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首頁 國內·國際·言論 | 經濟·財富·科技 | 社會·文化·生活·其他 | 專欄 | 過刊檢索 | 關于我們 | 環球廣告
首爾:一場市民發起的10年能源運動
  新華網 ( 2022-06-24 07:08:30 ) 來源: 《環球》雜志
 

在韓國首爾,遊客排隊參觀青瓦臺本館

    一係列轉變圍繞能源自足展開,以至于,曾經那個默默無聞的城市老社區,已被首爾市政府選為能源自足示范村,還被開發為旅遊景點,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中外遊客。

文/藺桃 編輯/胡艷芬

  5月28日,一個有些炎熱的下午,在位于韓國首爾銅雀區的大陸書局,金素英(音)連著接待了兩個前來“取經”的團體,分享她和成大谷居民從2010年開始尋求能源轉型、建立能源自足社區的故事。

  成大谷是首爾銅雀區上道3洞和4洞一帶的統稱,約有56000名居民。走在蜿蜒且有些坡度的社區小道上,沿途可見許多傳統商店,如米糕磨坊、鐵器店、肉鋪、縫紉鋪和五金店等。其間還建有一座佔地約8000平方米的傳統市場,內有蔬果店、肉鋪、街邊小吃店、美容院、雜貨店等。

  這裏生活便利,隨處可見拉著購物車的韓國大媽在店鋪前流連。“然而就在10多年前,這裏還沒有一所小學或中學,有孩子的家庭都不願意住在這裏,想方設法搬出去。”金素英説。

  為了尋求改變,2010年,居民自籌款項,租賃場地建立了成大谷兒童圖書館,這裏成為家長和孩子學習能源知識、制定節電錶的重要場所……從此一係列轉變圍繞能源自足展開,這個曾經默默無聞的城市老社區,已被首爾市政府選定為能源自足示范村,還被開發為旅遊景點,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中外遊客。

阻止氣候危機的“最後一代”

  2010年發軔之後,一個發生在鄰國的重大災難,進一步激發了成大谷能源自足運動。

  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北部海域發生裏氏9級地震,並引發海嘯,造成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核泄漏事故。鋪天蓋地的新聞報道通過各種媒體迅速傳播開來,在韓國人中引起巨大的恐慌和擔憂。

  金素英當時是成大谷兒童圖書館的運營者,有一對十幾歲的雙胞胎女兒,聽聞福島大地震和核泄漏事故的消息,她意識到:“如果沒有了未來,孩子的教育都是徒勞,對孩子來説更重要的不是成功而是生存。”于是,她給各環保團體發郵件、打電話,請他們來給成大谷的孩子們上暑期課程,講述核電原理,以及氣候變暖帶來的環境危機。金素英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説,“我們是可能阻止氣候危機的最後一代,如果我們不做任何努力,我們的下一代甚至沒有機會討論如何阻止氣候危機。”

  接下來,他們舉辦了一係列工作坊、課程、熄燈活動等,還打出了一句後來廣為流傳的口號——“節能就是生産”。

  2011年10月,律師出身的無黨籍候選人樸元淳補選為首爾市長,他看到成大谷的節能運動報道後,對這個關注能源議題的市民自發運動表示非常驚喜。

  2012年5月,首爾市政府出臺“首爾少一座核電站”政策。第一階段目標是減少200萬噸油當量(能源單位TOE),相當于一個核電站的發電量。全市規劃了71個發電、節能、提高能效的區域。這一政策得到了市民的大力支援,提前6個月完成了目標——到2014年首爾用電量相比2011年下降了4%。

  第二階段目標,是在2020年能源自足率達到20%。2012~2018年,首爾的能源自足率從2.9%上升到了8.3%,距離目標仍然遙遠。于是將目標完成時間延長到2030年。

  但成績還是顯著的。2012年,包括成大谷在內,首爾建立了7個市級能源自足村。到2019年,這個數字增加至100個。事實上,能源自足社區並不能做到百分百能源自給自足,只是盡量提高能源利用率,提高太陽能發電率,降低對外部能源的依賴。

