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首頁 國內·國際·言論 | 經濟·財富·科技 | 社會·文化·生活·其他 | 專欄 | 過刊檢索 | 關於我們 | 環球廣告
河南杞縣:從“還田”到“離田” “秸稈稈”變成“金稈稈”
  新華網 ( 2022-06-09 10:27:18 ) 來源: 光明日報客戶端
 

 

  6月7日,河南省杞縣麥收已經接近尾聲。走進杞縣官莊鄉麥田,滿目金黃,一派豐收的景象。巨大的秸稈攏草機和打捆機正在收割完畢的麥田隆隆作響,金黃色的麥秸被合攏到田間後,後來的打捆機將它們“吸”入囊中,旋轉、壓縮、捆綁,不出一分鐘,一捆弧度均勻的圓柱形草墩就被“吐”了出來。

  一個個草墩捆綁好後,被工人們轉運到田頭整齊碼放,等待運輸車將這些秸稈捆運往相關企業消化。在該鄉的一個草墩放置點,一輛大型叉車“撿”起一捆秸稈,高高舉起,穩穩噹噹地放入大型平板車上,擺放整齊後再進行下一捆作業,確保這些“寶貝”能夠平安運輸到相關企業。遠遠望去,一捆捆秸稈高高地堆起,像一座座小山。

  官莊鄉副鄉長賈萌告訴記者,該鄉今年有5萬畝小麥喜獲豐收,從小麥收割當天秸稈回收工作就陸續開始,共有兩組大型攏草機和打捆機作業,一畝地出一捆,一天能回收近4000畝秸稈。據統計,截至目前,該鄉共有3萬多畝秸稈得到了有效回收利用,主要用於秸稈燃料化和秸稈飼料化。

  “俺今年種了120畝小麥,原來收完小麥後,秸稈大都進行了還田。今年在鄉黨委政府、村‘兩委’的支持引導下,俺的120畝剩下的秸稈全部進行了飼料化回收利用,一畝地補貼30元,比起往年,今年賣秸稈多掙了3600元。”在田邊守着自家麥田的官莊鄉賈莊村農民趙則志樂呵呵地説。

  前來回收麥秸的北京首創杞縣垃圾焚燒發電暨生物質焚燒發電一體化項目負責人張飛山&&,原來秸稈都是以粉碎的形式“還田”,現在秸稈都讓打捆機給打包帶走“離田”了。秸稈銷售給電廠,電廠作為終端,通過能源化秸稈打包,將麥秸“離田”用於發電,實現了能源化的綜合利用。秸稈“離田”後,不僅可以增加農民的收入,而且對當地秸稈禁燒、農村人居環境改善等方面都能發揮出重要的作用,秸稈回收還能産生經濟效益,再也沒有農民願意焚燒秸稈了。

  “把秸稈回收進行綜合利用,此舉既響應了縣委縣政府關於做好秸稈禁燒工作的要求,又方便了農戶整理土地、提升肥力、增産增收。更重要的是,還提高了秸稈綜合利用率,把農民頭疼的‘秸稈稈’變成了‘金稈稈’,轉變了農民的傳統觀念,增加了農民的收入,助力了鄉村振興。”官莊鄉黨委書記尚軍説。(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王勝昔 通訊員葉中琳 劉啟旸)

 請注意: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新華網擁有管理筆名和留言的一切權利。
·您在新華網留言板發表的言論,新華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新華網新聞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如您對管理有意見請向留言板管理員反映。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匿名

 查看評論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打印本稿
查看評論
推薦給朋友:
  相關新聞:
新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註明"稿件來源:新華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新華社和新華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新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未註明"稿件來源:新華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着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新華網",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與新華網&&。

訂閱本刊
本刊通用網址:環球雜誌
  • 如果您對《環球》雜誌的稿件有任何意見及建議請與我們&&。
  • 編輯部電話:
    010-63077031
  • E-mail:
    globe1980@vip.sina.com
  • 社址:北京市京原路8號新華社第二工作區
  • 郵政編碼:100040
  • 對外合作:
    010-63077015
  • 傳真:010-63073516
  • 總 編 輯:馮瑛冰
  • 執行總編輯:卞卓丹
  • 《環球》雜誌
    新華通訊社主管
    瞭望周刊社主辦
    環球雜誌社編輯出版
    ·全彩半月刊
    ·出版日期:每月1日/16日
    ·國內統一刊號:CN11-1273/D
    ·郵發代號:2-511
    ·國外郵發代號:SM341
    ·國內訂閱:
    全國各地郵局均可訂閱 本刊隨時辦理郵購
    ·全年訂閱價:192.00元
    ·國內零售:
    全國各大中城市報刊攤點/地鐵/機場/書店等均有銷售
    ·零售價:8.00元
    ·國外總發行:
    中國國際圖書貿易總公司(北京399信箱)
    ·海外定價:US $6.00元 HK $25.00