措。
無人機在印度多個行業中應用非常廣泛,為加強對無人飛行器系統的管理,印度早在2014年10月就首次發布了《無人飛行器系統規則》。2021年3月,印度民航部又發布《2021無人飛行器系統規則》,同年8月發布了《2021年無人機規則》。
《2021年無人機規則》旨在提升該行業開展業務的便利性。例如,該規則省略了之前版本中一些複雜、繁多的硬體和軟體方面的要求。
為鼓勵“印度製造”無人機,印度政府於2021年9月發布了“生産挂鉤激勵計劃”。該計劃旨在通過簡化無人機産業的相關業務和合規要求,鼓勵印度製造商生産本土無人機。
該計劃涵蓋了一系列産品,包括機身、推進系統、電池和電源系統、通信系統、攝像頭和傳感器、無人機安全組件等硬體,以及內部導航系統、飛行控制模塊和地面站等導航設備。無人機和無人機部件的製造商都有資格申請該計劃,無人機軟體開發商也要符合該計劃的要求。
印度政府預計,2021~2022財年印度無人機行業的銷售額將達2億印度盧比(1印度盧比約合0.09元人民幣);2022~2023財年,這一數額將增長100%,達4億印度盧比;2023~2024財年將進一步增長125%,達9億印度盧比。
根據“生産挂鉤激勵計劃”,符合條件的公司可以從政府獲得20%的增值作為獎勵。印度政府為此計劃在3個財政年度內支付總計約1.2億印度盧比的獎勵。
據此,“生産挂鉤激勵計劃”將極大地鼓勵印度無人機行業的投資。印度民航部長希望到2030年使印度成為全球無人機中心,到2026年銷售額達15億印度盧比。
“精準打擊”中國無人機?
印度&&的系列法規,或將給中國無人機企業帶來較大影響。
第一,切斷中國無人機企業在印度的銷售市場。以消費級無人機市場來説,中國無人機龍頭企業大疆是全球最大生産商之一,多年前就已在印度市場開展業務。印度出於排擠的目的,早有打擊中國無人機企業的意圖。目前大疆在印度的銷售渠道主要是通過亞馬遜,印度系列法規將切斷大疆在印度市場的銷售渠道。
第二,進一步削弱中國無人機企業的海外市場業務。印度限制無人機進口的做法同美國如出一轍。從2013年進入美國市場以來,大疆在美國市場的發展勢頭越來越迅猛。2018年,大疆無人機已經佔據了美國民用無人機市場70%以上的份額,就連一些美軍也開始購入大疆無人機進行訓練。
但隨後,美國&&了一系列打壓政策,導致大疆幾乎失去美國市場。印度的做法也有從政治上配合美國的所謂“印太戰略”的意圖,目的是對中國製造業進行精準打擊。
第三,減緩中國無人機標準向國際輸出的步伐。近些年,大疆大力開拓國際市場,在各國設立業務部門,並和當地有關監管部門加強溝通,中國的無人機行業標準亦因此得以在更多國家實施。目前大疆無人機已經在公共安全、石油天然氣、電力、測繪、農業、車載、教育等領域建立起售前、售中、售後服務方案及保障措施方案。失去印度市場對於中國無人機標準輸出將是不小的損失。
應對“陽謀”
印度關於無人機産業發展以及進口禁令的有關舉措是“陽謀”,相關企業應對得當,方能最大程度減輕消極影響。
一是轉向無人機零部件出口。印度的進口禁令針對的是無人機的整裝、半成品以及完全散件採購進口,無人機零部件進口不受此影響。因此,無人機企業仍可對印度出口無人機零部件,主要是無人機産業鏈上游環節,包括動力系統(電機、電調、電池、螺旋槳),飛控系統(傳感器、機載計算機、伺服作動設備)以及包括&&、攝像頭、遙控接收器、圖傳系統在內的其他部分。
二是出口用於研發目的的無人機。根據印度進口禁令,中央或邦政府認可的教育單位、研發機構、無人機製造商及國防和安全部門用於研發、國防和安全目的進口並不在禁令範圍內。
這之中,國防和安全屬於印度禁止對中國開放的領域,中國無人機企業可考慮加強同印度教育單位和研發機構合作,提供無人機創客教育和STEM(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教育,出口針對學校、培訓機構教學場景而設計的無人機教育&&,以及服務農業研發的植保無人機等。
三是在印度建廠生産無人機。印度總理莫迪上&後很快就提出了“印度製造”,“生産挂鉤激勵計劃”更是要求無人機廠商若要在印度銷售自己的産品,就必須將工廠建在印度。再加上印度地理位置重要,連接起東南亞、中東、歐洲等各個市場,因此也很適合作為海外市場生産基地。
為更方便地將産品出口到東南亞、美國和歐洲市場,在班加羅爾或者基礎設施完備的印度經濟特區建廠生産無人機,或許是不錯的選擇。
(作者單位:賽迪工業和信息化研究院)
來源:2022年6月29日出版的《環球》雜誌 第13期
《環球》雜誌授權使用,如需轉載,請與本刊&&。
更多內容敬請關注《環球》雜誌官方微博、微信:“環球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