社區裏的能源轉換

  成大谷居民在兒童圖書館裏,發動社區內家庭參與節電競賽,2012年共有70戶家庭參與,減少了3.5萬千瓦時的用電量。節電運動還擴展到了周邊商家和學校,成大傳統市場上有160個商鋪參與其中。家長們還把他們的能源課程復制到了周邊20多所學校。

  這一年,成大谷還建立了一所村莊學校,用申請來的2200萬韓元(1韓元約合0.005元人民幣)工程費,把學校改建成雙層窗、內隔熱的低能耗建築。

  社區居民還經常在兒童圖書館內舉辦與環境和能源議題相關的講座、工作坊;號召居民改用更節能的LED燈泡,隨手拔下不用的插頭;組織熄燈計劃、能源節、戶外的音樂會或者表演;放映環境相關主題電影,大螢幕所需電量,來自發電單車産生的電量。

  成大谷居民甚至改造了幾臺太陽能板咖啡車,開到成大傳統市場裏或路邊,賣咖啡、煮雞蛋、棉花糖和點心。車上所有機器所需能源均來自車頂的太陽能板。即便是陰天,太陽能板産生的電量,也足夠供應咖啡車或一家小食店營業9小時。

  成大谷還有一家能源超市。在這裏,人們可以找到各種環保型替代産品,比如可給手機充電的便攜太陽能板、有感應裝置的LED壁燈、節能型排插和省水型噴淋頭等。人們不僅可以將節能産品買回家,還能學到新的能源轉變技能,改變能源消耗習慣。能源超市的收益,一部分用來幫助社區弱勢群體。現在,這個能源超市已經轉向網絡經營,面向范圍更廣的消費者。

  文章開頭提到的大陸書局,除賣書外還售賣零廢棄和微型太陽能産品。目前書店已成為新的成大谷能源轉換中心、南部地區能源中心和成大谷社區共生協會所在地。

  2016年,能源氣候政策研究所、延世大學可持續城市轉換研究室、微型發電站等組織與成大谷社區共生協會合作,發起了“生活實驗室”計劃。從技術、金融和教育推廣3方面,幫助成大谷居民安裝容量約3千瓦的迷你太陽能板。迷你太陽能板雖然維護成本不高,但初期安裝費用較高,除補助金外,銅雀區信用合作社承擔了全部迷你太陽能板安裝費的貸款,用戶每個月用節省的電費償還本息。最終,29個家庭成功安裝了屋頂太陽能板。此外,成大谷20所幼兒園也使用專門撥款架設了迷你太陽能板。

  在一次次的説明會、訪談、演出和調查中,成大谷的居民在節能方面變得日趨成熟。

建合作社,創造能源工作機會

  金素英和成大谷的夥伴們還在不斷尋找國外優秀案例,探索能源自足社區未來的發展之路。他們找到了德國的能源自立村莊,覺得這是一個可行的方向。2013年,27位成大谷居民在造訪德國多個能源自足村後,發現當地建立了850多個地區性的合作社,生産可再生能源。尤其是Sonow能源村在經過長達7年的法律抗爭後,建立了村民所有的分布式發電網,有超過100個居民、10個合作社為村級所有的電力公司工作。現在Sonow已經實現了百分百能源自足,還可以把富余電力賣到其他區域。

  借鑒德國經驗,2013年11月,成大谷成立了第一個合作社——社區共生協會,主要業務是幫助社區居民安裝小型太陽能板。

  2016年,成大谷居民在國師峰中學成立了一個生態能源社會合作社,主要是面向其他學校教授能源和氣候變化的課程。學校建了一個生態能源轉換咖啡廳,所獲收益用于給學生提供獎學金。

  2018年,主營虛擬電廠業務的成大谷能源合作社成立。合作社在首爾市內找到一些適合安裝小型太陽能板的屋頂,收集電量後,再轉賣到電力經紀市場,所得收入也與合作社居民共用。另一個合作社——村莊技術網絡,也由村裏的一群技師組建,即將營業。

  金素英説,能源自足不是單個人能夠做成的事,需要所有居民共同參與,所以她和夥伴們開展了各種村莊教育活動,把普通市民培養成村莊研究者、村莊技師、能源醫生、能源和氣候變化講師。講師們還面向周邊小學、中學和高中開設課程,從合作社領取講課費,對自己的研究成果負責。

  社區的能源自主事業還在創造更多就業機會,比如成大谷社區共生協會的秘書車恩珠(音),是兩個孩子的媽媽,2014年秋天,她參加協會組織的能源和氣候變化講師培訓後,加入到社區共生協會,培養了更多的氣候變化講師。

能源轉換計劃能否延續?

  文在寅政府執政時,推行逐步去核和能源轉換政策,讓人們對可再生能源的期待越來越高。

  2015年,1044位韓國市民籌集82.5億韓元建立市民太陽能基金,在首爾的4個基地建設了4.25兆瓦規模的太陽能發電站,2016年銷售電力所得達13億韓元。收益除部分分配給投資市民外,1%被用于能源福利基金。目前,首爾已有20個類似的太陽能合作社,它讓消費者變成生産者,參與到能源生産的事業中來。

  2017年,首爾市政府編制了50億韓元的氣候變化基金預算,因為迷你太陽能效果被傳開,上半年基金就被消耗殆盡。到2017年,首爾市設置迷你太陽能板的家庭超過3.4萬戶,僅2017年上半年就安裝了14000戶。此外,在地方政府的支援下,地方自治團體也積極引進迷你太陽能板。當年就已有12個地方自治團體正在使用和推廣迷你太陽能板。

  到今年,首爾能源自足社區預計將達到300個,同時建立10個能源實驗室和4個能源自足和研發區域,朝著2030年能源自足率20%的目標邁進。

  然而,核能“復興”似乎已列入了尹錫悅政府的目標。根據韓聯社報道,新任韓國産業通商資源部長李昌洋在聽證會上表示,將會尋求措施合理利用核能,提高行業競爭力,積極支援核能出口。

  在此背景下,乙太陽能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轉換計劃是否還能延續,成為一大疑問。

  (作者係作家、旅韓華人)

來源:2022年6月15日出版的《環球》雜志 第12期

《環球》雜志授權使用,如需轉載,請與本刊聯繫。

更多內容敬請關注《環球》雜志官方微博、微信:“環球雜志”。

 請注意: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新華網擁有管理筆名和留言的一切權利。
·您在新華網留言板發表的言論,新華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新華網新聞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如您對管理有意見請向留言板管理員反映。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匿名

 查看評論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列印本稿
查看評論
推薦給朋友:
  相關新聞:
新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新華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新華社和新華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新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新華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新華網",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繫。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與新華網聯繫。

訂閱本刊
本刊通用網址:環球雜志
  • 如果您對《環球》雜志的稿件有任何意見及建議請與我們聯繫。
  • 編輯部電話:
    010-63077031
  • E-mail:
    globe1980@vip.sina.com
  • 社址:北京市京原路8號新華社第二工作區
  • 郵遞區號:100040
  • 對外合作:
    010-63077015
  • 傳真:010-63073516
  • 總 編 輯:馮瑛冰
  • 執行總編輯:卞卓丹
  • 《環球》雜志
    新華通訊社主管
    瞭望周刊社主辦
    環球雜志社編輯出版
    ·全彩半月刊
    ·出版日期:每月1日/16日
    ·國內統一刊號:CN11-1273/D
    ·郵發代號:2-511
    ·國外郵發代號:SM341
    ·國內訂閱:
    全國各地郵局均可訂閱 本刊隨時辦理郵購
    ·全年訂閱價:192.00元
    ·國內零售:
    全國各大中城市報刊攤點/地鐵/機場/書店等均有銷售
    ·零售價:8.00元
    ·國外總發行:
    中國國際圖書貿易總公司(北京399信箱)
    ·海外定價:US $6.00元 HK $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